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釋義:匝凱

常年期第三十一主日的福音(丙年)及釋義。

福音(路加19:1-10)

那時候,耶穌進入耶里哥,正經過的時候,有一個人,名叫匝凱,他原是稅吏,是個富有的人。他想要看看耶穌是什麼人;但由於人多,不能看見,因為他身材短小。於是他往前奔跑,攀上了一棵野桑樹,要看看耶穌,因為耶穌就要從那裡經過。

耶穌來到那地方,抬頭一看,對他說:「匝凱,你快下來!因為我今天必須住在你家中。」匝凱便趕快下來,喜悅地接待耶穌。眾人見了,都竊竊私議說:「耶穌竟然到有罪的人那裡投宿。」

匝凱站起來對主說:「主,你看,我把我財物的一半施捨給窮人;我如果欺騙過誰,我就以四倍賠償。」

耶穌對他說:「今天救恩臨到了這一家,因為他也是亞巴郎之子。因為人子來,是為尋找及拯救迷失了的人。」


釋義

耶穌正在前往耶路撒冷。路加在他的福音中用了大量篇幅敍述耶穌在這次旅程中所發生的事,這段以祂的救世聖死和光榮復活為終點的旅程。突出了耶穌的救贖角色的這一幕,出現在這個長篇記敍的末處,當師傅耶穌臨近聖城耶路撒冷時。

耶穌正在旅途中。可是祂並沒有繞過那個城鎮。也許祂會停下來問候一些祂在那裡會遇到的人。福音說「耶穌進入耶里哥」(1節),好像希望能夠進入居住在那裡的人的生命中似的,好使那些想親眼見到祂的人能夠見到祂。

想要見到祂的人之中有一個是匝凱。他是一個「稅吏長」,即是一個主理向人收取羅馬人定下要徵收的稅款的人。他這個人必須克服幾個障礙才能見到耶穌。首先,他的身材矮小,使他在比他高大的人群中無法窺見師傅耶穌。他本來可以認定這是一個無法克服的問題,因而讓自己無能為力地接受這個現實。有時候,當我們思考到自己那些可能不是在體型上,而是道德上,或心理上的卑微時,我們或許也會體驗到一種誘惑,就是要放棄或許能親近耶穌的機會。可是匝凱卻拒絕放棄。

之後,他又要克服明知自己是眾矢之的這個恥辱。因為他為羅馬人做事,所以成為了許多人討厭憎恨的對象。但他不在乎自己爬上一棵樹會不會看起來可笑,因為他非常渴望見到耶穌。當一個人真的想要實現一個目標時,他就有可能會做一些瑣碎、奇怪的事。當唯有祂才能卸下壓在自己身上的重擔,並改變自己生命的耶穌經過時,匝凱感到自己的心猛烈地跳動著。「於是他往前奔跑,攀上了一棵野桑樹」(4節)。而當耶穌對他說話時,「他便趕快下來,喜悅地接待祂」(6節)。他既不害怕,也不覺得羞恥。他得償所願了。

教宗方濟各說:「讓我們今天看看身在樹上的匝凱。他的行為是荒謬的,但是他的行為是一個救贖的行為。而我對你說:如果你的良心很沉重,如果你為了你曾經做過的許多事情而感到羞恥,請你稍停一下,不要害怕。想想,有一個人正在等候著你,因為祂從不間斷地想念著你;而這個人就是你的天父。正在等候著你的就是天主!像匝凱一樣,你要爬上樹上,爬上渴望寬恕的樹上。我向你保證,你一定不會失望。耶穌是仁慈的,祂會永不言倦地寬恕罪人!」(教宗方濟各,2013年11月3日,三鐘經前的談話)

當人們竊竊私議,以嘲笑和不尊重的言詞談論匝凱時,耶穌卻以一種截然不同的方式看待他。對於一般人來說,他是一個卑鄙的、以剝奪他人的所得來自肥的人。可是耶穌卻以慈悲的眼光來注視著他,且渴望與他接觸:「耶穌的目光超越罪惡和偏見。祂以天主的眼光來看一個人。而天主所關注的不是人過去的錯誤,而是未來的美善。」(教宗方濟各,2016年10月30日三鐘經前的談話)當祂進入匝凱的家時,耶穌高興地喊道:「今天救恩臨到了這一家,因為他也是亞巴郎之子。因為人子來,是為尋找及拯救迷失了的人。」(9-10節)。

聖施禮華在默想福音中這一幕時,邀請我們每一個人為自己做一個定志:「匝凱、基勒乃人西滿、百夫長等……。現在你明白,我們的主為什麼尋找你。謝謝祂!但opere et veritate,要以行為和真誠的態度感激祂!」(聖施禮華,十字苦路,第五處,默想4)

Pablo M. E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