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宿舍生活誌

印度教徒何欣•阿絲瓦妮,是攻讀醫藥學的學生,並兼任位於西班牙格拉那達省(Granada)的阿薩哈拉(Alsajara)大學學生宿舍的學生會長。此學生宿舍是主業社團女性使徒性合作事業。

何欣出生於西班牙大加納利島的拉斯帕爾瑪斯(Grand Canary, Las Palma),但是她的家庭屬於信德族,來自信德省的海得拉巴(Hyderabad Sind)。就如同許多生意人般,他們在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裂時,必須遠走他鄉。當信德省的海得拉巴最終歸屬於巴基斯坦境內時,人民開始大批出走。何欣的雙親先住在摩洛哥,之後搬到拉斯帕爾瑪斯。他們定居於印度社區中,何欣就在那兒出生、長大。她選擇去保留祖先的文化、習俗和宗教。如今她是一位就讀醫藥學的四年級生,並擔任阿拉撒哈大學宿舍的學生會長,她自抵達格拉那達開始她的大學生涯時便住在這宿舍。 

首先,何欣,請問妳身為大學宿舍的學生會長這身份具有什麼意義? 

基本上,這代表著作為主任和住宿生間的橋樑;代表著關心、留意住宿生的需求,.同時,也代表著將宿舍主任的期望傳達給學生們、與管理委員會攜手合作,去推行一些為住宿生設計的計劃、活動和規劃安排。 

為什麼妳決定要住在像阿拉撒哈這樣的主業社團合作性使徒工作的大學宿舍? 

我是從我在拉斯帕爾瑪斯的一位老師那兒,第一次聽聞阿拉撒哈。當我與我的父母親來參觀時,我們大為驚嘆這裡的設備和所提供的服務,然而,最重要的,我們愛上這小規模且極具吸引力的地方。我們感受到那股對我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氣氛。那是個容易結交朋友的地方--和你的室友們、和那些住在隔壁間的女孩子們…吃飯過後的聚會活動也幫助我去和他人分享我的生活,並藉此更認識了解別人。很快地,我發覺自己已經交了好多新朋友。當我離開這裡時,我將帶走那最重要的東西,就是我與她們所建立的深厚友誼。 

隨著時光流逝,現在妳當上了學生會長。談談它的來龍去脈吧? 

我不太知道這究竟是怎樣發生的。我記得在我住進來不久後,那一年的學生會長和我們談話,給我們傳達一些訊息或指示,我當時想:「哇!她比我們所有人都更有份責任感!」我從未想過自己會擔當此角色。但是漸漸地,妳開始積極參與。妳從開始時被動的態度轉變成會主動關心其他人,希望能幫上忙。妳想要助他人一臂之力,也想要幫這個宿舍。因此會開始思考想去肩負起更多的責任。 

回顧妳在這裡生活的幾年歲月,妳從中獲得了什麼?  

真是太多太多了。從學習與素未謀面的人相處,到能兼顧專心學業和參與在大學世界中,這都要感謝宿舍所提供的服務。這裡非常注重學習,她們鼓勵妳全心投入妳未來的事業計劃,並藉著培訓、活動等等讓這計劃變得容易些。除此之外,宿舍的風格取向也為這增色不少。住宿生們可參加由社會各層面的專業人士主講的文化性聚會、一些課外培訓課程還有其他活動。所有這一切都將永遠成為我的一部分。還有,與來自各地的人每天生活在一起:美國、墨西哥、中國、德國的…這代表著我們所有人都需要付出努力,讓他人能感到輕鬆自在。這也使我的生命非常豐盛。  

在私事上,我也有相同感受。這宿舍相當重視宗教培育,不論妳是天主教徒或信奉任何宗教(就如我的例子)。宿舍的生活會幫助你去認知到作為年輕人和身處在大學中並不抵觸你去活出你的宗教信仰,它們是相契合的。 

有個問題:妳在阿拉撒哈曾否就活出妳個人的宗教信仰上感到困難? 

一點也沒有。相反地,這裡的人都對我的宗教信仰感到興趣,也讓我能輕易地去實踐印度教的習俗,例如在飲食方面。 

大學宿舍的風格如何能影響住在這裡的人?  

人們會改變、成熟。你看到18歲的女孩子們從「她們的」家搬到這裡;從與「她們的」父親或「她們的」母親一起生活、有「她們的」用餐方式、「她們的」房間、「她們的、她們的、她們的…」到現在,必須放下她們的「她們的」,因為她們要與其他兩個人共用一房、共用衞浴設備、還有一塊兒用餐…她們將必須分享一切因為(這是個關鍵)同住在一起代表著要去分享。我也曾認識一些女生們,她們開始時好像充滿距離感、高傲難攀,但在數月後,她們變得非常親切、友好、開放。有時候,她們只不過是害羞罷了,但是這裏的整個環境讓她們輕易地克服了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