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復活節的默想錄音:願你們時時喜樂。

范康仁蒙席說,我們喜樂的主要根源,我們幸福的原由是「天主對我們的愛,那不僅是任何樣的愛。」在這復活期間,我們提供一篇默想錄音的文稿。

監督復活節的默想錄音:願你們時時喜樂。(西班牙語)

監督復活節的默想錄音:願你們時時喜樂。(收聽普通話錄音)

監督復活節的默想錄音:願你們時時喜樂。(收聽廣東話錄音)

在吾主復活的那天,聖若望福音的第20章中記載著:「正是那一週的第一天晚上,門徒所在的地方,因為怕猶太人,門戶都關著,耶穌來了,站在中間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若20:19)

喜樂。這是復活節的喜樂。教會鼓勵我們在這個復活期裡更新我們靈魂的喜樂,但這種喜樂必須是永生的,因為基督已經復活並且永遠與我們同在。

在耶穌受難前不久,祂對宗徒們說:「正如父愛了我,同樣我也愛了你們;你們應存在我的愛內。我對你們講論了這些事,為使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內,使你們喜樂圓滿無缺。」想到耶穌基督的渴望就是我們要幸福快樂、我們應該心滿意足、我們的喜樂該是圓滿無缺,多麼美好啊!此外祂還給了我們理由:我已經告訴過你們這些事情「為使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內,使你們喜樂圓滿無缺。」……祂告訴我們:「正如父愛了我,同樣我也愛了你們。」(參若15:9-11)

由此,我們必須看到我們喜樂主要的根源,我們幸福的原由:天主對我們的愛,那不僅是任何樣的愛。祂說:「正如父愛了我,同樣我也愛了你們。」換言之,祂愛我們──祂¬對宗徒們所說的話,也正是對我們所有人所說的,這就是為什麼祂希望寫在福音裡的原因──吾主天主父用不少於祂愛耶穌基督的愛來愛我們。

這是我們喜樂的偉大泉源,也是吾主告訴我們的:「我對你們講了這些事,為使你們喜樂。」這是根基。這便是為何聖若望後來在他的一封書信中,寫了一條重大的準則,總結了宗徒們與耶穌基督交往的經驗,他寫道:「我們認識了,且相信了天主對我們所懷的愛。」(若一4:16)

吾主,我們正在祈禱,做一點點的祈禱,希望能夠擁有這種信德,全心相信祢對我們所懷著的愛,好使我們的喜樂能圓滿無缺。因為吾主希望我們能滿足於那份圓滿無缺的喜樂,這也意味著它應該是恆常不變的,我們應該要時時感到心滿意足,正如聖保祿在他的一封書信中為提醒我們而寫的:這是天主的旨意,你們要喜樂,你們要知足。

「門徒見了主,便喜歡起來。」(若20:20)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吾主,好能像門徒一樣的快樂呢?我們心中懷著信德、用信德的目光看著祂;我們以一種別具一格的方式在聖體聖事中望著祂,每當我們站在聖體櫃前,深信耶穌基督確實在那裡,並且是為了我們每個人而佇留在那裡,祂願在那裡把自己當作食物給我們,讓我們視我們與祂為一體,祂就在那裡。要看到吾主,當然是要有信德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急需增長自己的信德,這便是為何經常祈禱是極佳無比的,就像宗徒們對吾主所說的:Adauge nobis fidem,「請增加我們的信德罷!」(路17:5)

尤其現在正是復活期間:主啊,請增加我們信德,信賴祢對我們的愛,如祢所願,藉著告訴我們(祢對我們的愛),使我們的幸福、我們的喜樂,都能確實是圓滿無缺的。

的確,我們不能忽視這麼多可能會奪走我們喜樂的原因,這些原因往往會奪走我們的喜悅:如此多的磨難,有時是個人的、所愛的之人的、身體上和道德上受的苦痛、不幸禍事……;現在,想想這場世界流行的疫情所引起的災難;和其他許多的不幸事件,以及其他種種原因,自然而然地會令人感到不快樂。但是,如果我們信賴天主的愛,我們就能快樂、我們必須快樂。然而,確切地說,我們意識到信仰是關乎於未見的東西。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能去加以思考並作出回應:這怎麼可能呢?為什麼天主允許這樁事呢?往往祂允許它的發生,是因為那取決於人性的自由,自由的代價是如此之高,正是由於濫用自由,造成世界上有這麼多的邪惡。然而有些時候卻並非如此,我們無法理解,但這是展現信德的時刻,信德的時刻……

另外也去想想,在天主的眷顧之下,吾主要求童貞聖母和聖若瑟懷有極大的信德,而他們果真擁有!甚至是在那些他們無法理解的時刻,他們仍舊保有信德。我們不會忘記當吾主十二歲時,仍留在耶路撒冷,並沒有告知已在回程的聖母和聖若瑟的那一幕。沒有人能理解吾主為什麼那樣做。福音告訴我們,聖母和聖若瑟都非常焦慮。他們真的無法理解。福音明確地說,當他們找到祂並問祂,「孩子,為什麼你這樣對待我們?」祂給了他們一個出乎意料、令人詫異的理由:你們不知道我必須照顧我父親的事情嗎?福音說,他們不了解吾主。(參路2:41-50)

讓我們也不要擔心,不要因為不理解天主的計畫而感到焦急不安。從人性的角度來看,很多時候它們會奪走我們的喜樂。讓我們不要擔憂,讓我們東山再起,讓我們振作起來!(因為有時我們會失去喜樂)讓我們透過所發的信德、在天主大愛中所發的信德,重獲喜樂:天主與我們同在,真正的Dominus tecum「上主與你同在!」一如天使對聖母所說。(參路1:28)吾主永遠與我們同在:「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參瑪28:20)祂對宗徒們這麼說,也對我們這麼講。

我們必須充滿喜樂,我們要努力歡欣鼓舞。並非是膚淺的喜樂,更不是那種忽視現實、不理性的快樂。如果這是根植於天主之愛的喜樂,那麼就會與十字架相互兼容。我想起聖施禮華的一句話,他向我們保證:「喜樂是紮根於十字架的。」(《鍊爐》28)尤其是在基督的十字架中──它救贖了我們、它使我們擁有信德、它使我們擁有愛德、它使我們內心深處擁有真實的喜樂。正是在基督的十字架中,埋著我們喜悅的根源。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生活中的痛苦和苦難能成為喜樂的根源,並能感染他人:永遠不是自私、個人主義的喜樂。實際上,純正的喜樂──即使是那並非不好,人性方面的喜樂──本身就有擴展性。喜樂常會向外延展,精神上的喜樂更是如此,基督徒的喜樂往往會擴散給他人:給親近我們的人和每個人,臉上掛著微笑、懷著幽默感、幫個小忙、關懷他人,正如聖施禮華喜歡說的,這樣一來,儘管我們自己有些局限、會犯錯,但我們都是和平與喜悅的播種者。

是的,對那些我們親近的人如此為之,但是我們也可以藉著祈禱,成為在全世界裡喜樂的播種者。在我們的祈禱中,念及世上所有的人,希望他們能幸福快樂、即便在十字架上他們也能知道如何找到喜樂,感到一切人事物都與我們息息相關,世界就是我們的。

我們記得在聖詠第二篇中,對耶穌基督預言性的暗指:「我必將萬民賜你作產業。」(詠2:8)在耶穌基督裡,祂已將世界賜予我們作為產業,特別是針對基督徒。我們也必須承擔起這重任,將一切事實視為己身,甚至是陌生人的苦難,直到地極,如此,憑著我們的喜悅和祈禱,我們也能將喜樂散播在我們無法實際去到之處。

童貞聖母瑪利亞:我們可以想像她一直很幸福快樂,充滿了身為天主之母的恩寵。然而,她卻遭受到無窮的磨難,從我們稍早所憶起的,聖子的走失,和在聖殿裡找到祂的那一刻,直到她在十字苦架下;但是,她卻是那團結共融、知道如何在遭受痛苦時,仍能感到喜樂的典範,靠天主的恩寵,祈求吾主也如此賜給我們。

讓我們請求聖母,在玫瑰經的德敘禱文中,我們尊稱她為吾樂之緣,求她幫助我們快樂,並透過她的代禱和她母性的中介,為我們增添恩寵、增強力量、增加信德,特別是對天主對我們的愛堅信不移。這樣,在復活期的這段期間,喜樂便能在我們的靈魂中增長,延伸到一整年,並且能藉由祈禱將喜樂傳遞給周遭的人,直到世界盡頭。

照片來源:Daniele Monteleone, “The Risen Christ Appears to His Mother,” 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