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光輝:聖施禮華留下的遺風

蔡浩偉主教在聖施禮華封聖的第五週年紀念日的一席話

在五年前的二零零二年十月六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來自世界各地的一大群眾前宣告了主業會創辦人,聖若瑟瑪利亞•施禮華•巴拉格爾的聖德。在翌日,於聖伯多祿廣場覲見出席封聖儀式的人們時,認定聖施禮華為「平凡事務上的聖人」。這措詞正捕捉了聖施禮華所宣講的核心訊息:我們平凡的活動——家庭生活、職業工作、社交友誼——如果我們是常常望向天主並渴望幫助他人,便是我們通往天堂的途徑。

我很慶幸——也認為這仍是天主的恩賜——在二十五年間,曾直接地見證了聖施禮華怎樣關心和幫助很多人去克服他們的信仰生活與平凡生活分割的問題。自從一九二八年十月二日主業會開始時起,他已教導所有高潔的人性事情,因着天主的渴望和基督降生成人的承擔,可以成為通往聖德的途徑。「在最平凡的處境中,隱藏着些神聖的事,這神聖性則有待你們每一位自己去發現。」(講道詞:熱愛世界,一九六七年十月八日)他透過神學的標準和實際的忠告向不同職業工作和社會 階層的男男女女,在私人談話和大型聚會中,傳達了這訊息。而我剛引述的講道詞,就是他在納瓦拉大學校園向超過二萬人所宣講的。

信仰生活與平凡生活的融合要依賴愛。當一個基督徒行事的原因是由於對天主的愛時,很自然地,我們在開始,實踐和完成我們的活動時都會想到我們的主。那麼工廠、辦公室、圖書館、實驗室、工作室和家中的四面牆壁均轉變成創造者與受造者之間,一個瘋狂地愛他孩子的父親與一個知道自己是被天主愛着的子女之間交談的埸所。任何事物都可轉化為祈禱的材料。同樣地,當我們嘗試去愛周遭的人時,我們會感到我們是被召去讓所有家庭、社交和職業關係都充塞着愛的香膏。

這訊息常是合時的,特別是在要面對意識形態有所懷疑和由於感受到私益與權力的慾望所產生的負面結果時尤其重要。基督徒的愛德永不是以利益出發的,也不尋求其他的得着:愛是白白給予的。要在平凡生活中活出愛德,聖施禮華說:「我們必須心胸廣闊,可容天下一切憂患之士;必須仁恕諒解;必須同耶穌一起為人靈作自我祭獻。」(基督剛經過,158)

就如教宗本篤十六世在他首份通諭中提醒我們,愛構成了基督徒生命中的基本抉擇。在聖施禮華封聖的第五週年紀念日,我的心神轉向主業會所有的信眾和協助人,他們在五大洲內,在各社會機構中與朋友和同事們一起工作並付出自己。這樣地,如若望保祿二世在聖施禮華封聖那天所言,他們在聖施華所激勵的的多種福傳和為人性地提升貧困者工作的服務中,呈現出他的寬宏雅量。 當中有些活動正是為慶祝封聖其間,以聖施禮華所喜歡的方式開展的。如在馬德里為朝成者興建的宿舍Laguna和為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各國開展的社區福利服務Harambee教育發展項目。五年後,這些工作的成果在為這些項目服務的人們間及在他們的受惠者間每天均不斷地增加 。

生活出基督徒愛德的召叫在那些沒有直接參與這類社區項目的人們身上同樣是重要的。愛德並不只是理論性的德行,它與日常生活中人性的愛情是不可分的。聖施華曾教導說:「我們並不是以一個心去愛天主又以另一個心去愛人。我們這個可憐的心,由血肉所造,以人性的愛情去愛,而它倘若與基督的心結合,也可以是超性的。唯有這樣的愛是我們必須在我們的靈魂內培養的。」(天主之友,229)

在這個不幸地充滿了衝突的時代——在家庭中、在國家裏和在國家與國家之間——實在有必要強調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愛德時,也很大的程度上包含了要作出和接受寬恕。寬恕是打開那條把戰場轉化為團結合作的唯一道路。嘗試去了解、寬恕和接受原諒就是去走這條肯定會使人很疲累的路,而且往往需要不斷重新再開始;然而這卻是一條育成望德的路徑。相反地,在缺乏寬恕的文化的地方,就很難去維繫家庭中的團結,或在公民生活中為共同目標邁進及在國際關係上播種和平與喜樂。

此外,為基督徒而言,愛德就是那能充分地傳遞信仰的語言。正如教宗本篤十六世曾教導:「純潔和不求回報的愛就是為我們所信仰的天主所作的最佳見證。」(天主是愛,第31號)福傳永不只是理性的傳達。個人的相遇往往先於發現信仰內涵是如此豐富的過程。很多人正是因看到基督徒的愛而自由地走近耶穌基督。這就是說,在日常生活中以明確的表達去愛他人是了解他們的方法,也能讓自己被了解。這就是因何聖施禮華確認福傳是那些有廣闊的胸懷及伸展的雙臂的人們的工作的原因。

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聲明現代世界其中一個最嚴重的錯誤正是信仰和日常生活的分割。(參照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第43號)在這聖施禮華,平凡事務上的聖人,封聖的第五週年紀念日, 我祈求我們的主透過聖施華的代禱,幫助我們每人,特別是基督徒們,使天主的愛在我們的靈魂內與我們對兄弟姊妹和所有人的愛結合。祈求祂支撐我們努力以愛的光輝去照亮我們的每一天。

+蔡浩偉主教

主業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