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的培育(一):反思我自己的工作

聖施禮華指出主業團提供的培育的五個領域,就是人性、靈修、教義與虔敬、使徒工作、和職業。本系列的文章解釋這種培育對聖化工作的影響。可是究竟什麼是職業的培育呢?

此時此地,為了我:為我的生命而做的培育
一些當代的挑戰
一個完整無缺的生活和全面的培育


一個在國外上一個學期課的學生,一個老練的公務員,一個逗留家裡做設計工作的自由職業者,一個面臨新學年開始的高中老師,一個剛移民到另一個國家的工程師,一個因最近升職而感恩的護士,一個工作時間和工資剛被削減的售貨員,一個在疫情大流行期間不得不關閉她的美髮店的美髮師,一個照顧幾個年幼孩子的父母,一個正在尋找第一份工作的應屆畢業生……在這些、以及其他林林種種個人的或職業的情況中,我們都可以找到一些基督徒,他們憑著主業團提供的培育的幫助,努力仿效工人耶穌所樹立了的方表。納匝肋的工匠耶穌就是他們的主要榜樣(瑪13:54-58)。

每個人的一生都有著過去和未來,包括光明和陰暗,歡樂和痛苦,良好的和拙劣的決定,還有夢想和疑惑 —— 這些情況都影響到自己的家庭和社會。我們每一個人,在身處的具體情況中,都蒙召去聖化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聖化自己,和通過自己的工作去聖化他人。

為了履行這項使命,聖施禮華堅持我們必須好好地準備自己:「若你要成為鹽和光,你必須有學識和能力。」[1] 「但是,我最親愛的孩子們,為了讓此播種得以有效,你必須強化幾項不同的 —— 屬靈的、心理的和專業的領域。」[2]「心懷一個願望去為了公益而努力是不夠的。使這個願望生效的方法就是去培育稱職的男女,使他們可以將自己所獲取了的成熟感傳遞給他人。」[3]

主業團所承諾要給人提供的基督化培育是觸及全人的,包括個人的工作。然而,每種職業所需的知識和技術方面的準備,都是在教育和培訓的機構,以及從每個人的工作經驗中,而不是在主業團裡獲得的。主業團也不會提供諸如師徒輔導、軟技能、或如何建立個人品牌等等與工作相關的課程。那麼,主業團的職業培育涉及什麼呢?本系列的文章將會在這方面提供一些思考資料。

此時此地,為了我:為我的生命而做的培育

聖施禮華關於聖化工作,從世界的內裡改變世界,和工作在社會生活中所起的核心作用的信息,使基督徒更加理解工作——及其蘊含的一切挑戰和潛力——是他們的俗世聖召和使命的軸心。從世界的內裡把世界奉獻給天主,為福音作見證,為周圍的人服務,並協力使社會的結構變得更加人性化,這些都是平信徒通過聖洗而與基督 —— 司祭、先知和君王 —— 認同的一些表現。[4]

無論我們從事受到高度規管的職業,還是從事富創造性的兼職工作,我們都需要反思這些重要的真理。人類所有的職務都有一些共通點,因為「工作的尊嚴,植根於愛」[5] 並且它「必須是相稱造物主的祭品。」[6] 工作是「誕生於愛的表現,又以愛為依歸。」[7] 每個人的工作也將涉及個人的方面,反映於每人如何把工作與身懸十字架上的基督和彌撒聖祭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按自己的工作的特點而為周圍的人服務。

在構成每個人的專職工作的各方面中,有兩方面需要我們仔細地反思。聖化我自己的、我目前面對著的工作,是什麼意思呢?我如何在自己的具體情況和環境中進行我的工作呢?

對一個腫瘤專科醫生來說,聖化工作包括去學識最新的科研結果和滿懷同情心地聆聽病人的說話;對一個公交車司機來說,它會意味著要安全地駛越一個彎位和對乘客們微笑;對一個建築師來說,它是仔細傾聽客戶的需求並努力確保工程盡善盡美。對「聖化我的工作是什麼意思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對於一個職業運動員、超市儲貨員、律師、業務經理、廚師、女高音、農人、教師和貨車司機來說,是各有不同的。同樣,那些已經退休、失業、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也必須反思自己身處的個人情況。

除了每個人自己的工作的具體特點之外,當要做一個正確的決定時,起著關鍵作用的是審慎。一個接近退休的人,可以選擇懶散地或熱心地渡過其在職生涯的最後一段。一個懷孕的已婚婦人可能需要面對一個往往是不信任、或不贊成放產假的環境的挑戰。一個經濟學者或律師可能會發現自己處身於一些違背自己本著良心而知道什麼才是公義的情況。為了維持生計,一對夫婦可能需要思慮他們倆其中一個是否必須離鄉別井,隻身前往外國以養家糊口。此外面對的問題可以是:應否減少工作時間來照顧需要人照料的父母、幼兒、或生了病的家庭成員。

每個國家的法律、職業、經濟、教育、社會和政治條件共同塑造了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中所出現的不同問題。行事謹慎有助於評估這些問題,並尋求適當的方法來做出正確的決定。

一些當代的挑戰

因此,今天的工作環境或多或少地形成了我們所有人都面對的複雜情況。也許下面所討論的一些當前的挑戰,可以闡明培育怎樣幫助我們在此時此地聖化自己的工作。

一直以來眾所皆知的是,人對於各個問題必須作出深入的研究、必須努力尋求智慧以辨識什麼才是真正人性的事。鑑於新科技和高度專業化的日益普及,導致人思維的膚淺和貧乏,這一點尤其需要。沒有個人的潛移默化,伴隨著細想、反思、對話、和有價值的閱讀,縱使有充足的培育,都不會是有效的。教宗方濟各說:「假若一個人不懂得佇足欣賞美麗的景物,我們大可不必驚訝,他或她將一切事物視為可以肆無忌憚地使用及濫用。除非我們盡力推動一種新思維來思考人類、生命、社會和與大自然的關係,否則,任何在教育方面的努力既不足夠也是徒勞無功的。」[8]

當前的另一個挑戰,是在面對圍繞在我們四周的、令人感到窒息的成功文化之中,如何重拾與他人分享的樂趣,和恢復人際關係的豐盈。只顧追求成果、自以為做事必須收效,必須衡量自己的優劣、妄顧人性的工作程序、以及工作場所中出現的欺凌等,都會導致失望、疲憊、失敗或沮喪。有時候,它還會導致身體上的或心理上的疾病。教宗方濟各提醒我們必須堅持最重要的事情:「要努力創造一些空間,讓效率、績效和成功的文化能夠對慷慨和無私的愛的文化開放,能夠為每個人提供……幸福和成功的生活的可能性。」[9]

今天面臨的另一個挑戰是如何協調一個人的時間表和為各事項定下優次。 「家庭是一個檢查站。當工作的安排攝服它,甚至阻塞它的去路時,我們就可以肯定,人類社會已經開始自作自受其害了。」[10] 這個教訓不僅適用於家庭。我們自己也需要時間來休息和做運動,逛一逛博物館,或與朋友見面,上學習課,或探望病人 —— 這些都是基督徒成長和與天主對話的時間。

再者,工作的世界瞬間萬變。數碼化的轉型催生了新的工作形式,並帶來了積極的和消極的結果。這些工作往往更加靈活、更具創造性和必須與他人群策群力,但是它也更加不穩定。年輕人很少會像他們的父母或祖父母那樣尋求一份長久的、有朝一日會退休不幹的職位。同時,新的工作平台使每個人能夠更容易地利用自己的知識和興趣,為其賴以謀生的敬業精神奠定基礎。

這些工作場所的變化導致了新型職業的興起。可是在許多仍然遭受經濟危機困擾的國家,找工作仍然是一項挑戰。找到第一份穩定的工作,在一個瞬息萬變的行業失業一段時間後重返工作崗位,提前退休這個令人不安的前景,是當今不少個人和家庭所面臨的一些常見問題。

最後,我們看到努力使工作的世界變得更加人性化的明確需要。勞動法例、工資、就業保障、合同、福利以及許多其他方面都需要公正的解決方案。我們需要特別關注如何讓女性能夠完全融入勞動力和公共生活,以及她們面對的其他挑戰:阻礙她們晉升高職的玻璃天花板、工資差距、生育福利……等。

一個完整無缺的生活和全面的培育

為了應對在當今社會中出現的這些個人和職業上的挑戰,我們需要一個完整無缺的、全面的培育,以陶成一個人的各方面。例如加強如忽耐、堅毅、勇敢、謙遜和恆心等德行,對於準備迎接上述的挑戰的人來說可以是一個很大的幫助。

培育並不以傳遞信息或知識為主。相反,它是個人的發展、成長和成熟的一個過程,按主業團的精神去尋求與基督 —— 完美的天主和完美的人 ——的認同。我們各方面的培育會幫助我們在工作中加強與天主的關係,在我們的職業中發現真理和美善,實踐各種德行,和學會更好地熱愛我們周圍的人。這樣會導致我們過一種標誌著熱愛自由,同時也帶有強烈的責任感的生活,渴望憑著主業團為其信徒和參與其培育活動的人所提供的方法而一天一天進步。[11]

工作是給每個人的生活提供穩定性的「支柱」。工作和我們與天父的親子關係一起使我們立足於世界上:「這人不是那木匠的兒子?祂的母親不是叫瑪利亞,祂的弟兄不是叫雅各伯、若瑟、西滿和猶達嗎?」[12] 我們學會與我們的同胞並肩一起成為公民,並藉著服務他人的生活來作領導。

因此,培育涵蓋著我們生活的各方面:「主業團信友的培育,從第一天開始,一直持續到他們去世的那一刻;包括人性的、職業的、神修的、使徒的和教義的各方面 —— 互相和諧交融著,以符合主業團的精神中那強而有力的生活的一致性這個特徵,同時也是教會堅持向所有信友所推薦的。」[13]

這種態度和德行的和諧、平衡發展是基督徒生活方式的基礎。成聖和使徒工作的召喚,正是在每個人的專職工作中、以及通過工作的實踐而展現出來。通過我們的工作,我們養活自己和家人,而且也協助支撐各項造福所有男女的使徒計劃。通過我們的見證和與他人的關係,我們行使平信徒的一般司祭職。[14]

談到聖若瑟、這位辛勤工作的父親的典範,教宗方濟各說:「我們時代在經濟、社會、文化和靈性上的危機,可視作對我們所有人的一種呼喚,去重新發現工作的價值、重要性和必要性。」[15]

[1] 聖施禮華,《道路》,340

[2] 聖施禮華,While He Spoke to Us on the Way, p. 226

[3] 《與聖施禮華會談》,51

[4] 參閱梵二《教會憲章》,34-36

[5] 聖施禮華,《基督剛經過》,48

[6] 聖施禮華,《天主之友》,55

[7] 聖施禮華,《基督剛經過》,48

[8] 教宗方濟各,《願祢受讚頌》通諭,215

[9] 教宗方濟各,2019年11月23日在東京與主教們會面時的談話

[10] 教宗方濟各,2015年8月19日公開接見活動的談話

[11] 參閱 Prelature of the Holy Cross and Opus Dei,Ratio Institutionis,Rome,2007,no.8

[12] 瑪13:55

[13] Prelature of the Holy Cross and Opus Dei,Ratio Institutionis,Rome,2007,no.4

[14] 同上,no.6

[15] 教宗方濟各,《以父親的心》宗座牧函,6

Teresa Escobar

Jerry Wang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