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2月2日獻主節

一些可以豐富我們在獻主節慶日做祈禱的反思。

一個相遇的慶日
西默盎是一個充滿望德的人
受到聖神的感召


一個相遇的慶日

耶穌誕生四十天後,聖家前往耶路撒冷的聖殿去履行律法所規定的:獻上開胎首生的男性(參閱出13:2,12-13)和母親的取潔(參閱路2:22)。這兩個奧跡,即天主聖子的奧跡和無玷聖母瑪利亞的奧跡,在今天的慶日中結合在一起。

一方面,獻上開胎首生的男孩提醒我們希伯來人的長子以前是如何在埃及獲贖回的。根據梅瑟的律法,「凡開胎首生的男性,應祝聖於上主(路2:23)。」所以這個儀式被認為是一種「救贖」。另一方面,產婦的取潔在分娩後的第四十天進行。在此之前,這個女人不能進入聖地,因為人們認為分娩使她成為不潔。這個取潔的儀式需要獻上兩份祭品:一隻羔羊和一隻鶵鴿或斑鳩。但是如果這個女人是很貧困的,她就可以獻上兩隻斑鳩或兩隻鶵鴿。「而這次,我的朋友,你將提着鴿籠。試想:她──聖潔的瑪利亞猶如污染的人一般地服從這條法律。」[1] 聖史路加指出瑪利亞和若瑟獻上的是窮人的祭品(參閱路2:24)。

馬拉基亞先知說:上主「必要忽然進入祂的殿內(拉3:1)。」這一刻既獨特又甜蜜:天主聖子進入祂自己的聖殿。這就是為什麼聖詠第24章唱:「城門,請提高你們的門楣!……因為要歡迎光榮的君主。誰是這位光榮的君主?就是英勇大能的上主,是那有力作戰的天主(詠24:7-10)。」然而,這位「大能的上主」不想在喇叭囂鬧聲中進入聖殿,而是像眾嬰孩中的又一個一樣,夾雜在朝聖者、聖者、司祭和肋未人的熙來攘往中進入:沒有人察覺到在他們中間正在發生的是什麼事。只有西默盎和亞納兩位老人家,將「光榮的君主」抱在懷裡。因此,獻主節「是一個相遇的慶節:聖嬰的新穎遇上聖殿的傳統;諾言遇上其實現;年輕的聖母瑪利亞和若瑟遇上了年長的西默盎和亞納。可見一切都在耶穌降生時相遇。」[2]

西默盎是一個充滿望德的人

西默盎「正義虔誠,期待著以色列的安慰,而且聖神也在他身上。他曾蒙聖神啟示:自己在未看見上主的受傅者以前,決見不到死亡(路2:25-26)。」西默盎已經準備好與天主會面,因為就像比喻中那些明智的童女一樣,他的燈已經盛滿了油。他是一個享有望德所賜予的長青的老人。他蒙聖神感動,上到聖殿祈禱。當他看到剛從白冷來的三口,並細看孩子的臉容時,他意識到他們不是每天前來聖殿的眾家庭之一。在他抱在懷中的這個孩子身上,所有預言都應驗了:祂就是眾人期待的那位,是新人類中的首生者,是天父所祝聖了的。

「西默盎並沒有因為長時間的等待而疲倦。如今他已經是一個老人,然而他心中的火苗卻依舊熊熊燃燒。在他漫長的一生中,他肯定有過受傷、失望的時候,可是他並沒有失去希望。他信賴這個許諾,沒有讓自己沉浸在對逝去歲月的遺憾中,也沒有沉浸在我們接近生命暮年時可能出現的沮喪中。他的希望和期盼體現在他一個人每天的耐心中,無論過往發生過什麼,他仍然保持警惕,直到最後他親眼看見了所應許的救援(參閱路2:30)為止。」[3]

在聖神的助佑下,西默盎稱這孩子為「異邦的光明」(參閱路2:29-35)。今天的彌撒禮儀以燭光遊行開始,象徵基督是降臨到世界的光,為了指引那些沒有天主便必將跌倒的人類。聖施禮華說,天主的聖言給人「激起了心中的希望」[4]。這可能是西默盎保持心神年輕的秘訣:他真的為了天主對他所說的話而敞開心扉,就好像他是第一次聽到的一樣。

受到聖神的感召

西默盎之後,來自白冷的這家人又遇到一位高齡的女先知亞納。她在聖殿「齋戒祈禱,晝夜事奉天主(路2:37)。」當這個年老的寡婦看到聖嬰時,就「稱謝天主,並向一切希望耶路撒冷得救贖的人,講論這孩子(路2:38)。」他們分別都預言耶穌就是那位期待已久的默西亞,又猜想祂的死亡和復活將會拯救萬國。

聖神在這個場景中臨在是顯而易見的。「是聖神推動那些期待著祂的人的腳步和感動他們的心。是聖神感召西默盎和亞納說出他們兩人的預言,祝福,和讚美天主的、相信祂的受傅者的、和感恩的說話,因為我們的眼睛終於可以看見,我們的雙臂終於可以擁抱「祢的救援」(路2:30)。」[5] 西默盎和亞納是兩個順從聖神的感召的人。聖神是他們的生活的動力,祂在他們內,引導他們,鼓勵他們,並在他們心內說話。他們是聖德的實象,因為他們在堅定地尋找基督的面容時聽到了並宣告了天主的聖言。

「在聖殿裡,耶穌來迎接我們,我們亦去與祂相迎。我們默觀年長的西默盎與聖家的相遇。他代表以色列人對舊日應許的得以實現的忠實期待和由衷的喜悅。我們也很欽佩年長的女先知亞納與聖家的相遇,她在看見聖嬰時歡欣喜悅並讚美天主。西默盎和亞納代表著期待和預言,耶穌則是新穎和應驗:祂給我們被顯示為天主歷久彌新的驚喜;集中在這個為眾人而生的聖嬰身上的是由記憶和承諾組成的過去,和充滿希望的未來。」[6] 我們可以想像西默盎和亞納一定是如何欽佩地凝視那位曾經把這個希望懷在自己的胎裡的聖母瑪利亞。瑪利亞能為我們轉求,使我們永不缺乏那使萬象更新的聖神的鼓勵。

[1] 聖施禮華,《玫瑰經》,歡喜四端:聖母獻耶穌於聖殿

[2] 教宗方濟各,2019年2月2日的講道

[3] 教宗方濟各,2021年2月2日的講道

[4] 聖施禮華,《十字苦路》,第一處

[5] 教宗本篤十六世,2016年2月2日的講道

[6] 教宗方濟各,2016年2月2日的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