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四旬期第四週星期六

一些可以幫助我們在這個四旬期做祈禱的反思。

「從來沒有一個人如此講話,像這人講話一樣。」
不要硬起你的心腸
耶穌的說話


「從來沒有一個人如此講話,像這人講話一樣。」

這是主耶穌公開生活的第三年了。這些日子充滿著祂與法利塞人和其他民間領袖的爭端。在猶太人慶祝住棚節期間,耶穌去到耶路撒冷。城市的街道上擺滿了用樹枝搭建成的攤位,紀念以色列人從埃及得到解放後穿越沙漠的旅程。在這個節日裡,以色列人感謝天主賜予了麥子和葡萄的豐收,因為它是在九月或十月,即是農耕結束時慶祝的。以色列人祈求天主祝福他們的未來,同時也著眼於天主給他們應許了的默西亞。

在這種有大量朝聖者湧入的節日氣氛下,司祭長和經師們擔心耶穌會被人宣認為默西亞,於是就派遣一些差役去捉拿祂。差役的人數可能不多,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無法在不引發騷亂的情況下以武力捉拿耶穌。可能當他們去到耶穌正在和門徒們說話的地方時,就站在一旁靜候祂說完,然後就俟機謹慎地,在不會打擾群眾的情況下捉拿祂。他們在等待時機成熟的時候,邊聽著耶穌的說話。耶穌的話傳到了他們的心中。他們感覺到自己的靈魂內有些東西在擾動,就放棄了原先來這裡的目的。他們回去並向司祭長和法利塞人會報一切。司祭長和法利塞人就憤怒地問他們:「為什麼你們沒有把祂帶來?(若7:45)」差役們回答說:「從來沒有一個人如此講話,像這人講話一樣(若7:46)。」

這兩群人之間的對比實在是令人驚訝的。司祭長和經師們也許有一顆硬了的心。他們不願意聆聽耶穌的說話,因為他們的心被層層的偏見所包裹著。當他們尋求與師父耶穌對話時,他們沒有誠意。他們只是想扭曲祂的話。可是差役們都是淳樸老實的人;他們的內在性情使他們能夠毫無顧慮地聆聽基督。在那次親身的體驗中,他們被耶穌說服了。福音中的這些次要人物提醒我們必須以一顆單純的心去聆聽天主的聖言。這樣,當我們接受它時,它就真正會成為引導我們生活的光。

不要硬起你的心腸

「今天該聽從祂的聲音:不要再像在默黎巴那樣心頑(詠95:7-8)。」在四旬期,教會孜孜不倦地向我們重複聖詠中的這些話。她藉此努力提醒我們,即使我們花了一段時間,也許是很長的時間,願意並努力過基督徒的生活,我們的心仍然能夠變得頑硬。耶穌是真理、光明、和美善。司祭長和法利塞人卻在耶穌身上看不到任何正面的東西。他們那蒙蔽的雙眼只能聚焦在表面上是負面的事物上。

面對在周遭發生的事情,我們常常可以選擇以批判的目光還是默觀的目光來看待。不知何故地,這個選擇會決定我們如何對現實的感知。透過祈禱,我們可以將自己與天主看待事情的方式結合為一。祂「並不譴責,而是接納、懷抱、支持和寬恕我們。」[1] 只有祂知道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想法。

我們非常清楚,那些認知到自己是那位戰勝了邪惡的天主的子女的人,不會仇恨任何人,也不會以悲觀的眼光去看世界。相反,信德和愛德促使我們首先去關注善事,去欣賞周圍的美好;如聖施禮華所說的,去培養「對當前社會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動態……積極和開明的態度。」[2] 基督宗教是新頴的、光明的、救贖的、和對每個人的愛。「我們用信德的眼光,可看到聖神在黑暗中閃耀的光明,從不忘記『那裡罪惡越多,恩寵在那裡就越豐富』(羅5:20)。我們的信德受到挑釁質疑:要辨別酒如何能從水變出來,或麥子如何能在莠子中生長。」[3]

耶穌的說話

差役們能夠理解耶穌的說話。他們意識到自己並不是在聆聽任何一個辣彼;在他們跟前的是一些更加偉大的東西,一些完全與別不同的東西。福音強調:「祂教訓他們正像有權威似的,不像經師們一樣(谷1:22)。」耶穌的所言得到祂所行的奇蹟和祂一生的表率的認證。從來沒有一個人比祂更認同祂的訊息,因為祂的訊息就是祂自己本人。耶穌就是天主的聖愛的化身,是人類與天主聖父的修和,祂揭示了每個人生命的意義。[4]

耶穌以祂的權威和深入地揭示了真理。然而祂只是以一種簡單的方式、用一種與聆聽祂的人的日常生活相關的語言去這樣做。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性情去迎接這真理。耶穌的說話觸動了祂的聽眾的心。此外,心地善良的人可以從基督的說話中看出另一個特徵,就是祂的仁慈。他們意識到祂的說話是發自內心的,而且不會著眼於外在的亮麗或別人的掌聲。相反,祂只會熱心於幫助人、安慰人和拯救人。他們在祂的說話中發n現天主對每一個人的愛情。

同樣在今天,「耶穌並不拒絕任何人接受祂的說話,那治癒、安慰、和啟發眾人的說話。」[5] 透過閱讀和默想福音,我們可以親身地遇上基督,好使祂能夠真正地成為我們的生命的光。就像差役們一樣,我們也可以感嘆說:「從來沒有一個人如此講話,像這人講話一樣(若7:46)。」在自己五內迎接天主聖言的聖母瑪利亞,能夠在這條道路上幫助我們。

[1]教宗方濟各,《以父親的心》宗座牧函,2

[2]聖施禮華,《犁痕》,428

[3]教宗方濟各,《福音的喜樂》宗座勸諭,84

[4]參閱梵二《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22

[5]聖施禮華,《書信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