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的榜樣(七):聖伯多祿

「信德的生活是能夠不斷地成長的。伯多祿會繼續為了對抗恐懼,對抗過分人性地看自己的使命,對抗自己無知於耶穌的十字架和痛苦的價值而奮鬥。」這是信德系列中最後一篇文章。

信德的途徑
永不失望的心


在較早前的一篇文章中,我們反思了聖母的一生,她是每位基督徒信德的典範,因為她的一生都是以天主為目標,並承行祂的聖意。她「將一切默存在她心中(參閱路2:19,51),把這一切傳達給集合在晚餐廳中,期待領受聖神的十二位宗徒(參閱宗1:14; 2:1-4)。」[1] 宗徒們受到聖母的榜樣和親切關係所鼓勵,為信德作出英勇和碩果豐盛的見證,並將福音廣傳到普世。

然而,在做到這一點前,宗徒們需要經歷漫長的信德旅程,使自己的信德達致成熟。當他們伴隨我主在世上生活時,他們的慷慨(捨棄一切,跟隨了主耶穌)仍能與自己薄弱或有時流於人性化的信德並存,正如主自己有時責斥他們的。[2] 現在,讓我們看看宗徒們,尤其是宗徒之長聖伯多祿,在他踏上通往成熟信德的旅途上伴隨他。這將是一個新的機會,使我們接受邀請,「真正而革新地悔改,回歸世界唯一的救主。」[3]

信德的途徑

我們在福音中讀到,在增餅奇蹟後,「耶穌即刻催迫門徒上船,在祂以先到對岸去;這其間,祂遣散了群眾。」[4] 宗徒們遂上了船,起程渡過提庇黎雅海,而耶穌就獨自上山去祈禱。福音強調耶穌與門徒的分離:「船已離岸幾里了,受著波浪的顛簸,因為吹的是逆風。」[5]

我們不難想像,宗徒們的內心必定感到惴惴不安。他們剛見證了一件非一般的事情:五餅二魚餵飽了五千人!而且這個奇蹟是透過他們親手分發自己所有的、寥寥無幾的食物而成就的。他們所要做的,就只是聽從耶穌的吩咐。可是增餅奇蹟帶來了的狂喜,轉眼間就消失了。現在,只是數小時之後,沒有耶穌在身邊的宗徒們要在驚濤駭浪中掙扎!

這時,耶穌看似正在遠處。金口聖若望評論這福音片段時,指出透過讓門徒自行出發,耶穌希望在他們心中激發起「對祂更大的渴望和持續的記憶。」[6] 祂要讓他們明白,身體上的距離只是表面上的分離,因為祂時常意欲 ——而且可以 —— 與門徒們接近。所以,「夜間四更時分,耶穌步行海上,朝著他們走來。」[7] 這事怎能成就呢?「除了創造宇宙的那一位外,誰能在海面上步行呢?就是聖神透過約伯宣告的那一位:『惟有祂展開天空,步行海波之上。』」[8] 船上的人都驚慌失措,開始大叫:「是個妖怪!」[9] 他們沒有料到會見到這個異象;他們仍未知道,不論他們在哪裡,主耶穌都想和他們在一起。但耶穌立即安撫他們,說:「放心!是我。不必害怕!」[10]

正是這時,伯多祿的個性表現出來了。當他聽到這句說話時,他要求做一件人性所不能做到的事:「主!如果是祢,就叫我在水面上步行到祢那裡吧!」[11] 這個請求跟之前在船上爆發的驚慌成了強烈的對比,也彰顯了這位宗徒之長的信德和愛德。他想盡快走到耶穌跟前,而耶穌也接受了他的意願,喊說:「來吧!」[12] 這是我主對我們所渴求的:一顆隨時準備好的心、一顆願意的心,即使我們可能是軟弱的。如同天主為我們人類所做的一切奇事一樣,祂需要我們那微不足道的參與,正如祂拿著五個餅和兩條魚時所做的一樣。

聖伯多祿想盡快走到主耶穌跟前。他想感受到在主身邊的安全,但他並沒有清楚知道自己要求的是什麼。他的愛使他跳到水面上和開始步行;但他的心很快便陷於恐懼,他就開始下沉。[13] 伯多祿心態的轉變是怎樣的呢?他看到了耶穌答應他的請求,也看到了自己正是在水面上步行,為什麼他感到這麼害怕呢?福音作者告訴我們,他一見風勢很強,就害怕起來;[14] 他害怕得不知道自己的腳步是否仍能在波濤洶湧的海面上站穩。伯多祿害怕自己會下沉遇溺,在我們來看,他已經在做著一件不可能的事,他的恐懼似乎又是荒謬的。他似乎忘記了的是,這個奇蹟成為可能,是因為耶穌叫他這樣做;是耶穌支撐著他和讓他在水面上步行。他需要其他保證,包括能以自己的力量去站穩腳步和抵擋風浪。而當他察覺到這個信心是毫無根據時,他不再相信耶穌的話,並且開始下沉。

在基督徒的生活中,要讓我們的信德達致成熟,其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實踐耶穌的話而已,且不要讓自己因察覺到自身的局限而意志消沉。「瞧見沒有呀?只要依靠天主,你是完全能勝任的!你為什麼驚奇呢?不要懷疑:天下無難事。只要信賴天主 ──真真實實地信賴天主 ── 什麼事情都能迎刃而解,水到渠成。而且還不止於此,你往往還會超過原來想像的限度。」[15] 因為主做事能做到「越快,越多,越好」[16]

伯多祿否認主 (Caravaggio 1610)

然而,伯多祿即使心存懷疑,他也給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他的信德和信賴可能被恐懼蒙蔽了,但他也盡了最後的努力去投進耶穌的懷中:「主,救我吧!」[17] 主耶穌也作出即時的回應:祂立刻伸手拉住伯多祿,扶他上船。[18]「衪斥退風浪。而他們都十分驚奇。」[19] 這種驚奇是人在面對天主的大能時感受到的,是人經驗到聖神的行動和恩寵時的驚喜。因此,正如教宗教導我們的,當我們面對罪惡、懊悔或恐懼時,「我們必須時常仰望上主,默觀上主」;「是的,我們是軟弱的,但我們必須在軟弱中顯示出勇敢」[20],因為主耶穌時常在等待著我們。「對耶穌來說,一個微笑,一句話,一個手勢,一點兒的愛,已足夠使祂慷慨地將祂的聖寵傾注於友人的心靈。」[21] 當我們面對自己的軟弱時,我們可以對主說:「求祢自高處伸出祢的手,救拔我,求祢由洪水和外人手中,拯救我!」[22]

永不失望的心

伯多祿上了重要的一課。他疑惑了,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的愛和信德並非如自己所想的那麼堅強。這些簡單的教訓,讓這位宗徒更好地了解自己,明白到自己的愛並不完美,自己的自視仍然太高。「當我主召叫首批宗徒們時,他們正在一艘舊船旁邊,忙著修補破爛的魚網。我主告訴他們要跟隨祂,而他們statim立即,relictis omnibus捨棄一切,一切!然後跟隨了祂。儘管我們有時願意效法他們,但發現自己無法捨棄一切,心裡仍有一些眷戀,生命裡仍有一些過失,是我們不願意棄絕,並將它們奉獻給天主的。」[23]

「這是怎樣的一個人呢?竟連風和海也聽從祂!」[24] 主耶穌以祂與人的同在、話語和行為,為那些將被祂派遣到普世的人點燃愛與信德的火焰。在斐理伯的凱撒勒雅境內,伯多祿清楚地宣認耶穌就是所預許的默西亞,是天主子:「祢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25] 但我們要記住,「當伯多祿宣認他對耶穌的信仰時,他依靠的不是人的能力,而是因為他被從耶穌身上放射出來的恩寵征服了,是他透過主的言行舉止感受到向愛:耶穌就是人性化了的、天主的慈愛!」[26]

然而,伯多祿的宣信並不表示他現在的信德是完美的境。其實,不久之後,我們就看到伯多祿試圖遊說耶穌不要接受祂的苦難,[27] 結果遭到師傅嚴厲的責斥。信德的生活是能夠不斷地成長的。伯多祿會繼續為了對抗恐懼,對抗過分人性地看自己的使命,對抗自己無知於耶穌的十字架和痛苦的價值而奮鬥。他會為那些如同他一樣捨棄了一切,跟隨了主的人,祈求可能的賞報;[28] 他會在大博爾山上感到害怕;他甚至會否認耶穌。[29]

然而,在所有這些情況下,這位宗徒之長仍然會回到耶穌身邊。他會接納主的責備,仰望主的眼神,而且信賴主的慈悲。信德是走向謙遜的途徑。它意味著「把自己託付給仁慈之愛;這愛永遠接納和寬恕我們,扶持和指引我們的生命,並修直曲折的歷史,彰顯其大能」[30]

信德是真實的知識和光明,它也讓我們察覺到自己的渺小,粉碎錯謬的觀念和妄想。信德使我們變得謙卑、樸實;它會好好地捏造天主使我們成聖而需要使用的原材料,好讓我們能幫助祂轉化世界。所以,「伯多祿也要學懂自己是軟弱的,需要獲得寬恕。一旦他的態度改變,明白到自己的心、一個信主的罪人的心是多麼軟弱時,他因痛悔己罪而得到解放並且哭泣起來。哭過以後,他終於為了要履行自己的使命而準備好了。」[31]

我們明白到自身的軟弱,看到自己的信德並不如我們所希望的那樣堅強,但這不應使我們憂慮。主耶穌要我們付出整個的心,祂不會在意它是否軟弱。如果我們盡己所能把一切都奉獻給天主,祂會很快樂。從某方面上看,這正是主耶穌給伯多祿最後的教訓。耶穌復活後,在提庇黎雅海邊與門徒們相遇。在那裡,祂三次問伯多祿:「若望的兒子西滿,你比他們更愛我嗎?」[32] 這三個問題使伯多祿記得,他曾經三次否認主;他為耶穌重複的提問而感到憂愁,以為耶穌不再信任自己了。但最後他明白了。耶穌對於伯多祿有能力付出的愛而感到滿意。這份愛可能不是完美的,雖然鑑於伯多祿的胸襟廣闊和思想豁達,它一定比我們想像中的大。然而,可以說,天主時常俯就每個人的愛的能力,而這就讓我們能夠跟隨耶穌到底。

「從那天起,伯多祿以明認自己的軟弱的心態來『跟隨』主耶穌。他對自己的軟弱的認知並沒有使他灰心喪志。的確,他知道他可以依賴在他身邊的復活的主。從最初以幼稚的激情接受耶穌,再經過否認師傅的痛苦經歷和悔改的哭泣,伯多祿成功地將自己託付給那位俯就自己拙劣的愛情的耶穌。又透過這個方式,他給我們展示這條道路,儘管我們有許多軟弱。我們知道耶穌俯就我們的軟弱。我們以自己有限度的愛去跟隨祂,也知道耶穌是美善的,祂樂於接納我們。伯多祿經過了一段漫長的旅程,才能成為可堪信賴的見證,教會的『磐石』,因為他時常向耶穌的神的行動開放。」[33] 讓我們以更大的信德和仰慕之情,每天請求聖伯多祿為我們轉禱:「Sancte Petre,ora pro nobis!聖伯多祿,請為我們祈禱!」

[1] 教宗本篤十六世,2011年10月11日《信德之門》宗座手諭,13

[2] 參閱瑪6:30;8:26; 16:8;17:20;路 12:28

[3] 教宗本篤十六世《信德之門》宗座手諭,6

[4] 瑪14:22-23

[5] 瑪14:24

[6] St. John Chrysostom,In Matthaeum Homiliae,50,1

[7] 瑪14:25

[8] St. Chromatius of Aquileia,In Matthaei Evangelium Tractatus,52,2

[9] 瑪14:26

[10] 瑪14:27

[11] 瑪14:28

[12] 瑪14:29

[13] 參閱瑪14:30

[14] 參閱瑪14:30

[15] 聖施禮華,《犁痕》,123

[16] 聖施禮華,《犁痕》,462

[17] 瑪14:30

[18] 參閱瑪 14:31-32

[19] 教宗方濟各,2013年7月2日的每天默想

[20] 同上

[21] 聖施禮華,《十字苦路》,第五處

[22] 詠144[143]:7

[23] 聖施禮華,《鍊爐》,356

[24] 瑪8:27

[25] 瑪16:16

[26] 教宗方濟各,2013年6月29日三鐘經前的講話

[27] 參閱瑪16:22

[28] 參閱瑪19:27

[29] 參閱瑪26:33-35

[30] 教宗方濟各,2013年6月29日《信德之光》通諭,13

[31] 教宗本篤十六世,2006年5月24日公開接見的講話

[32] 若21:15

[33] 教宗本篤十六世,2006年5月24日公開接見的講話

Javier Yán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