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合一祈禱週(第八天,1月25日)

一些能豐富我們在基督徒合一祈禱週祈禱的反思(1月18至25日)。

上主的恩寵使聖保祿歸化
上主依靠我們,就像祂依靠聖保祿一樣
聖保祿是成聖的典範


上主的恩寵使聖保祿歸化

這個為期八日的基督徒合一祈禱週結束於紀念聖保祿宗徒歸化的慶日。「掃祿」,我們在彌撒的第一篇讀經中聽到,「還是向主的門徒口吐恐嚇和兇殺之氣,遂去見大司祭」(宗9:1-2)。保祿是梅瑟律法的熱心捍衛者,從他的觀點來看,基督的教導是對猶太教的威脅。因此他不惜將全部精力投入消滅基督徒團體。他贊同殺死斯德望,但仍不滿足,他想摧毀教會,「進入各家,連男帶女都拉去,押到監裏」(宗8:3)。

他帶著充分的權力前往大馬士革,那裡已經點燃了信仰的種子,「凡他搜出的這道門的人,不拘男女,都綁起來,解送到耶路撒冷」(宗 9:2)。但上主對他有不同的計劃。當他臨近大馬士革時,「忽然天上有一道大光,環射到他身上,他便跌在地上,聽見有聲音向他說:『掃祿,掃祿!你為甚麼迫害我?』他回答說:『主,你是誰?』耶穌向他說:「我就是你所迫害的那個納匝肋人耶穌。」(宗9:3-5)聖保祿永遠不會忘記這次與復活基督的個人相遇。許多年後,他已成為一名孜孜不倦的信仰見證人,他再次回憶起這段往事:「最後」——他寫信給格林多信徒——「祂顯現了給我這個像流產兒的人。我原是宗徒中最小的一個,不配稱為宗徒,因為我迫害過天主的教會。然而,因天主的恩寵,我成為今日的我」(格前15:8-10)。

想到這些場景,聖施禮華說:「當基督使聖保祿從馬背上跌下來,讓他失明並召他成為使徒時,保祿做了什麼準備呢?完全沒有!然而,當他回應主說:主!你要我做什麼?(參宗9:6)耶穌揀選了他為使徒。」[1] 他以前迫害基督徒的急切之心,如今以一種超乎他想像的新力量,推動他對基督的信仰傳播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他完成任務。在前往大馬士革的途中,他的人生被打上了永遠的烙印,這也是他聖召的開端。

上主依靠我們,就像祂依靠聖保祿一樣

我們必須堅持不懈地祈求聖神賜給我們基督徒合一的恩寵,這是我們迫切渴望的。聖奧斯定提醒我們,上主的恩寵「是白白賜予的」。[2] 我們知道天主「願意所有的人都得救,並得以認識真理」(弟前2:4)。我們也知道,祂依靠我們在這方面的合作,透過我們的生活和言語,及見證與基督同活所帶來的喜樂。在這使命中,聖保祿的話總是讓人信服,他詢問身邊的人:「但是,人若不信他,又怎能呼號他呢?從未聽到他,又怎能信他呢?沒有宣講者,又怎能聽到呢?若沒有奉派遣,人又怎能去宣講呢?」(羅10:14-15)

聖保祿堅持不懈地傳播福音的基礎,是他與耶穌的個人相遇:「我不是自由的嗎?我不是宗徒嗎?我不是見過我們的主耶穌嗎?你們不是我在主內所建的工程嗎?」(格前9:1)只有經常回到這個時刻,每天回憶它,這個外邦人的宗徒才能吸引如此多的人與徹底改變了他一生的上主相遇。正是在那裡,在與基督的相遇中,我們也找到讓所有基督徒再次合一的動力。教宗本篤十六世就聖保祿的動力作此評論:「使徒不是自己造就的,而是上主所造的;因此,宗徒需要不斷地與主相聯繫。保祿說他『蒙召為使徒』並非毫無根據。」[3]

聖施禮華經常想像聖保祿所經歷的環境:一個拜假神的龐大帝國,其生活方式與跟隨耶穌的形成鮮明對比。聖施禮華說:「當時的福音信息與時代的主流恰恰相反,但聖保祿知道——他充分嚐到了屬於天主的喜悅——他安心地開始了傳教任務,並且一直在做,甚至從監獄裡也在做。」[4] 意識到與基督真正的相遇只會帶來喜樂,聖保祿向格林多人解釋驅使他傳福音的原因:這並不是說:「在信仰方面我們願管制你們,而是說:我們願作你們喜樂的合作者」(格後1:24)。

聖保祿是成聖的典範

「學會祈禱,學會尋找,學會請求,學會呼喚:直到你找到,直到你接受,直到它向你敞開。」[5] 堅持不懈地祈禱是說服我主將基督徒合一的恩寵賜給教會的最佳途徑。聖保祿剛被扶起來,就去了大馬士革,「三天的工夫看不見,也不吃,也不喝」(宗9:9)。待祈禱和懺悔的時間一結束,上主就差遣祂的僕人阿納尼雅去見保祿:「你去罷!因為這人是我所揀選的器皿,為把我的名字帶到外邦人、國王和以色列子民前,因為我要指示他,為我的名字該受多麼大的苦。」(宗9:15)

我們意識到使徒工作 —— 包括渴望已久的基督徒合一 —— 並不依賴我們自身的力量,我們明白,最重要的是充分準備好自己,以接受天主的恩寵。凡幫助我們培養這種內在意向,讓基督在我們生命中展現祂旨意的一切,都是非常重要的使徒任務。因此,我們可以說,祈禱和懺悔的精神是通往大公主義的主要途徑:因為只有耶穌才能感動人心。

教宗方濟各曾問道:「在經歷了幾個世紀的分裂之後,我們該如何宣講修和的福音?保祿本人幫助我們找到了方向。他明確指出,在基督內的修和需要犧牲。耶穌為所有人獻出了生命。同樣地,修和的使徒也蒙召捨棄生命,不再為自己而活,而是為為他們死而復活的基督而活。」[6] 聖保祿的歸化是引導我們走向完全合一的典範。教會透過使徒生活的榜樣為我們指明了道路:與基督相遇、個人歸依、祈禱、對話、共同努力。

在耶穌升天後的日子裡,「門徒們同一些婦女及耶穌的母親瑪利亞,都同心合意地專務祈禱」。(宗1:14)讓我們相信聖母的代禱,使我們能夠像當年一樣,實現所有基督徒的合一:使我們有一天能夠再次團聚在聖母身邊。

[1] 聖施禮華,1971年4月9日家庭聚會的筆記

[2] 聖奧斯定,Enarrationes in Psalmos 31,2,7

[3] 教宗本篤十六世,2008年9月10日公開接見時的講話

[4] 聖施禮華,1968年8月25日家庭聚會的筆記

[5] 同上

[6] 教宗方濟各,2017年1月25日的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