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合一祈禱週(第七天,1月24日)

一些能豐富我們在基督徒合一祈禱週祈禱的反思(1月18至25日)。

基督選擇聖伯多祿和他的繼承者
教廷作為一個機構肯定了合一的普世性
與教宗的連繫也意味著與教會訓導當局的連繫


基督選擇聖伯多祿和他的繼承者

耶穌將祂公開生活的三年時間,在以色列全境宣告天國的來臨。祂用講道、神蹟和祂的臨在做到了這一點。在某些時刻,當一些人民領袖硬起心來反對祂時,祂就和宗徒們撤退到以色列以外的地區。這些旅程可被視為福音普世性的預示。就在斐理伯的凱撒勒雅境內,我主當著祂所揀選的門徒們公開對伯多祿說:「我再給你說:你是伯多祿(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門決不能戰勝她」(瑪16:18)。那一刻是對未來的承諾; 祂的受難與死亡、伯多祿的不認主以及其他宗徒的怯懦仍然存在。復活的耶穌在奇蹟般地捕到153條大魚之後,在湖邊的一次談話中,回憶起祂之前對伯多祿說過的話。現在,上主正式賦予他在所選群體中的一項特殊使命:餵養我的羔羊……「牧放我的羊群」(若21:15-16)。

教宗本篤十六世指出,聖伯多祿事實上「在耶穌升天和聖神降臨後在耶路撒冷開始了他的事工」。隨後,他前往羅馬帝國第三重要的城市安提約基亞。「從那裡,天主的意旨將伯多祿引向羅馬...因此,羅馬教廷獲得了最大的榮譽,也獲得了基督託付給伯多祿的榮譽,即為所有特定教會服務,以建立和團結整個天主子民。」[1]

教廷的制度清楚地表明,基督建立的王國並不是烏托邦理想,而是已經作為一個可見的社會存在於這個世界上。它是由真實的、有缺陷的人組成的,但基督許諾,幾個世紀以來,無論誰成為祂在世上的代表,都不會缺少祂的聖寵。「看,撒殫求得了許可,要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但是我已為你祈求了,為叫你的信德不至喪失,待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兄弟」(路22:31-32)。當我們思考這一切時,我們就能理解聖施禮華初到羅馬時所感受到的孝愛之情。1946年6月23日,當他從車上看到聖伯多祿大殿的圓頂時,他明顯受到了感動,並大聲誦唸了信經。之後,他在羅馬的第一個晚上,一直在離梵蒂岡很近的公寓陽台上為教會和教宗守夜祈禱。「想想我是多麼自信地為教宗祈禱,默觀著教宗住所的窗戶。」聖施禮華常說:「我們對教宗的愛必須是一種愉悅的愛慕,因為我們在他身上看見基督。」[2]

教廷作為一個機構肯定了合一的普世性

《宗徒大事錄》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羅馬百夫長科爾乃略的洗禮,他和全家都成為了基督徒。科爾乃略聚集了許多親戚朋友來聽伯多祿講話,伯多祿說:「你們都知道猶太人是不准同外邦人交接來往的;但是,天主指示給我,沒有一個可說是污穢或不潔的人」(宗10:28)。在回答了一些問題後,他補充道,「我真正明白了:天主是不看情面的,凡在各民族中,敬畏他而又履行正義的人,都是他所中悅的」(宗10:34-35)。這是聖伯多祿第一次向非猶太人講話。在他的演講中,聖神降臨到聚集在那裡的人身上,這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聖熱羅尼莫評論這段話:「宗徒對這個人的洗禮使外邦人的救贖成聖。」[3]

從基督宗教擴展的一刻起,伯多祿的使命就是團結他的弟兄,確立基督所建立的教會的至公性和普世性,基督將教會託付給他作為其有形的領袖。教宗本篤十六世說:「聖伯多祿作為世界各國民族的代表前往羅馬,他的旅程尤其體現在『一』這個詞下:他的任務是創立唯一的公教會,即由猶太人和外邦人組成的教會,各國人民的教會。」伯多祿也一直肩負起這個使命:確保教會永不屬於單一民族、單一文化或單一國家,而總是屬於所有人;以確保她能夠超越一切界限,將人類重新團結起來,並在這個世界的分裂中呈現上主的和平與愛的修和力量。」[4]

當耶穌為祂地上的教會設立一個可見的首領時,祂並沒有把追隨者變成一個封閉的團體,而是恰恰相反。教宗作為聖伯多祿的繼承人,以愛德掌管每一個人,他時刻保持警惕,確保所有蒙召追隨基督的人都知道,無論他們身在何處,他們都在聆聽基督的聖言。伯多祿和其他宗徒、教宗和與他共融的主教,保證了所傳承的是真正屬於基督的教會。在早期,這個唯一的教會傳給了羅馬帝國的外邦人,之後又傳給了世上的每一個國家。「我竭力尊敬伯多祿和保祿的羅馬,」聖施禮華寫道,「浸淫在殉道者的血裡,從這個中心,有如此眾多的人出發往遍世界,宣告基督救世的話語。成為羅馬的公教會,並不展現任何地方主義,反而是真實的大公主義。她必擁有擴闊心靈的渴望,懷著基督的救贖熱誠而向眾人敞開;基督尋找眾人,接納眾人,因為祂先愛了眾人。」[5]

與教宗的連繫也意味著與教會訓導當局的連繫

聖保祿在大馬士革啟示後的幾年裡,對基督奧祕的探索逐漸深入,甚至認識到他自己也是一位宗徒。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在執行了幾年的使徒工作後,他去見了聖伯多祿,向教會領袖核實他的教義。:「我上耶路撒冷去拜見刻法」,他寫信給迦拉達人,「在他那裏逗留了十五天……過了十四年,我同巴爾納伯再上耶路撒冷去,還帶了弟鐸同去。我是受了啟示而上去的;我在那裏向他們陳述了我在異民中間所講的福音,和私下向那些有權威的人陳述過,免得我白白地奔跑,或者徒然奔走了」(迦1:18;2:1-2)。從教會成立之初,基督徒就將伯多祿和他的繼承者,視為一切事情上合一的保證,包括如何表達他們所傳承的福音教義。

聖施禮華強調:「對一個天主教徒來說,再沒有其他可接受的態度:我們必須永遠捍衛教宗的權威,並且永遠準備溫順地修正自己的觀點,好能與教會的訓導當局看法一致。」[6] 自然地,這種忠實也必須表現出來,還包括其他方面,「認識他的想法,即他在通諭和其他文獻中告訴我們的。我們須儘自己的本份,幫助所有基督徒留意教宗的教導,並使他們每天的行為與教導一致。」[7] 因此,我們將確保在感情和行動上與伯多祿的繼任者保持一致。我們不僅要明智地遵循他的指示和教誨,還要努力深入探索聖神希望透過他為世界帶來什麼。

「Ubi Petrus,ibi Ecclesia,ibi Deus」,[8] 聖施禮華曾經引用聖安博的話說道。「我們想和伯多祿在一起,因為教會和他在一起,上主和他在一起;沒有他,我們就找不到上主。這就是為什麼我想將主業團以羅馬教會為中心。 去熱愛教宗。 多為教宗祈禱。非常非常愛他!他需要孩子們所有的關愛。」[9] 聖神在這特定的歷史時刻安排了天主子民的領袖。我們使徒工作的一個重要且必要的部分,就是使基督徒與這位領袖合一。所有與伯多祿在一起的人都將透過聖母瑪利亞歸向耶穌!我們所有人與教宗一起,將透過聖母瑪利亞的調解,把靈魂帶到耶穌身邊。我們祈求教會之母將我們聚集在她身邊,就像她在聖神降臨時所做的那樣,將她兒子的所有門徒團結在一起。我們特別請求她賜給我們在行動中與教宗真誠的共融。因為他是「世上甜蜜的基督」,正如聖加大利納栖亞那曾這樣稱呼伯多祿的繼任者。

[1] 教宗本篤十六世,2006年2月22日公開接見時的講話

[2] 聖施禮華,《熱愛教會》,13

[3] 聖熱羅尼莫,Epistola 79,2

[4] 教宗本篤十六世,2008年6月29日的講道

[5] 聖施禮華,《熱愛教會》,11

[6] 聖施禮華,《鍊爐》,581

[7] 同上,633

[8] 聖安博,In Ps. 40,30

[9] 聖施禮華,1965年5月11日家庭聚會的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