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聖灰禮儀之後的星期六

當我們開始四旬期時,一些可以豐富我們祈禱的反省。

施捨源於純淨的心
聖馬竇拋下一切,獻出了自己的一生
對天主和鄰人的愛


施捨源於純淨的心

聖灰禮儀之後的日子讓我們反省祈禱的巨大價值,以及隨之而來實踐的禁食和施捨,這些做法表明我們渴望將我們的心皈依天主。先知依撒意亞宣稱,只有正確導向的內心,亦即一切犧牲的源泉,才能帶來真正的皈依,這在為憐憫他人時所做的事中可見:「你若由你中間消除欺壓,指手畫腳的行為和虛偽的言談,你若把你的食糧施捨給飢餓的人,滿足貧窮者的心靈;那麼,你的光明要在黑暗中升起,你的幽暗將如中午。」(依58:9-10)。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應該祈求天主賜給我們內在的純潔,使我們能夠為他人提供他們需要的幫助,而不是我們想要提供的幫助:「主啊,教導我你的道路,以便我可以遵循你的真理」(參閱詠85)。聖施禮華曾哀嘆:「看到有些人是怎樣理解施捨的,未免令人傷心:幾枚銅板,幾件舊衣。他們似乎從來沒有讀過福音。」[1] 真正的施捨源自於內心的自我奉獻,源自於愛他人的行為。每個人都需要我們的施捨:在我們的家庭中、與我們一起工作的人、透過我們的工作而接受服務的人等等。

「整個福音不都概括為一條愛的誡命嗎?因此,四旬期實踐的施捨成為加深我們基督徒聖召的手段。基督徒,當他自由地奉獻自己時,證明了世間法則的基礎不是物質財富,而是愛。因此,為施捨賦予價值的是愛,愛激發了不同形式的施予。」[2]

聖馬竇拋下一切,獻出了自己的一生

當閱讀福音中關於聖瑪竇的聖召記載時,我們想起了一些引起法利塞人和經師注意的事情。這位未來宗徒所從事的工作意味著他優先考慮了羅馬賦予他個人的小權力,而不是他人民的傳統。這也可能會導致他對物質財富產生某種依戀,凌駕於天主的律法之上。但瑪竇在耶穌身上看到了不同的東西,這促使他拋下一切並跟隨耶穌的腳步。這就是為什麼他放棄了他所選擇的生活方式、他的職位帶給他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以及他個人的人生目標。這個決定讓他非常高興,以至於他在家裡為耶穌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宴會(參考路5:29)。

耶穌似乎並沒有在經師中尋找宗徒,甚至沒有在最遵守律法的猶太人中尋找宗徒。相反,他選擇了一個被當時猶太社會視為罪人的人。天主憐憫世人的奧秘在此再次得到顯明。「福音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真正的悖論:那些看似離聖潔最遠的人竟可以成為接受天主憐憫的典範,並向我們展示天主憐憫對他們自己生活的奇妙影響。」[3]

像瑪竇一樣,我們也被召喚去「靠憐憫而生活,以便成為憐憫的工具」。當我們感到需要寬恕和安慰時,我們就學會對他人仁慈。」[4] 許多瑪竇周圍的人都嚴格遵守律法;但他們並不覺得需要天主,這使他們的心變硬,阻止他們將自己作為真正的施捨而奉獻自己。相較之下,未來的宗徒則撇下了所有的財產來跟隨耶穌,把他的一生奉獻給周圍的人。

對天主和鄰人的愛

聖瑪竇描述自己聖召的經文引用了耶穌對法利塞人說的一些話:你們去了解這句話的意思:「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瑪9:13,參見歐6:6)。儘管許多人可能沒有注意到這裡提到先知歐瑟亞,但基督撥亂反正的行為是不容忽視的。他四處行善,照顧別人的需要,醫治病人。耶穌對周遭人的關注是「所有基督信息的整合:真正的宗教在於愛主愛人。這就是敬拜和誡律的價值所在。」[5]

在四旬期期間提供施捨的一種方法是考慮以愛去進行我們日常的活動。以色列人的誡律旨在在每天的許多細節中尋找天主的愛,但這種良好的意圖往往最終變成了未能達到其真正的意義,即行為上的實踐。這個四旬期可以成為一個機會,讓我們更渴望將基督置於我們生命的中心。正如聖施禮華所強調的:「我們要定志去實踐它。願我主能使用我們,將我們放在世上的十字路口──同時也在天主內──讓我們成為光、鹽和酵母。是的,我們必須在天主內成長;照亮他人、添加風味、創造新生命。但別忘了,我們可不是光亮的根源,我們只是光的反射而已。」[6] 如果我們向瑪利亞表達我們最深的心意,我們渴望將我們的心轉向天主,她會在天主面前求情,以便我們能夠實踐它們。

[1] 聖施禮華,《犁痕》,26

[2] 教宗本篤十六世,致辭,2007年10月30日。

[3] 教宗本篤十六世,公開接見,2006年8月30日。

[4] 教宗方濟各,公開接見,2016年9月14日。

[5] 教宗本篤十六世,三鐘經,2008年6月8日。

[6] 聖施禮華,《天主之友》,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