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常年期第一週星期五

一些能豐富我們在常年期第一周做祈禱的反思。

把我們的朋友帶到耶穌跟前
罪過的赦免
我們都需要好朋友


把我們的朋友帶到耶穌跟前

在整個地區,越來越多群眾渴望見到耶穌。福音告訴我們,那裡已經沒有地方容納他們了……以致連門前也不能再容納(谷2:2)。幾天前,我們還看到全城的人都圍在西滿家門口,但現在連一點空隙都沒有了。伯多祿說得沒錯:每個人都在尋找上主。耶穌點燃了他們的心。祂為這個被佔領、被壓迫的民族帶來了新的希望,但這是一個不同的希望,一個比他們想像的要大得多的希望。基督的話語和奇蹟讓他們覺得,幾百年來一直在等待默西亞的夢想似乎真的可以成真。「這真的是默西亞嗎?」他們想知道。「我們有幸把他請到葛法翁的這所房子裡嗎?」對於基督周圍那些樸實的人來說,最大的榮幸莫過於見到了這位以教導之光讓他們感到目眩的人。他們是當時社會的弱勢群體,但發現了巨大寶藏的卻是他們。他們這些一直在最後的,卻被選中帶領被許諾的人。

人群中有四個朋友聽説過或見過耶穌。他們的第五個朋友是癱瘓的,他們想到如果設法把他帶到耶穌那裡,他就有可能被治好。但是,當他們到達那所房子時,卻發現那裡擠滿了人,根本無法靠近。在每一群人中,總有一個想法特別離奇的人,而正是他建議把癱瘓的朋友從房頂上縋下來。他們實在想不出其他方法把他帶到耶穌面前。而數個世紀後的今天,我們也可在祈禱中為朋友做類似的事情。「如果沒有親身經歷,沒有每天的體驗,沒有讓自己被祂的溫柔所感染,就無法與上主親近。每天,我們應該不惜時間地來到耶穌跟前,為祂帶來人們、帶來情境,成為祂與人們之間永遠暢通的渠道。」[1]

罪過的赦免

發現耶穌和向他人介紹耶穌是一體兩面的。每個基督徒都有幸分擔耶穌的使命。「信德之光讓我們認識到上主的憐憫是何等的無窮無盡,祂的恩寵使我們獲得益處。同樣的光也讓我們看到了被賦予的責任,即在上主的救贖工作中與祂合作。」[2]

然而,身為使徒並不意味著我們就比其他人更好。知道我們被選中後,我們充滿了感激之情,並激發了我們的創造力,就像那四個朋友一樣。他們拆開了房頂;拆穿之後,把床縋下去,癱子在上面躺着(谷2:4)。他們想把自己的朋友帶到耶穌面前,他們認為這樣就足夠了。耶穌一見他們的信心,就對癱子說:「孩子!你的罪赦了。」(谷2:5)在屋頂上,這四個朋友驚訝地互相祝賀,也許耶穌向他們投去了幽默的一瞥,因為他們的計劃成功了:他們成功地把自己的朋友送進了上主的心裡。他們可以看到癱瘓朋友眼中的喜悅,這與他被放倒在地時痛苦的表情截然不同。對於耶穌赦免了他的罪,他們可能感到驚訝,但他們可以從他的臉上看出他感到多麼自由。

每次耶穌治愈我們時,我們都希望有這種感覺。「不要因為做了一件蠢事,甚至連續做了十二件蠢事而放棄。」聖施禮華說道。「你真的以為自己不會犯罪嗎?我六十八歲了...我要告訴你一個壞消息:別以為你老了,一切就會一帆風順。你會有着同樣的私欲偏情,甚至可能比以前更複雜的。所以,我們的一生都是一場奮鬥 —— 但都是容易的!」[3]

我們都需要好朋友

耶穌說完這些赦罪的話後,屋裡的一些人開始爭論及惱怒耶穌說祂赦免癱子的罪,因為這是只有天主才能做到的事。這些人的身體姿態(聖史在聖神的啟示下所記錄)讓我們感到驚訝:有幾個經師坐在那裏(谷2:6)。我們知道,真正愛癱子的人正伸長脖子從屋頂上觀看這一幕。那些抱怨耶穌赦罪的人卻安然地坐着。就像福音裏的四個朋友一樣,作為使徒,我們不能坐著等事情發生。我們對上主的信德應引導我們相信聖神,祂是我們使命的真正領導者,且每天重新出發。

我們看到,這四個朋友既沒有要求耶穌治好癱瘓的朋友,也沒有因為耶穌一開始「只」赦免了他的罪而生氣。他們沒有試圖為上主設定步伐,而是跟隨耶穌所設的步伐。接下來的交流讓他們期盼着。耶穌問經師們:你們心中為什麼這樣忖度呢?也許每個人都覺得這個問題是針對他們提出的。經師們完全明白祂的意思,但耶穌並沒有等他們回答。祂轉身對癱子說:起來,拿你的床,回家去罷!

在屋頂洞口觀看的朋友們爆發出喜悅和感激之情。他們看到了朋友拿起擔架,用自己的雙腳走出去。他們一定急忙跑下來擁抱他。他一定非常感激他的朋友!他一定擁抱了他們,尤其是那個想出好主意讓他從屋頂上縋下來的人!我們都需要好朋友把我們帶到耶穌跟前。沒有人能像耶穌的母親一樣做到這一點。她富有創造力的關懷總會讓我們重回祂的身邊。「我們的母親,感謝您為我們向耶穌轉求。沒有您,我們無法找到祂。我們總是透過瑪利亞去找耶穌,然後又回到祂身邊,這是多麼真實啊!」[4]

[1] 教宗方濟各,2019年9月12日的講話

[2] 教宗方濟各,2019年9月29日公開接見時的講話

[3] 1970年4月5日家庭聚會的筆記

[4] 聖施禮華,1937年4月10日默想的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