默想:10月6日 聖施禮華被列入聖品

一些能幫助我們在聖施禮華於2002年封聖的週年紀念做祈禱的反思。

聖施禮華讓天主通過他工作
聖人的榜樣
聖人的親密關係和代禱


聖施禮華讓天主通過他工作

2002年10月6日,聖施禮華在羅馬聖伯多祿廣場被列入聖品。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講道中特別強調,主業團創辦人致力於鼓勵基督徒在平凡生活中追求聖德:「他不停地邀請他的孩子們呼求聖神,好使内修生活,即與天主的關係,以及家庭、職業、社交那些瑣碎的世俗事件皆不分隔,卻合而為一,且是『神聖的和充滿天主性的』。」[1]

我們都蒙召與耶穌保持親密的關係,這種關係讓我們逐漸充滿平安,因為它使我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無論發生什麼,我們都在上主的手中。「一個有信德的基督徒的慣常生活,」聖施禮華強調:「不管他工作或休息,祈禱或睡覺,時時刻刻都是一種天主經常臨在的生活。」[2] 這種人生觀治癒了我們內心的分歧,為我們打開了廣闊的視野:「天主走近我們,我們也能夠在祂的救恩計劃中和祂合作。」[3] 讓我們敞開自己,接受聖神的引領,使我們踏上成聖之道,有助於改變世界,使世界向上主昇華。

然而,當我們作反思時,我們可能會覺得這個使命不是屬於我們,而是屬於那些準備更充分的人。主業團監督寫道:「這點可以幫助我們反思,基督召叫祂的門徒並不是因為他們比其他人更好。祂很清楚他們的軟弱(跟召叫我們一樣),以及了解他們的過去和心靈的深處。」[4] 聖施禮華在創立主業團時也經歷過類似的事情。正如拉辛格樞機在當天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寫道:「若施禮華稱人人皆能成聖,我相信他其實是在談及自己沒有行過不可思議的事,而是讓天主工作的切身經驗。」[5]

聖人的榜樣

當教會推舉一位聖人時,就等同於將該人視為效法基督的榜樣。聖人帶著基督徒的望德渡過生活,並見證了跟隨我主是值得的,主讓他們的生活充滿了喜樂與平安,以適應多樣化的外在環境。

同時,聖人也提醒我們,親近天主是一個不是單靠我們自己的力量就能達到的目標,而是聖神恩寵的結果。是上主使他們成聖的,這當然取決於他們的自由選擇,和他們堅定的努力。他們不是遙不可及的典範,而是「腳踏實地生活的人;他們經歷了日常的辛勞及其成功和失敗,在主身上找到了一次又一次站起來的力量,並繼續他們的旅程。」[6] 聖施禮華說,他的生活就是開始又開始,甚至每天好幾次。他將這種努力稱為「體育精神」。 「用體育競賽的精神來對待嚴肅的問題,也是時常帶來非常良好效果的。我或許是輸幾場球了吧?那好,只要不洩氣,加油上陣,堅持到底,最後勝利還是能贏得的。」[7]

成聖的道路不僅僅由孤立的英勇行為組成,而是由大量日常的愛所組成。我們都能以基督的關懷和教養彼此相愛。在聖人的生活中,我們看到這種「日常的愛」體現在具體的行為中。從他們身上我們了解到,在每個人身上我們都可以遇到「隱密的天主(依 45:15)。感謝他們,祂才得以顯露,變得可見,祂使自己出現在我們中間。」[8]

「每位聖人就像由天主聖言發出的一線光輝。」[9] 他們從不同方面向我們展示了基督的面容和教誨。正如《天主教教理》所提到:聖人「雖然各有不同,但都是聖神唯一皓光的折射。」[10] 聖施禮華説:「聖德正是與天主結合;與主更加親密,更加聖潔。」[11]

聖人的親密關係和代禱

聖人「瞻仰天主,讚美天主,並不斷關懷遺留在世的人。當他們進入主人的喜樂時,他們被委派『管理很多大事』(參閱瑪 25:21)。他們的代禱也是對天主計劃的最高服務。」[12] 聖人不僅向我們展示成聖的道路,還幫助我們沿著這條路前行。他們的活動「不僅限於他們在地上的傳記,還包括他們死後在主内的臨在和工作。 在聖人身上,有一件事變得很清楚:那些親近上主的人,並不是離開人們,而是真正地親近人們。」[13] 聖施禮華,以及他在主業團的眾多兒女,甚至可能是我們認識的人,都生活在天國,離天主很近,並為我們代禱。

事實上,我們已在人際關係中看到了親密和代禱。家長或老師努力陪伴孩子或學生邁出人生的第一步;他們年輕時也經歷過被別人幫助,現在他們很自然地為新一代提供同樣的幫助。同樣地,聖人也必須努力靠近上主。他們經歷了和我們一樣的困難,他們提醒我們,即使我們有犯罪的傾向,但聖潔比犯罪更能悅樂我們。「每當我們雙手合十,向天主敞開心扉,我們就會發現自己與無名聖人和公認聖人為伴,他們與我們一起祈禱,並作為先於我們踏上這段世間冒險旅程的哥哥和姊姊,一起為我們代禱。」[14]

聖母瑪利亞臨在於所有聖人的生活中。 聖施禮華唯一希望我們以他的生活為榜樣的,就是他對瑪利亞的愛。我們可以用主業團創辦人的話來祈禱:「瑪利亞,妳能夠使我的靈魂起飛,展開那光榮和最終的飛翔,目的是天主的聖心。信任她,因為她正在聆聽你。」[15]

[1] 聖若望保祿二世在2002年10月6日的講道

[2] 聖施禮華,默想,1954年3月,引自聖若望保祿二世在2002年10月6日的講道

[3] 聖若望保祿二世在2002年10月6日的講道

[4] 范康仁蒙席在2020年7月20日的訊息

[5] 若瑟•拉辛格樞機,《羅馬觀察報》,「讓天主工作」,2002年10月6日

[6] 教宗方濟各,2019年11月1日三鐘經前的講話

[7] 聖施禮華,《犁痕》,169

[8] 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1983年11月1日三鐘經前的講話

[9] 教宗本篤十六世,《上主的話》宗座勸諭,48

[10] 《天主教教理》 2684.

[11] 聖施禮華,《熱愛教會》,5

[12] 《天主教教理》2683

[13] ] 教宗本篤十六世,2010年11月1日三鐘經前的講話

[14] 教宗方濟各,2021年4月7日公開接見時的講話

[15] 聖施禮華,《鍊爐》,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