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可以幫助我們在天主中憩息」

鑑於福音的復活節訊息,我們提供一個於2021年12月在意大利報紙Avvenirre中對主業團監督有關他的著作《福音之光》的採訪和有關主業團現在的訊息。


范蒙席,誠如主業團創辦人聖施禮華常說的,主業團的精神在於,讓自己去發現,並且也幫助他人去發現「在世上的成聖道路」。在今天的社會中,我們在哪裡可以找到這些道路?

只要我們發現世上任何能引導我們走向天主的道路,都是神聖的道路。如果我們以身為天主深愛之子的眼光來看待默觀世界,意識到祂把我們放在世上是為了愛祂和愛我們的鄰人、帶來和平與歡樂,那麼再普通的生活都會呈現出燦爛的色彩。我們的存在將成為一場愛的冒險;我們可以在最普通的日常生活中找到天主。

福音中多次提到了這些「道路」。我記得福音裡記載,在耶路撒冷通往耶里哥的路上,一位好心的撒瑪利亞人從躺在路邊的可憐人身上發現了天主。如果我們帶著愛去行事的話,我們都可以在自己周圍人的面容上、在我們的家庭和社會職責中、在執行最普通的任務中發現我們的上主。

在您的《福音之光》(“In the Light of the Gospel”)一書中,您與讀者分享了您自1977年以來,祈禱和講道的個人筆記。您為什麼決定要出版這些筆記?

我接受了出版商的請求,把我的一些筆記做了更「系統化」的整理,希望在天主的幫助之下,能夠激勵讀者在默觀祈禱中找到耶穌,正如聖施禮華在《道路》中所說,「祈禱絕不是獨白。」

您的書邀請大家多跟天主對話,如何透過默想耶穌的話語,建立個人與天主之間的親密關係?

我們如嘗試懷著感激之情去閱讀福音的話,確實是有幫助的。即使我們只讀了幾個字,就已明白那是天主的禮物,是祂選擇來接近我們,跟我們說話。持續不斷地懷著愛來閱讀福音,會有更多的收穫,就像人際關係一樣,用心對待,友誼自會增長。我記得當時的樞機主教拉辛格(也就是後來成為教宗的本篤十六世)在聖施禮華2002年封聖之際所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寫道,聖德包括「與天主的交往,就像與朋友交談。」用堅持不懈、鍥而不捨的愛來閱讀福音,有助於我們成為天主的朋友。

現在的平信友往往負荷著沉重的生活壓力,福音如何激勵能他們從日常生活中找到喘息的空間?

福音可以帶給我們新鮮的空氣;使我們能夠休息,並教導我們在如此繁重的生活中,懷著基督的平安過日子。隨著與耶穌的友誼日漸增長,我們學會活在當下,熱愛天主所呈現給我們的一切現實。和耶穌做朋友能夠照亮我們生活中每個不同的情況,而這份友誼可以透過福音獲得滋養。如果我們真的對靈修生活感興趣,我們就會擠出時間,放下腳步,在閱讀中默觀祈禱,從中汲取力量,以和平安定的心情面對每一天的挑戰。

您的反思總是聚焦在耶穌這個人身上,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祂?

聖施禮華每天開始工作之前,有時會告訴我主:「耶穌,我們要兩個人一起做這件事。」這是一個美麗且充滿信德的行為,讓我們能夠更充分地意識到祂確實在我們身邊。而且是這麼單純…同時,我們也可以在一天中找出一些時間,來跟耶穌對話,我們可以在家人、同事,或其他接觸到的人身上找到祂。這不僅是一種技巧,耶穌曾親自告訴過我們,祂存在於我們周圍的每個人身上,因此我們更能察覺他人的需要,而敞開自己的心懷。同時,依靠天主的恩寵,我們可以把我們的每一天,轉變成與主的對話。

主業團的核心訊息就是,要為「在世界中成聖」而奮鬥,幾乎可以說是個夢想,一個崇高但過於遠大的目標,真的有可能達成嗎?

這是可能的,在20和21世紀,有許多平信徒已經成為聖人。為這個目標奮鬥,我們需要對我們所身處的時代有一定的了解,了解時代的可能性、侷限性,以及不公義,甚至是嚴重缺乏公義造成的傷痛。但最不可或缺的是,我們須與耶穌合一,在聖事和祈禱中沉浸在祂的愛內。這個「宣言」已經成為教會所繼承的遺產,聖保祿六世說,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核心訊息是普世成聖的召喚。教宗方濟各最近發表的一篇使徒勸諭《你們要歡喜踴躍》,正是為了呼籲教友們在當代的世界之中追求聖德。

時下年輕人(也包括成年人)沉浸在一種氛圍,似乎認為價值觀是屬於個人的選擇,因此對所有價值觀一視同仁,我們要如何幫助他們發現,能為生活打下堅固基礎的基督教價值觀?

與其說「基督教價值觀」,我寧願說「基督這個人」才是年輕人和其他所有人的生活基石。基督教的重點不在於一套道德原則,也非一套價值體系。基督信仰,基本上是去愛上耶穌:道路、真理和生命。我們所有人,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希望獲得幸福。我們所做的一切決定,最終都是朝向這個目的:使我們幸福,因此也使我們能夠為他人(我們的家人、朋友……)的幸福有所付出。雖然我們經常犯錯,但我們總是可以重回正軌。我們基督徒最大的挑戰是去發現我主實在地滿足了我們對幸福的全然渴望。我們需要用我們的生活、言語表明,耶穌是唯一能為每個渴求真善美的人,特別是年輕人,而解渴的那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