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四旬期第二週星期三

一些可以幫助我們在這個四旬期做祈禱的反思。

服務的偉大
服務是天主的召喚
耶穌想把我們與祂的苦難共融在一起


服務的偉大

每個母親都希望給她的孩子最好的。因此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麼雅各伯和若望的母親到耶穌跟前,請求祂給他們兩人提供一個榮耀的席位:「祢叫我的這兩個兒子,在祢王國內,一個坐在祢的右邊,一個坐在祢的左邊(瑪20:21)。」這句說話可能會讓我們感到驚訝,因為它幾乎反映出默西亞從起初就給宗徒的教導的相反情況。難怪其他十個對載伯德兩兄弟生氣。可是在他們內心的深處,或許也想獲得同一的東西。

正如在其他場合一樣,師傅耶穌也利用這次來淘成祂的宗徒的心。誰人是最重要的一個呢?主耶穌的回應很簡單,同時又要求很高:「誰若願意在你們中成為大的,就當作你們的僕役;誰若願意在你們中為首,就當作你們的奴僕(瑪20:26-27)。」耶穌以天主的耐心糾正他們過於人性化的野心,顛覆了他們的價值觀:最先的成為最後的,而最後的現在則成為了最先的。

當我們按照這些新價值觀生活時,我們就是在效法主耶穌自己。「基督在世界上是最後一位 —— 十字架 ——,正是因著這個徹底的謙卑才拯救了我們,才會不斷的幫助我們。」[1] 祂渴望服務,以至將自己送給我們:「這是我的身體。」「這是我的血。」(參閱瑪26:26-27)「誰想成為大的,就必須為他人服務,而不是尋求被他人所服務。這就是耶穌最大的悖論。門徒們爭論著誰將佔有最高的地位,誰將被選為有各種特權……耶穌打亂了他們的『邏輯』和心態,告訴他們,真正的生活是在對自己的近人的具體承擔中過的。也就是說,通過服務。」[2]

服務是天主的召喚

在聖經中,服務與來自天主的使命互有關聯。我們在耶穌身上看到這一點,祂「來不是受服事,而是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生命,為大眾作贖價(瑪20:28)。」祂為宗徒們洗腳,並把祂天父的計劃成為自己的計劃,甚至死在十字架上。「人怎麼能不從『僕人耶穌』的故事中讀到每一個聖召的故事:造物主為每一個人計劃了的故事,無可避免地要通過受召去服務他人的故事。」[3]

服務他人是任何試圖親近主耶穌的人的特徵。「當地球上的偉人為自己的權力而建造『寶座』時,天主卻選擇了一個不舒適的王座,即十字聖架,在其上,通過獻出自己生命來統治。」[4] 我們經歷服務他人的「力量」,會使我們體現耶穌的生活方式。它不是一件丟臉的事,而是我們在一生中能做到的最高尚的事情。服務是一門藝術。實踐這門藝術的人,是那些意識到自己已經接受了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的愛,並看到自己的心因著祂的愛而得以擴闊的人。

聖施禮華說:「服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我一生中最大的快樂就是成為整個世界的僕人。我想服務天主,並且出於對天主的愛,以愛來服務地上所有的受造物。」[5] 發現這一現實會使我們對他人的需求敏感,尤其是那些最需要幫助的人。「在一個要求基督徒重新見證對主的愛和忠誠的世界裡,願我們所有人都感到迫切需要在愛德、服務和善行方面『超越』彼此(參閱希6:10)。在這個準備過復活節的神聖季節裡,這一呼籲尤為緊迫。」[6]

耶穌想把我們與祂的苦難共融在一起

耶穌聽到他們母親的請求後,對雅各伯和若望說:「『你們不知道你們所求的是什麼,你們能飲我將要飲的爵嗎?』他們說:『我們能。』耶穌對他們說:『我的爵你們固然要飲』(瑪20:22-23)。」這段對話發生在他們上耶路撒冷的途中。耶穌知道將要在聖城發生的事。片刻之前,祂告訴了宗徒們人子將被出賣:「他們要定祂的死罪;並且要把祂交給外邦人戲弄、鞭打、釘死;但第三天,祂要復活(瑪20:18-19)。」

這是耶穌受難的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的預告。門徒們都惶恐不安;他們不了解,或者不想了解太多有關反對和困難的事。師傅所說的王國必須通過失敗才能得到,是不符合他們的想法的。今天我們也需要一個皈依,才能明白天主的道路。四旬期是一個新的機會,去改變我們了解耶穌的方法,我們看世界的方法,和支配著我們與他人的關係的價值觀,以便用祂有救贖能力的眼睛去看世界。

杯爵的形象指向基督所承受的痛苦和死亡。「飲我的爵」就是分擔祂救贖的苦難以拯救世界。還有其他方法可以到達祂的王國的巔峰嗎?在聖體聖事中,我們在前往天主之愛的巔峰,和為近人服務的道路上得到力量。我們飽饗基督,祂是被擘開了的麵餅,為所有男女而流盡寶血。聖母瑪利亞在她聖子耶穌身旁走著前往十字架之路。在這個四旬期中,她以慈母的身份陪伴著我們,她只想她的孩子們得到最好的東西。

[1] 教宗本篤十六世,《天主是愛》通諭,35

[2] 教宗方濟各,2015年9月20日的講道

[3] 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2003年5月11日的訊息

[4] 教宗方濟各,2018年10月21日三鐘經前的講話

[5] 聖施禮華,《書信 36》,5

[6] 教宗本篤十六世,2012年四旬期文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