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是世界的光

以他們能夠聽得懂的說話去給在我們週圍的人分享「信德的光」的新文章系列的第一篇。

—— 麵團裡的酵母
—— 「你的綜合在那裡」
—— 「從自己的水井中取水喝」


「那坐在黑暗中的百姓,看見了浩光;那些坐在死亡陰影之地的人,為他們出現了光明。」(瑪4:16)聖瑪竇引用先知依撒以亞上述說話,以光來象徵吾主耶穌在加里肋亞 —— 這一個連接以色列和外邦人國度的地區──展開的使徒工作。正如長者西黙盎雙手抱著聖嬰時所預言過的,耶穌是「為作啓示異邦的光明,祢百姓以色列的榮耀。」(路2:32)耶穌自己也在日後說:「我是世界的光。」(若8:12)藉著信德的光,藉著本身就是光的基督,一切實在的事物都變得清晰透徹;生命有了真確的意義。但是,「沒有光,一切都變得模糊;我們因而無法辨別善惡,也不能分辨導往目的地的道路,而在其它路上打轉,不知何去何從。」[1]

今天很多人都在尋找天主,有時是不自覺地這樣做。他們在尋找的是快樂,那種只有在天主內才可以找到的快樂,因為他們的心是由祂所造、也是為了祂而造的。聖奧思定在祈禱中向天主說:「祢在他們的心裡面,祢在那些明認祢、投身入祢懷抱中、在飽歷了各種滄桑憂患後在祢懷中痛哭流淚的人的心裡面……因為,再造他們,安慰他們的是祢,上主,不是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血肉的人,而是祢,上主,他們的創造者。」[2]然而有些人仍舊希望在他方尋找到快樂,猶如基督信仰中的天主是他們渴求快樂的一個競爭對手似的。其實他們是在找尋天主,可惜他們只發現「祂的影子,因為他們不認識基督其人。他們從未瞻仰過祂的豐釆儀容,從未領教過祂的卓絕訓導。」[3]

耶穌在治好那個胎生就是瞎子的人後問他說:「你信人子麼?」「主,是誰,好使我去信祂呢?」(若9:35)世界上每一個角落都有不論男女的人,縱使他們表面上看似對信仰漠不關心甚或敵視,也會希望有人能夠給他們指出哪裡可以找到天主,哪裡可以找到能夠使他們的眼睛看見、使他們的飢渴得到滿足的「祂」。聖依勒內在談到亞巴郎時所說的話也可以用來描述這些人身處的境況:「當他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熱望驅策他去四方各地找尋天主,以至自己開始感到疲憊,即將放棄時,天主憐憫了他,這唯一一個在靜靜地找尋祂的人。」[4] 身為基督徒的我們必須努力去接觸所有這些正在找尋天主的人,謙遜和安靜地滿懷一個信念,就是我們認識那位他們正在找尋的「祂」(參閱若1:45及宗 17:23)—— 縱使我們也經常察覺到自己仍然並不十分認識祂。上主告訴所有基督徒:「你們是世界的光」;(瑪5:14)「你們給他們吃的吧!」(瑪14:16)

麵團裡的酵母

「福音回應人的最深需要……人受造是為接受福音要帶給我們的福祉……這信息肯定會回應人內心最深的渴求。」[5] 我們的信德與那些純人性的、只能照亮人生某些層面的知識有所不同。「信德之光是獨一無二的,能光照生命的每個層面。」[6] 可是,那 「在黑暗中照耀」(若1:5)的光卻受到世界的冷待,因為世界只認受那些可以看得見、觸摸得到、或人憑現今科技可得知、又獲大眾所認同的東西為真的。過去幾百年來習非為是的一種文化上的怠惰,使信德往往被視為「在沒有光的時刻,任由盲目的情感所驅使,在黑暗中所作的跳躣;信德也被視為主觀的光,或許能夠溫暖心靈,帶來安慰,但我們不能對人說這光是客觀和可共享的。」[7]

然而我們也能夠找到許多令人感到樂觀的理由。教宗本篤十六世指出,科學在近期也開始看到了自身的侷限。「今天,很多科學家認為,萬事萬物一定有一個本原。 我們必須重新提出這個問題。這樣就再度萌發出新的對宗教的理解,即宗教的實質不再是神話或遠古時代的現象,而是源自邏各斯(Logos)的內在關聯。」[8] 一個過份簡單的看法就是:信天主只是一個人類炮製出來的、賴以掩蓋人的無知的辦法,但這個看法也正漸漸地被克服了。一條途徑被開拓出來了,它讓人視信仰為一個窗口,使人從中對世界、對歷史、和對人類得到更深入的了解,同時又認識到其中所涉及的錯綜複雜和奧秘隱密。[9]

上述的新視野給神學和教理講授,也給我們的個人使徒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宗教也需要自我更新,以找到新的表達和理解形式。今天,人們己經不能理所當然地理解,十字架上基督的血,是為贖人的罪而流……我們必須對這些說法進行新的解釋,讓人們更好地理解它們。」[10][ 的確,神學家們的職務不但只是越加深入地鑽研我們對於信仰的各方面的理解,也要引領每個世代的人越加接近福音。神學和教理講授都不應企求使信仰如何能適應當代的短視看法,而是要讓當代的人明白基督的教訓。每一個時代所關心的、所遇到的挑戰、和說話的方式都要得到正視,不是說要視之為諸害中的較輕者,而是要視它為天主期待我們能夠轉化成為芬芳美味的、滋養每一個人的麵包的麵團。(參閱瑪14:16)「我們被邀請了去成為這裡的麵團的酵母。當然,他處或許有更加好的『麵粉』,但是上主邀請了我們成為此時此地的酵母,面對此時此地的挑戰。不只是去抵擋別人的攻奸,不是要出於畏懼,而是要手握鋤具,幫助那些往往是被撒播在莠子當中的種子能夠長成麥子。」[11]

要顧慮到今天的人的心態,並不代表要在福音裡加入一些新原素。相反,它正是忠於基督的真理的一個必然部分。我們必須保護我們的信仰,真實地活出它,和給他人教授它。(參閱瑪16:15)所以,我們必須珍惜、也協助他人珍惜信仰的真諦:是一個可以轉化我們的生命、照亮我們的生命的、天主的鴻恩。「有些人彷彿生活在隧道裡,不認識信德的陽光所發射的光輝、安全和熱力。」[12]

我們為了使他人接觸到信仰的光芒和溫暖而付出的努力,充滿著真誠地希望我們能夠明白他們的困惑和疑難,絕不輕視它為只是頭腦固執或思想混亂。這就是在每次該用怎麼樣的說話來令他人懾服的最佳方法。聖施禮華說:「有些人對天主一無所知,毫無認識,因為沒有人用他們能夠理解的語言,向他們講論天主。」[13] 有時候,對方不明白,可能是因為給他解說的那個友人自己也不完全明白他提出的問題。或許他不能全面地掌握對方的疑慮和所關注的事,因而過份抽象地給他解說,不能吸引到他的注意。同時,我們也應該記得:「要讓每個人都能輕鬆理解或樂意接受教會的訓導,我們將力有不逮。信德常源於十字架,必有其隱晦之處,無論信仰的贊同多堅定,總不會消滅其隱晦……因為信仰的贊同與愛就如姊妹,超越了清晰理由和論據的層次。」[14]

有時候,天主教教友被人批評為思想狹隘,因為他們拒絕接受一些世人普遍都認受了的預設立場。然而在面對這些批評時,我們不應表現出害怕或憤恨。我們必須洞察他們反對我們背後所隱藏著的,個人的不安或受過的傷害,經常地留意一些可以更好地解釋我們的世界觀的方法。漸漸地,他們會在我們身上看到「具有世界胸懷的觀點……對科學與當代思潮的動向,應有慎重明智的瞭解,以及對當前社會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動態,應抱積極和開明的態度。」[15]

這是一篇試圖說明天主教信仰如何令人滿意地解答隱藏於二十一世紀的人心內的渴求的一系列文章的第一篇。正如梵二教訓我們的,基督「替人類展示了人之為物和人的崇高使命。」[16] 我們要處理許多人,包括受過良好培育的基督信友們所遇到的、關於信仰的某些困難,以及給那些冷淡的、或是那些想知識多一點的人解釋信仰。所以,我們心想的讀者羣會是廣濶的,包括信友們、內心有疑惑的人、以及不信但卻對信仰持有或多或少開放態度的人。

我們所選擇的題目,是那些能夠重啓舊的、或開闢新的渠道,以助人掌握一些今天可能是比較模糊不清的要點的題目。簡而言之,我們要試圖指出信仰如何能照亮現實,以及信仰的光如何能使我們表裡一致地生活。我們要處理的問題包括:基督已經從死亡中復活,或天主的三位一體本性等等與我的生命有何相干呢?相信世界是由天主創造會如何影響我對現實世界的看法呢?如果人死後的來生不是存活在某一個地方裡,我如何可以視它為好似我現正踏著的這塊土地那麼真實呢?

「你的綜合在那裡」

單是坐在電視機前看一場網球比賽並不能改善一個人的球技。人從螢光幕裡看別人打球而學會了的,必須親自在球場上實習才能學到。同樣,若要更加深入地認識信仰,人不能單靠牢記別人提供的資訊和解釋。我們從閱讀和學習中可以獲得很大的禆益,然而我們必須認真吸收所學到的真理,使它成為是屬於自己的。「如果我們讀神學時不用刻板的或背誦式的方法,而是學習以它作為生活的一部份,便會大大幫助我們使信仰的真理成為是屬於自己的,並且任何思想都會是在信德中,以信德為出發點。要處理在職業生涯中,在社會整體的進步中出現的許多錯綜複雜的問題,這就是唯一的方法。」[17]

愛德、手足之愛、視每一個人為兄弟姊妹,無疑是信德最清晰、最真確的見證。「如果你們之間彼此相愛,世人因此就可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若13:35)當人知道自己受到別人真實的、無條件的愛時,就會感覺到那位「先愛了我們」(若一4:19)的天主,會感覺到這種愛不是屬於這個世界的,因為它超脫了許多令人忽略或小覷他人的東西 —— 過錯、憎惡、膽怯、和無知。「人若要看見天主,必須用心來看;單憑理性是不夠的。」[18] 能直達人心的愛德,使天主在世界的臨在成為有形可見的。如果沒有愛德,天主的臨在便會很難得人窺見,也使人的福傳努力的合理性大打折扣,使他成為一個假先知(參閱瑪7:15)。

然而今天的人對一個真正的基督徒所懷的期望並不止於愛德的見證。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他在談到天主時如何自然地和真心地談。當一個人慣性地反思信仰的內涵,努力更加深人地掌握它,藉著心內與主的對話來充實自己的祈禱生活,又藉著這種祈禱生活來充實自己時,給他人談天主便不單是傳遞一些教理或神學的知識了,而是傳遞自己與天主一同生活、為了天主而生活的個人經驗。相反,正如聖奧思定所說的:「一個人如果口裡宣講天主的聖言,卻不努力在心內聆聽它,他會是徒勞無功的。」[19] 聆聽天主的聖言的意思就是要讓它塑造自己的思想、說話、和生活的方式,好能照亮自己生命中所有的事件和情況,使它成為真正是屬於自己的。

教宗方濟各套用並稍改基督的一句說話(參閱瑪6:21)寫道:「你的綜合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有人以綜合照明,有人以風馬不接的意念啓迪,兩者的不同就像心頭的灼熱與枯燥。」[20] 我們不需要是一個偉大的演說家才能鼓動人心,但是我們的說話必須發自親身的經驗,措辭是自己的,以及出於自己的信德生活的。因此,給人提供教理培育的內容不應只侷限於自己所擁有的、但與自己的生活無關痛癢的知識。它必須直接關乎我們的本身、我們的生活的任何一個層面。而且雖然每一個人接近信仰的方式都會有所不同,但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在自己身上彰顯出同一個天主聖神。

這就是我們在諸聖人身上所看到的。他們都各自用不同的方式來給我們談天主。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生活在今世的、藉藉無名的諸聖人聖女。如果每個世代 —— 今個世代或許更甚 —— 都有其充滿雜亂無章、震耳欲聾的聲音的巴貝耳塔(參閱創11:9),那麼天主聖神說話所用的語言則繼續在「新的聖神降臨節」[21] 中,在任何有人願意聆聽祂的地方擴展。因為「如果天主聖神沒有從內裡協助人的理智,人便會致力於工作但卻徒勞無功……如果天主聖神沒有陪伴著聆聽者的心,任何一個老師的話都會是毫無用處的。」[22]

「從自己的水井中取水喝」

有人說過,文化就是人忘掉大部分在學校所學到的知識後所剩下的東西。聖施禮華喜歡說:「我們的培育是永無止境的。」[23] 我們必須終生學習,仿效福音所記載的那個努力在田間工作的農人(參閱瑪13:3-43),以求得到更大的收穫。耕種是一份長期而且辛苦的職務,但若持之以恆的話,它會給人帶來滿足感,讓人親眼看到植物長出新芽,最後結實纍纍。

我們若要對信德有成熟的和牢固的掌握,說話真誠開放和真心真意,除了在祈禱中與天主作個人的交談及隨時隨地都願意與他人交談之外,更需作自我反省。自我反省需要我們犁耕、播種、和澆水。我們需要釐清思緒,慎重用詞,縱使有時候我們在表達自己時可能會拙於言辭。雖然借用別人的說話或意見可以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如果我們想以心為心地給每一個人談話,我們便不能只懂得拾人牙慧。

單是搜集資訊和事實,猶如只是拼命地搜集數據是不夠的。我們必須學會和深化對天主、對周圍的世界的洞悉,殷切和透徹地了解它。努力深化自己對信仰的掌握是每一個人的職責,無論他的身分為何:大學教授、勞工階級、老師、或會計。這項必須的職責不是有別於人深入認識信仰的內容所應付出的努力,反而是它的一部份和它的指引。重點就是努力把所聽到的成為屬於自己的,在自己的行為舉止上,以及在思想上和言談中反映出來。「如果我在今天的文化中,在今天的大眾傳播媒體風氣中,在與人對話,面對種種經濟實情等景況中真誠地活出自己的信德,我就是一個屬於現今世代的人了。如果我嚴緊地細看自己的經歷,又尋求適應這個今天的實況。這樣,我們就會漸漸地得到他人明白我們。聖伯納多在他的書De consideratione裡向他的門生教宗恩仁說:『你要默觀從自己的水井,就是說從自己的人性中取水喝。』如果你對自己誠懇,開始明白信德對你自己來說為何物,現在就從你的人生經驗,如聖伯納多所說的,從自己的水井中取水喝,那麼你就可以給他人說應該說的話。而在這方面,我想重要的就是要認真地留心這個世界,但也留心那位居於自己心內的天主:成為一個屬於現今世代的人,同時又是一個信仰基督的人,基督在自己內把那永恆的訊息轉化為現在的、適用於今天的訊息。」[24]

這樣做的人,每次與人交談時都會學到一點東西;不會因為別人的反駁而受阻,反而視它為讓自己能更深入地明白自己的信仰的挑戰。他會切願了解他人的想法,和在他們遇到的不安及擔憂中陪伴他們。他會花很長的時間去聆聽,並從每一個人的身上學一點東西。他與別人的對話不會是一種為了堅持己見和抵擋別人的反駁而作的努力,反而是和諧的「互諒互讓」,好使每一個人的說話都能對真理得到更加清晰的了解作出貢獻。「對話比傳達真理更為豐富。對話源於談話的樂趣上,並使藉著話語彼此傳情的人有更豐富的內涵。對那些藉對話而交流的人而言,這並非物品的增值,而是人格的豐裕。」[25]

真的,一個天主教教友必須維護信仰,但是這項努力不應在於收復什麼失地,而是在於如何在安詳寧靜地爭取得到的基礎上建設。我們知道哪裡可以找到自己內心所尋覓的、所有人都想尋覓的快樂,而我們又想與他們一起尋覓它:「我心中時常在想:……『上主,我在尋求祢的儀容。』」(詠27:8)這個信念給我們帶來多麼大的安詳啊!我們樂意與每一個人對話,與我們的兄弟姊妹對話;他們也和我一樣在尋覓著「祂」;他們沒有察覺到自己和我一同分享著的其實有這麼多。我們會與他們一起進步,知道假以時日,真理將會出現,而我們這些朋友們將會發現「一心嚮往真福的所在」[26],而我們也陪同他們,再次發現它。

Carlos Ayxela


建議閱讀

下列的書籍和文獻可以協助讀者們在今時今日如何能夠有效地與人談論信仰。日後在這系列刋登的文章也會按其題目提供一些建議閱讀。

教宗方濟各,2013年6月29日《信德之光》通諭。

教宗方濟各,2013年11月24日《福音的喜樂》宗座勸諭,尤其是第三章《福音宣講》。

教宗本篤十六世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信德年內的公開接見活動中的教理講解,尤其是2012年11月28日《如何談論天主》以及2012年11月7日《對天主的渴求》。


宗座文化委員會,2006年文獻The Via Pulchritudinis,Privileged Pathway for Evangelisation and Dialogue.

Babendreir,Joe,The Faith Explained Today: Popular Edition,Scepter Publishers,2009.

Barron,Robert,Catholicism: a Journey to the Heart of the Faith,The Catholic Company,2011.

Chaput,Charles,Strangers in a Strange Land. Living the Catholic Faith in a Post-Christian World,Henry Holt,2017.

Dolan,Timothy – Allen,John,A People of Hope. The Challenges Facing the Catholic Church and the Faith That Can Save It,Image Entertainment,2013

Mora,Juan,Nine Keys for Communicating the Faith

Trese,Leo,The Faith Explained,Scepter Publishers,2012


[1] 教宗方濟各,2013年6月29日《信德之光》通諭,3

[2] 聖奧思定,《懺悔錄》,V.2.2

[3] 聖施禮華,《基督剛經過》,179

[4] 里昂的聖依勒內,Demonstration of the Apostolic Preaching,24

[5] 教宗方濟各,2013年11月24日《福音的喜樂》宗座勸諭,265

[6] 教宗方濟各,2013年6月29日《信德之光》通諭,4

[7] 同上,3

[8] 教宗本篤十六世,《世界的光》,聞道出版社,2012年,135頁

[9] 參閱教宗本篤十六世2006年9月12日在Ratisbon大學發表的演說

[10] 教宗本篤十六世,《世界的光》,聞道出版社,2012年,135頁

[11] 教宗方濟各,2017年2月2日的講道

[12] 聖施禮華,《道路》,575

[13] 聖施禮華,《犁痕》,941

[14] 教宗方濟各,2013年11月24日《福音的喜樂》通諭,42

[15] 聖施禮華,《犁痕》,428

[16] 梵二《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22

[17] 蔡浩偉主教,2012年11月29日關於信德年的牧函,35

[18] 若瑟拉辛格,《納匝肋人耶稣》,聞道出版社,2012年

[19] 聖奧思定,《講道集》,179.1.1

[20] 教宗方濟各,2013年11月24日《福音的喜樂》通諭,143

[21] 聖施禮華,《犁痕》,213。參閱宗2:1-13

[22] 聖多瑪斯亞奎納,Commentary on Saint John’s Gospel,14.6

[23] 聖施禮華,1972年6月18日的家庭聚會的筆記

[24] 教宗本篤十六世2009年2月26日的談話(參閱聖伯納多,De consideration libri quinque ad Eugenium tertium,II.3.6. [PL 182,745])

[25] 教宗方濟各,2013年11月24日《福音的喜樂》通諭,142

[26] 彌撒經書,常年期第廿一主日的集禱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