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6月22日,聖多默莫爾

一些可以幫助我們在6月22日聖多默莫爾紀念日做祈禱的反思

一個好丈夫和好父親
將福音之光帶到各領域
日復一日鑄就的英雄氣概


一個好丈夫和好父親

聖多默莫爾(Saint Thomas More)於1478年出生,1535年殉道。他是一位享有盛譽的律師和政治家,擔任過各種公職,並於1529年成為英格蘭的大法官。他的法律和政治生涯,加上他對人文學科的深入研究,令他被認為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傑出人物之一。當時著名的人文主義者之中的另一位,鹿特丹的伊拉斯謨(Erasmus of Rotterdam)非常欽佩他,並寫道:「除非我對他的熱愛蒙蔽了我,否則我認為大自然從未鍛造出一個比他更精明、更靈敏、更審慎、更細膩的人物。他是最貼心的朋友,我非常樂於與他一起分享不論是嚴肅或幽默的時刻。」[1]

多默莫爾在法庭和宮廷都有繁忙且必須全神貫注的工作。然而他意識到他的公職可能會導致他忽略自己的家人,他總是努力確保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做一個好丈夫和好父親。在一次他因遠行而被迫離家一段時間而寫給大女兒的一封信中,他說:「我向你保證,在讓我的孩子們和家人因缺乏我的照料而受苦之前,我已經準備好花盡我的財產,並擱置事業和專職的考量,以便完全地獻身於你們。」[2]

的確,他竭盡全力確保他的家常常都是一個快樂的地方,同時也是一所小型的「家庭學校」。多默莫爾本人和準備充足的老師們給居住在那裡的五個孩子教授人文和科學各科以及基督宗教教義。但在寫給其中一位導師的一封信中,他闡明了在教育中真正重要的是什麼:「最必要的是培養他們的德性生活;讀書應該只排在第二位。因此,他們應該研讀的科目是那些能引導他們對天主忠信、使他們關愛鄰人、舉止端莊、和保持基督徒謙卑的。這樣他們將會獲得良好聲譽的華麗,不會在想到死亡時被嚇倒,因為他們的心將會充滿真正的喜樂。」[3]

將福音之光帶到各領域

聖施禮華生前敬禮聖多默莫爾。1954年,他奉聖多默莫爾為主業團與政府當局的交往的代禱者。1958年至1962年每當他在英國逗留時,他經常去坎特伯雷,在聖人的遺體前祈禱。他也鼓勵他的一個兒子寫一本關於這位英格蘭聖人的傳記。在他看來,這位聖人是平信徒如何在俗世中,並在面對他當代出現的各樣文化衝突中,藉由天主的恩寵而爭取到成聖的一個典範。[4] 因為正是平信徒,即普通的基督徒,才蒙召去用福音之光照亮社會的每一個領域:家庭、工作場所、文化的世界。他們的角色「尤其是作證,基督宗教信仰是對每一個人和社會,在生活中所有問題及希望,能給予的有效答覆——有意識地察覺到並為大家以不同層次所聲言的。此事之是否可能,要看平信徒是否能在自己本身克服福音與生活的分離,重新使他們在家庭、工作及社會的日常活動中,完全因福音的啟發和力量導致生活的整合。」[5]

聖多默莫爾在為公民社會服務和為深化他那個時代的文化所做的貢獻兩方面堪稱楷模。同樣在今天,基督徒也被召去努力改變世界,堅信它是屬於我們的,因為它是我們的家和家園。「既然知道我們蒙召成為天主的子女,我們就不應該在自己家裡覺得是個陌生人。我們不應像異鄉的遊客一樣度過這一生,也不應懷著踏足陌生土地的恐懼走在我們的街道上。世界是我們的,因為它屬於我們的天父。我們蒙召去愛這個世界,不是另一個我們自以為倘若身在其中就會感到更舒服的世界;我們需要在未來的那些挑戰中,愛我們周圍的那些人。」[6]

日復一日鑄就的英雄氣概

多默莫爾每天都參加彌撒。在主日,他參加堂區的聖詠團。儘管他的社會地位很高,他並沒有期望其他聖詠團成員會給予他任何特殊的待遇。當一些貴族評論說,國王可能會對他的大法官沒有要求在公共場所得到更大的尊重而不高興時,多默以他的銳智回答說:「我不可能在公開地向國王的主致敬時,會讓我的主上國王不高興。」[7] 他全心全意地愛著他的祖國和他的國王。但他愛天主勝過一切。因此,當悲慘的時刻到來,當他不得不在忠於基督和順應一條違背良心的法律之間做抉擇時,他毫無保留地接受了天主的聖意,明知自己的生計甚至生命都會因此而岌岌可危。

聖多默莫爾這種對非常情況的英勇回應,其實是他用多年在平凡生活中積累得來的英雄氣概所鑄成的。例如,他從來不會在未於聖體聖事中領受我主之前做任何重要的決定。為了個人和家庭的所有需要,他也依靠堅持不懈的祈禱。他對朋友慷慨殷勤,照顧區內窮苦的人。在個人生活中,他節制而簡樸。這一切都給了他「自信的內在力量,在逆境和死亡面前支撐著他。他的聖德在他的殉道中閃耀出來,然而這是他早已透過一生獻身於為天主和鄰人工作而準備好的。」[8]

我們也被天主召叫去在日常的平凡情況下活出我們作為基督徒的聖召。有時我們會在周遭遇到困難,包括遇上侵犯人性尊嚴的法律。那就是我們需要忠於天主在我們良心深處迴響著的聲音的時候。[9] 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寫道:「正因為他不惜以生命作代價,見證了真理比權力優先,聖多默莫爾被尊為道德正直的不朽典範。甚至在教會之外,尤其是在那些對人民命運有責的人中,他也被公認為是一個啟發思維的源頭。」[10]

[1]Antonio Sicari,Ritratti di santi,vol. 1,p. 40

[2]Andres Vazquez de Prada,Sir Thomas More,pp. 180-181

[3]范子安蒙席,Contracorriente… hacia la libertad,pp. 15-16

[4]參閱Andrew Hegarty,“St. Thomas More as Intercessor of Opus Dei”,Studia et Documenta,no. 8 (2014) ,p. 91-124. 數碼化版本載於https://opusdei.org/en/article/st-thomas-more-as-intercessor-of-opus-dei-2/

[5]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基督信友平信徒》勸諭,34

[6]范康仁蒙席,《福音之光》

[7]Antonio Sicari,Ritratti di santi,vol. I,p. 40

[8]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2000年10月31日宣告多默莫爾為政治家和政治人物的主保的宗座牧函,4

[9]參閱梵二《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16

[10]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2000年10月31日宣告多默莫爾為政治家和政治人物主保的宗座牧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