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9月21日聖瑪竇宗徒

一些可以幫助我們在聖瑪竇宗徒慶日做祈禱的反思。

瑪竇與耶穌的相遇
一個在困難中指引著我們的愛
承認自己是個罪人


瑪竇與耶穌的相遇

「耶穌看到這個稅吏,又因為祂愛他,所以揀選了他。」[1]聖伯達這句說話總結了任何一種聖召的基本特徵。對於每一個聖召,做主動的總是天主,祂自太初就想及我們,並且在我們所走的每一步都伴隨著我們。耶穌剛經過瑪竇正在收稅的地方,並且在看見他時便決定立即召叫他。這就是聖召的奧秘了。瑪竇可能會問自己: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是此刻?我可具備必要的素質嗎?這個選擇將會把我引導向何方?他是一個稅吏,是一個社會大眾公認的罪人。然而他的故事說明,這些顧慮都是無關宏旨的。對於瑪竇、對於任何人的聖召來說,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個人與基督的相遇。邀請我們在其救贖計劃中助一臂之力的是祂。

耶穌對瑪竇說:「跟隨我!」這不僅僅是一個跟著祂走的邀請。「祂也是在說:『效法我!』耶穌告訴他:『跟隨我』,但不僅是以自己的腳步,還要以自己的生活方式跟隨祂。因為凡說自己住在基督裡的人,就必須像祂那樣生活。」[2]因此,瑪竇找到了自己一生的完整的意義。他開始以新的眼光來看自己的整個存在,這個眼光也給予了他所需要的溫暖和衝勁去慷慨地回應。聖施禮華寫道:「假如你問我如何感知天主的召喚,如何意識到它,我會說它就是一個新的人生觀。它好像一盞新燈在我們五內點燃了;它是一個神秘莫測的衝勁,促使人將自己最高尚的精力致力於一項活動,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項活動成為了一個生活的方式。這股生命力,就像一場席捲而來的雪崩,就是他人所說的聖召了。」[3]

一個在困難中指引著我們的愛

瑪竇毫不猶豫地回應了基督的聖召。福音只是簡單地告訴我們他起來跟隨了祂(瑪9:9),且沒有提供任何細節。我們不知道他之前是否聽過師傅耶穌的講話,或者是否曾經在葛法翁與祂交談過。這段福音文字扼要地指出的是,他已經準備好當接到去分享吾主生命的召喚時,就會立即跟隨祂。我們看到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其他宗徒身上,例如安德肋和伯多祿、斐理伯和納塔乃耳、以及雅各伯和若望(參閱若1:40-50,瑪4:18-22)。

是什麼促使那些純樸的漁民和稅吏瑪竇毫不怠慢地跟隨基督呢?要說出一個明確的答案並不是容易的。我們對於他們是誰、他們的想法、他們的夢想和期望所知甚少。但我們在福音中確實看到的是耶穌觸動了他們的心。祂讓他們生動地感受到祂給世界帶來了的愛。而這個發現給他們帶來了一種難以抗拒的喜悅。「每一個真正的聖召都始於與耶穌的相遇,是祂送給我們一個新的喜樂和希望。祂又帶領我們,即使在考驗和困難中,也走向更圓滿的相遇……達到圓滿的喜樂。」[4]

瑪竇讓耶穌贏取了自己的心。他體驗到緊靠著祂所帶來的幸福是世界永遠無法給予的。也許在跟隨了耶穌幾個星期之後,他意識到會有困難,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以同樣開放的心來接納師傅耶穌。也許他又開始認識到那些與耶穌所承擔的使命相悖的、自己的局限和錯誤。然而瑪竇選擇了的是希望而非悲觀,並且相信他可以捍衛自己對耶穌的愛,在有需要時重覆地淨化它和更新它。「人生當然有考驗;有時候,儘管寒風凜冽,儘管痛苦淒厲,但仍需繼續前進。然而基督徒知道那條通向那團曾經並且永遠地點亮了他們的聖火的道路……天主要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上能夠像祂一樣去夢想,與祂一起去夢想,同時對現實亦有良好的覺悟。」[5]

承認自己是個罪人

瑪竇在稅關與耶穌相遇後,就決定在自己家裡舉行一個宴會。他想通過邀請他的朋友與耶穌見面來慶祝自己即將開始渡的新生活。他們中許多人,就像瑪竇本人一樣,因為與羅馬帝國合作而被公認為罪人。法利塞人看見,就對祂的門徒說:「你們的老師為什麼同稅吏和罪人一起進食呢?」耶穌聽見了,就清楚說明祂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不是健康的人需要醫生,而是有病的人。你們去研究一下:『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是什麼意思;我不是來召義人,而是來召罪人(瑪9:11-13)。」

一個自以為正義的人會把天主拒之門外。承認自己是罪人的人會讓基督接近他並治愈他。天主並不要求我們擁有一個一塵不染、毫無過犯的生命,而是要求我們有一顆痛悔和謙卑的赤心。這就是我們能為祂獻上的最好的祭物(參閱詠51:19)。「我們是可憐的粘土器皿:脆弱易碎。但天主創造了我們,是為了讓我們滿載祂的福樂,直到永遠。而且在今世,祂就已經賜予我們祂的喜樂了,以便我們可以將其傳播給每個人。」[6]我們可以請求天上的母親幫助我們在自己的生活中體驗天主慈悲的治愈力量。尤其是在修和聖事和聖體聖事中,我們領受的恩寵,會激勵我們成為天主對我們的無限大愛的見證人。

[1] 可敬者聖伯達,講道21

[2] 同上

[3] 聖施禮華,《書信三》,9

[4] 教宗方濟各,2017年8月30日公開接見時的講話

[5] 同上

[6] 范康仁,《福音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