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的名字是神聖的
真理在我們的人際關係中閃耀出來
在生活中真誠
在本週彌撒中恭讀的山中聖訓裡,聖史瑪竇指出耶穌的權力凌駕於以色列從天主手中領受了的律法之上。基督肯定了律法的永恆價值,同時又宣稱人需要以新的精神去活出它。愛如今就是一切誡命的核心。「它既被延續,又被超越:天主的律法被轉化、並且被深化為愛的律法,它是唯一反映出天主父的面龐的律法。」[1] 它從一條外在的律法轉變為「人的內在律法,聖神在其中發揮作用:而且,聖神自己成為了在人的心內的導師和引導者。」[2]
梅瑟從天主手中領受並傳給人民的第二條誡命是「要尊重上主的名」[3]。對此,耶穌在山中聖訓裡說:「你們又一向聽過對古人說:『不可發虛誓!……』我卻對你們說:你們總不可發誓:不可指天,因為天是天主的寶座;不可指地,因為地是祂的腳凳;不可指耶路撒冷,因為她是大王的城市;也不可指你的頭發誓,因為你不能使一根頭髮變白或變黑。」(瑪5:33-36)在猶太社會中,人們經常發誓,有時甚至是假誓(參閱瑪23:16-22);但是,由於天主的名字是神聖的兼且是人無法讀出的,猶太人便透過說述其他東西來避免讀出它。
耶穌教訓人,每一個誓言都涉及天主的聖名。因此,人是不能隨意發誓的。「所有的宣誓必然涉及天主,因而在一切言談中必須尊重天主的臨在及祂的真理。向天主呼求時說話的謹慎,配合著對天主的臨在必恭必敬的態度。我們每一句話都是或肯定、或藐視天主的臨在。」[4] 天主將祂的名字託付給了我們這些相信祂的人,從而揭示出祂個人的奧秘。「名字的恩賜表示對人的信任和親密。……因此,人不能濫用上主的名。人應以敬愛朝拜的沉默,把上主的名保守在心中。不應在自己說話時輕易提起上主的名,除非為了祝福、讚美、光榮祂。」[5] 聖奧思定在講道時說,祂的名字「在人因著祂的偉大和尊威而帶著崇敬來讀出時是偉大的;天主的名字在人帶著敬畏和害怕冒犯祂的意念來提及時是神聖的。」[6]
發誓意味著以天主作為某件事的見證者,以祂的真實作為所說的事的真實性的保證。耶穌斷然地反對我們必須透過發誓來確保自己的話語的真實性。真理必須自行閃耀出來。當然,人的語言是脆弱而無力的,但只有當我們相信自己的語言反映出事實時,才有可能建立健康而高貴的人際關係。「如果人互不信任,不講真話,人類就不可能共存。」[7] 這種信任的基礎就是愛。「我們蒙召在我們之間、在我們的家庭中和在我們的社區中建立一種清晰和相互信任的氣氛……這在聖神的恩寵下是可能的,聖神讓我們用愛去做每一件事,從而完全地履行天主的旨意。」[8]
以面向真理、願意為真理而犧牲的方式生活,會讓我們的內心充滿和諧與平安。「只有謙卑才能找到真理,而真理又是愛的基礎。」[9] 相反,「生活在虛假的交流中是情況嚴重的,因為它會阻礙人際關係,從而阻礙愛。在有謊言的地方就沒有愛,就不可能有愛。而當我們談論人際交流時,我們指的不僅僅是言語,還有手勢、態度,甚至是沉默和缺席不在場。人以他一切的態度與行動來說話。我們一直都在互相溝通。我們所有人都靠互相溝通而生活,而我們總是置身在真相與謊言之間。」[10]
基督徒的聖召是一條與基督認同的道路。祂是真理(若 14:6)。祂來到世間,是為給真理作證(若18:37)。因此,熱愛真理是基督徒生活所固有的,是基督的門徒說話和做事的基本法則:「你們的話該當是:是就說是,非就說非。」(瑪5:37)一切真實的事都是來自天主,「其他多餘的,便是出於邪惡。」(瑪5:37)在通往天主的道路上,必然有著人對真理的熱愛。這會促使我們努力透過思、言、行為來了解它並傳遞它。為人誠懇就是事奉真理,而按真理行事就是與天主共融。
當聖施禮華被問到他最喜歡哪一種美德時,他立刻回答:「誠懇」。受他直接的啟發而創辦的第一所學校的座右銘就是:「讓我們是就說是,非就說非。」他在一篇講道中說:「基督徒需證明所做的事皆真誠、信實、坦蕩,他的品行應反映基督的精神。如世上有人能言行一致,那便是基督徒,因他被託付了結果實的恩賜(參閱路19:13),而那恩賜則是拯救及釋放人的真理(參閱若8:32)。你們或會問:『如何能達到生命的真誠?』耶穌給了教會所需的方法,祂教了我們如何祈禱、如何認識祂的天父,祂派遣了聖神……祂又留給我們可見的恩寵──聖事。利用它們,加強你的虔敬,每天祈禱,不要拒絕基督十字架甘美的負荷。」[11]
有時候,我們可能會在真相面前感到恐懼不安,對其中所包含的承諾和要求感到驚惶失措。我們可以祈求天主賜給我們恩寵,讓我們常常透明、單純地行事,不虛偽,不複雜。我們知道,如果真相不完整,至少就我們而言是不完整的話,那就不是真相。我們這樣地、誠實地行事,就會贏得信任,而不需要添加誇張的表達來贏得別人的信任。
聖母瑪利亞默默地聆聽天使的話語,不懂的地方就詢問,並且慷慨地回應,沒有藉詞推搪。隨著她一句「爾旨承行」,救世的真理者就在她的胎中化身成人。在她身上,真理和愛的終極結合得以實現了。我們可以祈求她那母性的代禱,好使我們,她的孩子們,可以學會在愛中活出真理,從而開闢那條通往最偉大的「真理」的道路。
[1]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1999年4月7日公開接見時的講話
[2]同上
[3]《天主教教理》,2142
[4]同上,2153
[5]同上,2143
[6]聖奧思定,《論山中聖訓》,2、5、19
[7]聖多瑪斯.阿奎那,《神學大全》,II-II,q. 109,a. 3,ad. 1
[8]教宗方濟各,2017年12月12日三鐘經前的講話
[9]教宗本篤十六世,2019年11月19日接見國際神學委員會的委員時的講話
[10]教宗方濟各,2018年11月14日公開接見時的講話
[11]聖施禮華,《天主之友》,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