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電臺訪問教宗本篤十六世

談教會生活第二十屆世界青年日

本梵蒂岡電臺於八月十二日特派德語節目部主任,耶穌會士格明根(Gemmingen)神父,至岡道爾夫堡夏宮,專訪教宗本篤十六世,談在德國科隆舉行的第二十屆世界青年日,連帶也談了今日天主教會的生活。這是本篤十六世教宗就任將近四個月來第一次接受訪談,彌足珍貴。教宗以德語交談,本台以四十種語言予以翻譯,向全球廣播,並刊登在網上,與聽眾讀者分享。下面是訪談內容:

問:聖父,今年四月二十五日您說:我很高興要到科隆去。您為什麼高興?

答:有很多理由令我高興。首先,我曾在萊茵區度過幾年非常美好的歲月,能夠再次享受萊茵區,享受這座向世界開放的城市,以及和這裏有關的一切特徵,當然令我高興。其次也因為上主聖意的安排,讓我第一次的國外訪問之旅居然是德國,我自己從不敢奢望計畫這樣的事!可是如果好天主這樣安排,當然我們有權利為此而歡喜!再說,這第一次的國外訪問正是去和全球青年相會… 與青年相會始終是一件美好的事,因為即使他們也有很多問題,他們仍然充滿希望,充滿熱情,充滿期待。在青年中有著未來的活力!與青年會晤後,總是獲得新的動力,令人更愉快,更開放。這就是我高興的某些理由,隨著時間的過去,我的高興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

問:聖父,您要帶給前往科隆的全球青年的訊息是什麼?您要傳遞給他們的最重要的事物是什麼?

答:我要讓他們知道作基督信徒是美好的事!一般人的看法是基督信徒必須遵守無數的誡命、禁令、原則等等,所以,基督信仰生活看起來很費勁,令人有壓迫感,如果沒有這些重擔包袱,生活起來就比較輕鬆自由。對這樣的想法我則要清楚地強調:受到偉大的愛和啟示的支持並不是一種重擔包袱,而是長出翅膀。所以,作個基督信徒實在是美好的事。這樣的經驗開闊我們的心胸眼界,尤其賜給我們團體,因為身為基督信徒的我們從來不感到孤獨,首先有天主始終與我們同在;其次,我們一向共同形成一個大團體,一個旅途中的團體,這個團體對將來有個計畫。這一切的一切都使我們度一個值得生活的人生。所以,作基督信徒是個喜樂的事,而如此相信乃是一件美好的事,也是合理的事!

問:聖父,當教宗意味著當“搭建橋樑的人”(Pontifex)。教會依恃一個古老的智慧,而您如今就要去會晤充滿熱情、但離智慧還有相當路程要走的青年,如何能夠在這古老的智慧,包括已經有相當年紀的教宗的智慧,和青年之間搭建橋樑呢?

答:關於這個工程,且讓我們拭目以待,看上主願意如何幫助我!無論如何,智慧並不是那個帶有陳腐意味的東西,在德文裏,這個字多少和這個意味有關。我要說的智慧倒是指對重要事物的瞭解,是指摘取基本要素的眼光。當然,青年人必須學習生活,他們願意自己去發現生活,不願意接受現成的。這裏或許有一點矛盾。可是從另一方面看,智慧幫助我們瞭解世界,這個世界萬古常新,因為常發生新鮮的事況,可是無論如何智慧總把我們引到基本要點之處,而且指出如何使基本要點落實在生活中。從這方面看,我相信從某些已經賜給人類、並為人類點亮燈光的東西出發,來談,來相信,來生活,這不應該是陳腐的現成之物,而是正符合青年的發展活力,他們要求巨大而且完整的事物。據此,信德的智慧是什麼?它不是辨識一大堆屬於專業所必備的細節,而是在這些細節之外認識如何作人、如何締造未來的生活基本要素。

問:聖父,您曾說“教會是年青的”,這話怎麼說?

答:從狹義的生物學方面說,因為有許多青年屬於教會;再說,教會之所以是年青的,因為它的信仰泉源是天主,而天主是一切新的和更新的事物的源頭。所以,教會絕不是一道冷了再熱、反覆回鍋兩千年的菜湯。天主本身就是青春和生命的原始。如果信德是來自天主的恩典,是不斷賜給我們、又使我們生活、進而使我們能夠以賦予生氣活力的力量走入世界的活水,這就意味著教會具有恢復青春的力量。有一位教父觀察教會,驚訝地發現教會不但不因歲月的流逝而衰老,反而益顯年青,因為教會越來越接近上主,越來越與湧出青春、新意、安慰、生命活力的泉源相會。(未完待續)

梵蒂岡電臺訊,2005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