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將臨期第二週週五

一些可以幫助我們在祈禱中準備吾主在聖誕節的來臨的反思。

順服天主的啟發
從天主的角度看待世界
準備與吾主相遇


順服天主的啟發

耶穌的宣講是受到平凡生活的啟發,因為這些日常的事件幫助人們更容易理解祂所要傳達的訊息。祂對漁夫談漁船和漁網;對農夫則談種籽和農作物;對家庭主婦,祂談日常平凡的家務事。在今天彌撒的福音中我們就可以看到這一點。當時的宗教領袖們對山中聖訓沒有什麼反應,耶穌便難過地說:「我可把這一代比作甚麼呢?它像坐在大街上的兒童,向其他的孩子喊叫,說:我們給你們吹了笛,你們卻不跳舞;我們唱了哀歌,你們卻不捶胸。」(瑪十一16-17)

耶穌用一個流行的副歌抱怨人們對祂話語的反應。那些宗教領袖作為猶太教的代表,特別有恩寵從天主之子那裡聽到福音。然而,他們還是決定繼續他們的生活,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相反,我們知道許多單純而謙卑的人以信德接受了祂。因為這個緣故,耶穌在日後會如此向天父祈禱:「父啊!天地的主宰!我稱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瞞住了智慧和明達的人,而啟示給小孩子。」(瑪十一25)

在這個將臨期,我們要準備慶祝耶穌的誕生。我們可以藉著這個機會仔細檢視我們的生活,特別是我們如何歡迎、接納天主的恩賜。我們是否向那些謙卑純樸的人一樣,聽到了天主的聖言,就將至付諸實行呢?或者我們像那些宗教領袖一樣,拒絕基督的召叫?我們可以向天主祈求順服的美德,這為接納祂的恩賜是必要的。「這是天主聖神的感召,在我們思言行為中注入的超性意識。是祂帶領我們接受和深切吸收基督的教導。四祂賜給我們亮光,好使我們能看清自己的著覺,有能力去實踐天主的一切期望。如果我們順從天主聖神,基督的形象便會逐漸在我們身上形成,而我們每天也更加接近聖父。『因為凡受天主聖神引導的,都是天主的子女』(羅八14)」[1]

從天主的角度看待世界

「若翰來了,也不吃,也不喝,他們便說:他附了魔;人子來了,也吃也喝,他們卻說:看哪!一個貪吃嗜酒的人,稅吏和罪人的朋友!但智慧必藉自己的工程彰顯自己的正義。」(瑪十一18-19)耶穌告訴祂的聽眾:許多人既沒有聽從洗者若翰的建議回頭改過,也沒有聽從祂自己喜樂的訊息。因此耶穌才將他們比作童謠裡的那些既不在婚禮上跳舞也不在葬禮上哭泣的人。

到頭來,那些人沒辦法在若翰洗者那裡看到厄里亞,也沒辦法在基督身上看到默西亞。或許他們太過堅持自己的意見或偏見,因此沒有意識到是誰在跟他們說話。「天主唯一的渴望就是拯救人類,但是問題在於,很多時候是人自己想要決定救恩的規則。我們自己每個人也是一樣,在心裡頭有這種掙扎反覆。因此我們應該問問我們自己:我想要怎麼樣得救呢?按照我自己的方法嗎?」[2]

讓我們祈求天主,讓祂賜給我們聆聽祂的恩寵:讓我們有一個超性的視野,讓那臨在於我們身邊人和事物的天主繼續給我們驚喜。為了不要落入今天福音中耶穌的聽眾那樣的悲慘境況,我們要注意時常與天主接觸,這些接觸引導我們進入默觀的生活。但同樣重要的是,我們不要對天主的行動堅持自己的偏見,要對祂的創意保持開放的心胸。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我們的生活中看到依撒意亞先知的預言成就:「恨不得你一向聽從我的命令!那麼你的安樂將似江河,你的幸福將似海濤;你的子孫多如海沙,出於你身的苗裔多似沙粒;你的名字在我前決不會抹去,也決不會被刪除。」(依四十八18-19)

準備與吾主相遇

今天彌撒的經文也提及明智的童女,並邀請我們模仿她們等待新郎到來的態度:「請看!上主,普世的君王就要來臨,祂將從奴役中解救我們。」[3]

耶穌將天國比作十個童女,她們拿了油燈去見新郎。五個是愚笨的,五個是明智的。愚笨的童女帶了燈,卻沒有帶油;明智的帶了燈,也記得帶油(瑪廿五1-13)。這個比喻邀請我們永遠要準備好,當新郎到來的重要時刻來臨時(沒有人知道是什麼時候),我們的生活要充滿對天主和近人的愛。我們的目光必須聚焦於那些最重要的善,分辨對於美好生活而言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以及用什麼樣的方法最可以獲得這些善。這就是那油,可以讓我們能夠前去見教會的新郎,這位新郎即將在白冷出生。

彌撒的頌謝詞談到明智的童女,說:「基督使我們準備慶祝祂誕生的奧蹟:正是要我們清醒祈禱、歡躍讚頌。」[4] 當我們在祈禱中保持警醒並且始終試著將吾主放在第一位,那麼我們就算是明智的:「作幾分鐘默想祈禱;參與彌撒—如果可能每天—及常領聖體;常辦吿解—就算良心上覺得沒有犯大罪;探訪聖體櫃內的耶穌;誦念及默想玫瑰經的奧蹟,你已熟識和可學習的熱心途徑才多呢!」[5]

讓我們祈求我們的母親,聖母瑪利亞的轉求,請她幫助我們以順服和超性的態度準備我們的心來迎接她兒子的到來。我們希望再一次受耶穌聖誕所感動,所以我們今天在彌撒中也這樣祈求:「全能的天主,求你使我們提高警覺,以期待你唯一聖子的來臨;一如我們的救主從前所說:要點上燈,清醒著,隨時準備好前去迎接祂。」[6]

[1]聖施禮華,《基督剛經過》,135號。

[2]教宗方濟各,講道,2014年10月3日。

[3]阿肋路亞,將臨期第二週星期五。

[4]將臨期頌謝詞第二式。

[5]聖施禮華,《天主之友》,149號。

[6]集禱經,將臨期第二週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