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路上的同行

去完成「四道」:道謝、道愛、道歉、道別。

本人退休後,修讀了一個醫院牧靈的課程,便在醫管局屬下醫院作牧靈義工。幾年後,我轉至一所沒有宗教背景、由一非牟利團體主辦的「寧護院舍」繼續當探訪義工。該院舍是專為晚期病人(其病情已不能逆轉)提供舒緩及靈養服務。一般而言,那些晚期病人不想再作任何侵入性治療,只希望有尊嚴地接受舒緩護理,並在家人陪伴下安然離去。院內所有病房均為獨立房間設計,提供了私人空間,讓家人及其照顧者能24小時陪伴病人;房內家庭式的擺設給病人有「居家」的感覺。事實上,家人全天候式的陪伴與照顧確能減輕病人的痛楚與孤獨感,甚至對死亡的恐懼與憂慮。作為探訪義工,我每周兩次到訪院舍,關顧病人及其家屬照顧者在情緒和心靈上的需要,與病人在其晚晴路上並肩同行。

在香港,由於大部份病人都沒有天主教信仰,因此當我接觸他們時,話題一般環繞著他們過往的生活與工作,讓他們回顧及訴說自己的一生,包括對家人的付出與關愛、對公司或社會的貢獻、對朋友的情義……等等。透過「生命的回顧」,病人可以看見及確認自己的存在價值。同時,家人亦藉聆聽更多認識和了解到病者過去的付出與奮鬥,從而激發起對眼前病者的情意與敬意。以下,我與大家分享其中一次探訪經歷,作為「晚睛路上的同行者」,我如何透過對話和互動,陪伴病者走畢人生最後一段路,讓「去者善終、留者善別」。

72歲的李伯年前確診肺癌,造了手術與電療。上月檢查身體時發現癌細胞已擴散至淋巴與骨髓,他的病情已進入晚期。李伯和家人選擇停止所有侵入性治療,並轉至「寧護院舍」作舒緩護理。病人現已開始使用嗎啡止痛,但仍能清醒說話。李太68歲,身體也不太好。她每天到院舍探望丈夫,因粗勞過度而跌傷了膝頭,現需手持拐杖輔助行路。夫婦的三名女兒均在中國內地工作,現需全部休假返港照顧雙親。每天早上,她們接母親到院舍探望丈夫,晚上三人輪流留宿照顧爸爸。

第一次到訪探望,我靜心聆聽李伯講述他的病況、痛楚、憂慮……以及過去的生活與工作。原來李伯以前曾是一名苦力、搬運工人、貨車司機及車隊領班,退休前他已是一間物流公司老闆了。

李太補充說:「他年青時的確很辛苦,都是為了全家。」

二女:「媽媽你都辛苦呀!買菜燒飯,帶大了我們三姊妹。」

同行者:「所以,你們三姊妹現會向爸爸媽媽說些什麼?」

三女:「媽媽真捧,爸爸是英雄,我愛您們!」

大女:「爸爸媽媽,多謝!」(李生與李太會心微笑)

睡在病床上的李伯回憶往事,自己的辛勞及對妻女的付出,今獲她們的確認與讚賞,心感欣慰。

我提示三姊妹:「你們猜猜,如果現在有人替爸爸以暖水抹面,他會否更舒服、更開心?」

三女頓時走進浴室,取巾替爸爸抹臉;二女替爸爸手部按摩;大女替爸爸腳部按摩。李伯伯閉目享受,而三姊妹亦把握時機以愛和行動回報父親,因為她們知道如果現在不做,將來再沒有機會,甚至留下終生的遺憾。

同行者:「三位小姐,你們又猜猜,爸爸心中現有什麼牽掛?」

二女:「我猜他一定不捨得我們與媽媽。」

大女:「爸爸你放心,我們一定會照顧媽媽。」(李伯與李太微笑)

我又作提示:「在你們成長過程中,爸爸曾教曉你們什麼?他做了什麼令你們開心?你們會否以實例告知爸爸並多謝他?你們又有沒有曾經頑皮,或因某些事令爸爸激氣或替你們擔心?你們會否向他道歉,請他原諒?當然,你們不必現在立刻當眾做,可以留待今天晚上陪爸爸與他共處時,獨自向他表白。」

李伯:「你們記得陳伯伯嗎?昔日爸爸做苦力時,陳伯伯與我情如手足。但我因一時衝動打了陳伯伯一個耳光,他不但不記仇,反而借錢給爸爸買飯吃。我現在好內疚,希望向他道歉,但他已不在人間了。你們可否代我向陳伯伯兒子道歉,並把三萬元交給他以報他父親一飯之恩。」

二女:「爸爸,我們一定會照你意思去做,請放心。」

李太:「老頭子,你做得好!我們敬愛你。」

三天後,李伯伯在家人陪伴下安然離去。

很多人都希望能享有「好死」,意思是死時身體少些痛楚,心事放下,平安離去。身體痛楚可借助藥物舒緩,心靈上的慰藉則需親人及朋友去確認其生命的價值與貢獻、協助他完成最後的遺願、讓他放下內心的牽掛。是次探訪,我透過與李伯及其家人的互動,讓他們以說話及行動去完成「四道」:道謝、道愛、道歉、道別。這樣,李伯便在愛中安心離去,而留下的家人亦因完成了「四道」而無憾地與李伯善別。

Frank Mckenna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