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值得的!」(一):征服時間的力量

當我們信賴另一方的愛情時,忠誠是維繫彼此關係極為重要的美德,其實人與天主的關係亦然。

一場牽涉風險和大膽的賭博
「耶穌的德蘭」和「德蘭的耶穌」
天主孩子們的忠誠


「沒有人是座自成一體的孤島;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塊,是主幹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亡都會讓我減少,因為我與人類相干。從不知喪鐘是為誰而敲的?是為了你。」這句名言眾所周知,乃出自17世紀的英國詩人約翰多恩。當他躺在床上時,聽到了來自遠處為某個不知名的人敲響的喪鐘,使他開始反思所有男女之間的相互聯繫。我們每個人都以某種方式與其他所有人聯繫在一塊,都分享著相同的目的地。並在邁向天主的旅途上,快速地穿過這個世界。

一場牽涉風險和大膽的賭博

我們每個人都是構成關係之網的份子,在世上受到迎接及支撐。然而正因必須與他方的聯繫,於是產生了忠誠的需求。「忠誠」一詞雖被用於許多不同的境況,而主業團的監督曾寫道:「特別在考慮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時,忠誠最富於人性的深度。」[1] 人要彼此依賴,不僅是為了滿足物質上的需求,更是為了要獲得幸福。聖多瑪斯阿奎那在談到社會中相互信任的必要性時說:「人既然是社會動物,一個人必然的會虧欠到某個人要存留於社會所需的。」誠然若僅只為了生存,我們在生活中需要的第一線支援通常是物質的。可是為了懷抱希望和信任地向前邁進,我們也迫切需要彼此的援助。因此,聖人繼續說道:「人如不彼此相信、宣揚真理,就不可能生活在一起。」[2]

我們時常會聽說,這個時代的重點是把心思放在追求個人的完全自主上,而很少意識到自己的行為與周圍的人有所聯繫;我們更喜愛完全自給自足的假象,反不承認我們對他人的需求。導致我們與他人之間形成疏離感(其實我們每個人內心或多或少地都隱藏著這種態度),這是我們在努力活出忠信之德時,必須克服的第一個障礙。

雖然有些德行並不立即與他人有任何直接的聯繫,譬如堅忍或節制。相較之下,有的德行卻只能存在於關係中,忠誠就是其一。因為它緊密的涉及到兩個人之間的付出和獲得。第一步,我要相信面對自己的人.對我有好的意圖;次一步,在構建自己的生活時,要相信那個人現在還愛我,並且在將來會繼續愛我。這樣的話,起步並不在於我們,而是取決於對方。忠實是種美德,不但克服了我們總認為可以自給自足而不需借助他人的偏私,並且邀請我們採取開放謙遜的態度,一如教宗方濟各在談到婚姻中的忠誠時所說,「總是涉及風險和大膽的賭博。」[3] 忠誠是一直是個在成長中、動態的力量。「是種征服時間的力量,不是透過僵化或慣性,而是深具創造性的。」[4] 並導致我們與信賴的人共度幸福的生活。

「耶穌的德蘭」和「德蘭的耶穌」

不論每天在媒體上看到、或在和我們自己的經驗裡,幾乎都能強烈的意識到忠誠的美好,會為人類帶來許多的利益和幸福!不容諱言尤其在婚姻、家庭、與天主的關係,或任何類型的個人關係中,都得去重新發現忠誠的必要性。[5] 要實踐它,我們首先要依靠我主的幫助。然後也要依靠我們在許多人(包括我們自己)身上體察到,對創造性忠誠的渴望。「這種忠誠是對天主恩典的自由回應,自然的會帶著喜悅和幽默的情懷。」[6] 人心並不滿足於絕對自主的生活、獨自生活,因為「人的生活絕不是孤立的。而是與他人的生活交織在一起。任何男女,皆非絕句;而是需和眾人共同譜出一首神曲。」[7]

有時,這一切似乎是遙不可及的夢境,更是我們力所未逮的。從某種意義上說,的確如此,因為只靠意志薄弱、常畫地設限的自己,是絕對辦不到的;此外,忠誠必須建立在兩個人之間。更何況我們體驗到自己的軟弱,使我們明白不能僅靠自己的一廂情願或才能。聖保祿的話在這可幫助我們:「我賴加強我力量的那位,能應付一切。」(斐4:13)天主在我們還沒來得及祈求祂時,就已把祂的愛無償地賜給我們,況且無論如何祂都不會中斷對我們的愛,祂把自己交付給我們,成為我們對祂和他人忠誠的源泉。

我們不妨反思一下,天主在我們自己和眾多人生活裡頭的忠誠經驗,使我們膽敢首肯說,是的我們能信賴自己。多少次,也許特別在困難時,我們會記起上主對我們的信任:從我們的出生開始(我們活著的事實即是祂的選擇);然後是我們的洗禮;以及天主向我們展示的大愛、親近和道路上的恩澤。儘管天主的選擇是永恆的,但祂對我們的信任隨著時間在我們的生活中更明顯的表現出來,因此我們對這特恩的察覺和感激與日俱增。

然而與此相反,當我們試圖只依賴自己的力量來保持忠誠時;當我們忽略了忠誠所建立的基礎時,我們立即不再體驗到天主對我們的信賴。我們會忘恩負義,就像那些葡萄園的工人一樣,忘卻了自己之所以工作,是因為主人先出去找到他們,而非出於他們自己的功勞。(參瑪21:33-46)反之,倘若我們只聚焦於自己的疲累、努力不夠的氣餒,我們會漸漸地發出怨言、尋求短暫的逃避和對小事的不忠。我們甚至會「依循慣例」地遵奉我主,僅為尋求良心的平靜,而陷入不冷不熱的懈怠。甚而失去了對另一方的新奇感、所帶來的驚喜、和彼此關係裡永遠需要的創意。

歸根結柢我們能做到忠誠,主要是由於天主信賴我們。這就是聖人們篤行忠實的途徑。傳記作者敘述說,有一天,阿維拉的聖女大德蘭在「降生成人修道院」準備上樓時,遇到一個漂亮的孩子,對著她微笑。她問道,「你是誰?」那孩子用另一個問題回答她,「那你是誰?」聖人驚訝地回答說:「我是耶穌的德蘭。」而男孩帶著微笑說道:「嗯,我是德蘭的耶穌。」正是在這樣的關係中,兩個人之間產生了忠誠,而我們自己與天主的關係,豈不也該如此?「基督徒永遠不會是個孤獨的人,因為他時刻同天主契合而生活;天主既在天上,亦在我們身旁。」[8]

天主孩子們的忠誠

本篤十六世說:「忠貞的美德與熱誠的信仰有著深刻的聯繫;它成為那些將天主作為其整個生命基礎的人所特有的堅定性的表現。」他繼續說:「在信仰中,我們找到了我們站穩腳跟的唯一保證(參伊7:9);惟有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能成為真正的忠誠者。」[9] 知道天主的忠誠遠在我們渴求的忠貞之前,令我們抱著極大的希望。我們可以考慮藉著三種方式加強自己的忠貞:(一)身為自由人,在基督裡體驗屬於天父的喜悅;(二)更充分地加深我們個人與祂旨意的認同-這總是祂給我們個人的厚禮;(三)更好地能生活出那些渴望忠貞者之間的手足關係。在此專就這三種方式詳述如下:

首先,我們明白自己屬於天主,不是個受到威脅的,而是個活生生、自由的人,既能愛別人,又能對別人的愛開放自己。天主在祂至聖聖三的愛情中,親自把自己交給了我們。因此,我們要更積極地認識我主和自己,以便在我們神聖父子關係中享受、受苦、工作和與他人交往。正如雅各梯子的夢境一樣,根據聖十字若望的解釋,我們在對天主的認知和愛慕中爬得越高,就越能進入我們自己靈魂的深處。[10] 能更徹底地認識天主致使我們亦更接近自己,因為我們是祂親手的作品;同時,更清晰地認識祂的受造物,特別在我們心裡,讓我們對創造者充滿驚訝和熱愛。這是為什麼我們樂於遵循聖施禮華在《道路》最後一條的建議:「愛上天主,你就不會離開祂了。」[11] 而真福歐華路巧妙的把句子反過來說:「不要離開天主,你就會愛上祂。」[12] 我們雖渴望緊緊地跟隨祂,但有時卻違背祂的意願,這足以讓我主加倍灌輸給我們對祂更新的、更熱切的愛。

其次,我們知道,愛天主實際上是一條與基督認同的道路,是讓祂的信任在我們身上開花結果。然而,要實現這點,我們也需要祂的幫助。的確,除非是在基督內,否則無人能稱天主為父,或承認自己是祂的子女。但是,儘管我們都分享耶穌的同一生命,然而我們每人卻都以個人特殊的方式分享。天主賦予我們每個人特殊的才能和德行、獨特的個性、以及只屬於我們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因此,每個人對天主的忠誠是相當不一樣的,不像是從一個模子裡打出來的;而是個人、獨特的,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鑄造的。因此,常將自己與他人比較,或一味感到被任何人根據呆板的尺度評判是毫無意義的。「忠誠是忠於對愛的承諾,而人對天主的愛則是自由的終極意義。…『你們背起我的軛,跟我學罷!因為我是良善心謙的:這樣你們必要找得你們靈魂的安息,因為我的軛是柔和的,我的擔子是輕鬆的。』(瑪11:29-30)」[13]

最終,身為天主的孩子,我們都是兄弟姐妹。無一不受到祂仁慈的眷顧,我們都平等地分享祂的神聖父性:我們全都為天主「伸出援助之手」,成為其他人的好父親和好母親。沒有人能夠獨自書寫自己的人生;反之,是我們與身邊的人共同創作的。我們是自己生命歷史的主角,同時我們也是偉大的生命之書中他人歷史的一部分。因此我們意識到,我們周圍人的忠誠取決於我們自己的忠誠。反之亦然:為了削減自己的弱點,我們可依賴他人的力量。這份關注和照顧首先應針對我們自己的家人,包括自然的家庭和超然的家園,然後再擴展到教會的其他成員。既然「有一百個靈魂,我們就對一百個靈魂感到興趣。」[14] 我們關注天主放在每個人生命道路上的聖德。這是確保我們自己忠誠的最佳途徑,一如「螺帽和反鎖螺帽」是缺一不可的。

[1]范康仁蒙席《牧函》2022年3月19日,1

[2]聖多瑪斯阿奎那,《神學概要》,II-II,q.109,art. 3,ad 1

[3]方濟各《愛的喜樂》132

[4]紀堯姆德維爾,聖若瑟節。主業團官網,「更新的忠貞」

[5]「Loyalty忠誠」通常被視為與「fidelity忠貞」相似。然而,並不一定源於對另一個人愛的信任,而起源與正義相關。這就是為什麼loyalty這美德並不總是指對另一個人,而是常指對思想、價值觀或制度

[6]范康仁蒙席《牧函》2022年3月19日,4

[7]聖施禮華《基督剛經過》111

[8]聖施禮華《基督剛經過》116

[9]本篤十六世,演講,2012年6月11日

[10]參閱聖十字若望《心靈的黑夜》II,8,5

[11]聖施禮華《道路》999

[12]真福歐華路《牧函》1992年3月19日,50

[13]范康仁蒙席《牧函》2022年3月19日,8

[14]參閱聖施禮華《天主之友》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