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四旬期第三週的星期五

一些可以幫助我們在四旬期祈禱的反省。

經師的見證
我們生活的指南
在天國裏


經師的見證

耶穌在世期間被問了很多問題。有好幾次,人們這樣做是為了扭曲他的話。他們的問題並沒有反映出要了解真相的真誠願望;他們的行為是出於嫉妒,只渴望能當眾指控他。但在福音中,我們也看到人們以單純的態度來接近我們的主。其中一位經師正是這樣。當他看到耶穌對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的關切做出如此清晰的回應時,他問道:「一切誡命中,那一條是第一條呢?」(谷12:28)。與之前的問題不同,這位經師並沒有惡意。他想從這位智者那裡得到一個關鍵問題的答案,而這個問題也是拉比們持續爭論的話題。一個虔誠的猶太人必須遵守六百多條律法。因此,很自然地要問哪一條戒才是最重要的。

這位經師的真誠態度可以啟發今天的我們如何去履行自己的使命。他目睹了耶穌所行的奇蹟,他的工作就是準確地複述所發生的事實。他沒有偏見的見證一定幫助了許多他的同伴打破了他們與我們的主之間的障礙。他向我們表明,為了更接近耶穌,我們不能堅持自己先入為主的意見,或要求他確認我們一直持有的觀點。聖施禮華說:「法利塞人的罪,不在於看不到天主即在基督內,而在於執意閉關自守,拒不讓耶穌的光明來開他們的眼睛。」[1]為了能聆聽基督,我們需要準備好跟隨祂救恩的話逐漸去改變我們自己的判斷。

我們生活的指南

經師直接提出問題的方式告訴我們,這是他已經反思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問題。這個人正在詢問他認為在自己的生活中真正重要的是什麼。這是每個人都想知道的。我們需要參考與指引來向我們展示最好的生活方式。「或許我們曾不時自問:我怎樣才能相稱於天主偉大的聖愛?或許我們曾打算參加一個說明基督徒生活的節目。」[2]

有時我們可能正在尋找已被解答的問題的答案。耶穌用這個人可能熟記在心的話回答了經師,因為這是天主透過梅瑟賜給百姓的律法的核心部分:「第一條是:『以色列!你要聽!上主我們的天主是惟一的天主。你應當全心、全靈、全意、全力愛上主,你的天主。』」(谷12:29-30,參申6:4-5)。同時,耶穌將這條誡命與猶太人也熟悉的另一條誡命緊密地聯繫起來:「第二條是:『你應當愛近人如你自己。』」(谷12:31和肋19:18)。因此,他向我們表明,這兩條誡命緊密相連,最終合而為一。

聖奧斯定說:「愛天主是第一誡命,愛近人則是是第一要務……你雖然還沒有見到天主,但透過愛你的近人,你將配得見祂。對近人的愛潔淨我們的眼睛,以便能看見天主,正如若望清楚地說:『那不愛自己所看見的弟兄的,就不能愛自己所看不見的天主』(若一4:20)。」[3]愛我們周圍的人是全心愛天主的道路。這是耶穌為經師所訂定的指導方針,而他後來再給予了我們一個衡量的標準:「如同我愛了你們,你們也該照樣彼此相愛。」(若13:34)。

在天國裏

在耶穌回答了經師的問題之後,我們再次看到這個人來接近我們的主的崇高意圖。因為他的反應是熱忱和喜悅:「師傅說的實在對」(谷12:32)。他對耶穌的話感到高興,這讓我們的主自己驚嘆道:「你離天主的國不遠了」(谷12:34)。

這可不是一個小小的恭維。聽到耶穌說我們離唯一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遠了:與祂在祂的國裡同在,我們也會感到非常欣慰。這就是我們向天父祈禱時所祈求的:「願你的國來臨」。這些話幫助我們認識到,不是我們決定接近祂:而是祂的國度降臨到我們身上,是天主採取了主動。「主總是在我們之前到達那裡,祂先到那裡,正在等待我們!當我們尋求祂時,我們發現祂正在等待著歡迎我們,向我們提供祂的愛。」[4]

但基督並沒有打開祂的國的大門,只為讓我們成為那裏的附庸。我們的主希望我們與祂一起為王:「勝利的,我要賜他同我坐在我的寶座上,就如我得勝了,同我的父坐在他的寶座上一樣」(默3:21)。《聖詠》的作者已經預見亞當的子孫注定會獲得榮耀和尊貴的冠冕(參考詠8:5-6)。有了耶穌的教導,我們更能明白,這將是那些以行動去愛近人的命運,因為那是我們主的生活方式:透過服務來統治。聖母知道天主將強者從寶座上推下來,並提升謙卑者(參考路1:52),他們是那些知道如何服事的人。因此,瑪利亞最終被加冕為宇宙的女王。

[1] 聖施禮華,《基督剛經過》,71。

[2] 聖施禮華,《基督剛經過》,88。

[3] 聖奧斯定,《若望福音》,17:8。

[4] 教宗方濟各,公開接見,2013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