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聖週星期一

聖週星期一的反思。

伯達尼的瑪利亞把最珍貴的財物獻給耶穌
我們的行為可以將基督的「馨香」帶給世界
照顧在聖體櫃裏的耶穌


伯達尼的瑪利亞把最珍貴的財物獻給耶穌

「逾越節前六天,耶穌來到伯達尼,就是耶穌從死者中喚起拉匝祿的地方。」在那裡,耶穌處身在朋友中,被他們的愛所包圍而感到賓至如歸。祂曾多次去伯達尼,但這次是個更莊嚴的時刻。祂正要前往耶路撒冷,知道在那裡等著祂的就是十字聖架。「有人在那裡為祂擺設了晚宴,瑪爾大伺候,而拉匝祿也是和耶穌一起坐席的一位。那時,瑪利亞拿了一斤極珍貴的純『拿爾多』香液,敷抹了耶穌的腳,並用自己的頭髮擦乾,屋裡便充滿了香液的氣味(若12:1-3)。」

人人都知道猶太教的當權者正試圖除掉耶穌。瑪利亞對耶穌的愛讓她能感應到祂將要面對的遭遇,所以她想為她的主做些特別的事,以表達她對祂的愛。她拿出她最珍貴的財物,昂貴的純甘松香,並且把它倒在耶穌的雙腳上。她打破瓶子,把一切都獻給她的主天主。

在場的一些人憤怒地指出這個舉動是毫無意義的。我們知道依斯加略猶達斯也參與了這次批評,不是因為他要更好地使用那件昂貴的東西,而可能是因為這個舉動與他自己的生活方式互相衝突。然而瑪利亞卻保持沉默。她並不理會她的舉動所引起了的議論。她唯一關心的是讓我們的主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因此耶穌開口為她辯護。

「瑪利亞以一種深切的敬禮,把她所擁有最寶貴的東西獻給耶穌。愛不盤算、不衡量、不擔心費用、不設障礙,但能愉快地獻出;它只尋求對方的好處,超越人類有時藏在內心深處的吝嗇、小氣、怨恨和狹隘的思維。」[1]

我們的行為可以將基督的「馨香」帶給世界

凡將一切獻給天主的人,也會成為他人的禮物。反之,凡是在遇到基督的召叫時討價還價的人,最終也會與他人討價還價。當我們真心對我們的主說「是」時,我們就給別人帶來「基督的馨香」(參閱格後2:15)。正如在伯達尼發生的事一樣,我們可以說「屋裡便充滿了香液的氣味(若12:3)。」因此,在天主的大能指引下,我們的生命也能使世界充滿基督的芬芳。教宗方濟各要教會每年7月29日慶祝瑪爾大、瑪利亞和拉匝祿的紀念日。我們請求他們三人幫助我們在自己和親友的生命裡充滿著馨香,猶如在他們的家裡有的一樣。

今天在伯達尼也同時宣布了基督的死亡,就是在祂談到「我安葬之日」(若12:8)時。然而,祂的死亡將會為所有人帶來永生的——清澈而明亮的洪流!耶穌要求我們緊緊地跟隨著祂,因為「如果我們的意志還沒有準備跟隨著基督的苦難而死去,基督的生命也不會在我們內。」[2] 但是我們不應等候不尋常的機會出現才向耶穌展示我們的愛。每一天都是我們為祂服務的新機會,為祂獻上我們的生命,慷慨地為祂服務,信實地步武祂。

我們手上的工作幾乎總是小事,但卻總是一些小孩子也可以用愛去做的事:「有時,我們想做些孩子氣的事。我們所做的雖是小事,在天主眼中會很有價值,只要不機械式地行事,這些『小事』都會有成果,就如愛總有成果一樣。」[3]

照顧在聖體櫃裏的耶穌

「默想在伯達尼的耶穌時,我們會是何等的快樂!拉匝祿、瑪爾大、和瑪利亞的朋友!疲累時祂便去那裡以恢復體力。在那裡,耶穌有屬於自己的家。在那裡有欣賞祂的人靈。有一些人靈也前去靠近聖體櫃。對他們來說,這就是伯達尼。我希望對你們來說也是!伯達尼就是信賴、家的溫暖、和親情。耶穌摯愛的朋友們。」[4] 我們要使那個距離我們最近的聖體櫃成為一個耶穌會感到賓至如歸的地方,像祂在伯達尼時一樣。我們要用我們奮鬥的芬芳來裝飾它,而這往往只是希望而不是結果。

我們在這個聖週星期一所默禱的一幕中,瑪爾大扮演著一個非常持重的角色。在她準備晚餐時,瑪利亞用油敷抹耶穌的雙腳。瑪爾大以一個姊妹、一個母親的熱情去招待她的客人們。屋子裡同時也瀰漫著那頓她用偉大的愛去烹調的晚餐的香氣;也許她還特意地烹調她那位貴賓特別喜歡的美食。在這些臨近死亡的時刻,耶穌會因任何微小的愛意表示而感到安慰。我們的工作、我們的微笑、我們對近人的愛德,都會是祂所欣賞的細節。

作為天主無限大愛的又一個證明,主的而且確地留在聖體櫃裡,好能靠近我們。如果瑪利亞的愛和信德促使她在伯達尼以香油敷抹主的雙腳來表達對祂的高尚情懷,那麼,愛和信德也可以促使我們更加敬禮在聖體中真實臨在的耶穌。瑪利亞並不認為她用那瓶珍貴的香油敷抹主的雙腳是一件什麼非凡的事。她是因著愛而自發地行動。只有基督自己才知道,幾天之後,祂將會為祂的門徒們洗腳。瑪利亞已經用她的行動預示了這一點。對任何愛的表示,無論它是多麼微小的,都心懷感激的我主,欣賞她那女性的直覺。

也許聖母也見證了這鐘愛的一刻。在她聖子的時刻臨近之際,看到耶穌在這個家裡如何感受到愛倩,對她來說是多麼大的安慰啊。

[1] 教宗本篤十六世,2010年3月29日的講道

[2] 安提約基雅的聖依納爵,《致馬西尼人書》,5,1

[3] 聖施禮華,《道路》,859

[4] 聖施禮華,1940年11月6日默禱的筆記。參閱《道路》釋義-歷史版,322點的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