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降來是為了向我們揭示天主自己的親密生命和祂的救贖計劃。可是我們怎能用言語來表達祂想給予我們的愛的偉大呢?這就是為什麼耶穌在公開傳教時,覺得有必要用各種形像來闡明祂的奧秘,祂問:「天主的國相似什麼?我要把它比作什麼呢?(路13:18)」
耶穌透過選取日常生活中的形像,通過一條我們熟悉的道路來引導我們進入這個奧秘。這些例子讓我們一窺天主在我們靈魂中和在歷史中的作為。天國「相似一粒芥子,人取來種在自己的園中,它遂生長起來,成了大樹,天上的飛鳥都棲息在它的枝頭上……它相似酵母,女人取來藏在三斗麵中,直到全部發酵。(路13:19、21)。」
芥子和酵母都代表細小和審慎。天主常常用難以察覺但總是有效的方式行事。如果我們想認識祂謙卑而隱蔽的全能,我們就必須留心那些不易引起注意的小事情。有時候,這可能並不容易,因為我們的日子充滿了需要我們集中大部分注意力的活動,而我們就可能沒有察覺到上主的行動。然而,「天主正在工作中,就像一粒良好的小種子,默默地、慢慢地發芽。漸漸地,它變成了一棵茂盛的樹,帶給每個人生命和休息。我們各種善行的種子也可能看起來是一件小事,但所有善事都是屬於天主的,因此它會謙卑地、慢慢地結出果實。讓我們記住,好的東西總是以一種謙虛的方式、一種隱蔽的、常常是看不見的方式成長。」[1]
當耶穌談到芥子時,祂也是在告訴祂的門徒祂的教會在世上將會如何:「主要證明祂的偉大。因此宣講天國的方式正是如此:門徒是眾人中最弱小的。可是在他們身上卻有著強大的力量,而天國就傳遍了世界。」[2] 傳揚福音和拓展基督的王國都是從小事開始的。每個基督徒也是一樣。我們每一個人都像一粒芥子,種植在工作場所和家庭環境的土地上。透過細的、愛的行動,我們可以成為許多飛鳥在我們的樹枝上築巢的避難所。
當我們感到在全世界傳播天國是一項艱鉅的任務時,上述的事實可以讓我們充滿希望和樂觀。也許「比起其他人,我們是少數,而且就本身來說,也沒有什麼價值,但上主的肯定卻是充滿權威的。」[3] 一點點的酵母就足夠整個麵團發酵了。我們可以確信,「基督救贖了所有的人,祂切願用我們這一小撮人,雖然本身並無價值可言,把祂的救贖向所有的人傳揚。」[4] 教會的歷史始於一小撮才能可能不多,但恩寵使他們能夠親睹復活了的耶穌並領受了聖神的人。正如聖保祿寫給早期的基督徒團體的書信所揭示的,其他人有更多才能或方法。無論如何,活出信仰所帶來的力量,使他們所有人都走到天涯海角和各個社會階層。我們也同樣可以接觸到身在我們四周的所有人。
酵母隱蔽地、神妙地發揮作用。聖施禮華對它有如下的描述:「在很多地方(你也曾目睹)烘麵包的過程好像禮儀般慎重,烘焙好的產品美妙無比,令人垂涎。首先選上等的麵粉,然後搓成麵團,並加入酵素,搓揉需要很多耐性,然後要等待讓酵素發揮作用,使麵團發酵。同時烤箱要預備好,炭火要旺,溫度要升高。發酵的麵團放在烤箱內變成了上等的麵包,又鬆又新鮮。如果沒有那與他材料混在一起的小量酵素,無聲無息地發揮作用,就沒有麵包了。」[5]
我們可以讓天主的話像小量酵母一樣進入我們祈禱的寧靜中,以及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漸漸地,它會作用在我們的心靈和行動中,把我們的生命變成美味可口的麵包。也許當我們閱讀聖經時,某節經文、形像、或片語在我們的靈魂中產生了共鳴;如果是這樣,我們可以抓緊這個字,將它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好使它可以讓其發酵和天主化。「讓我們讓天主的聲音立刻進入那平靜[的時刻]。祂正在等待我們這樣做……天主的聖言不只是一篇可供閱讀的文本。天主的聖言是一個有生氣的臨在,它是聖神的一件工作,帶給人安慰、指引、賜予光、力量、安慰、和對生命的熱情。閱讀聖經,閱讀聖經的一段、兩段,就像天主發來的、立即打到心坎處的一封簡短的電報。」[6] 在酵母的比喻中有一個女人。我們可以想像這個女人是聖母瑪利亞,致力於將基督的酵母藏在她的子女的心靈中,好讓我們的生命成長和趨於成熟。
[1]教宗方濟各,2021年6月13日三鐘經前的講話
[2]聖金口若望,《瑪竇福音講道集》,46
[3]聖施禮華,《天主之友》,9
[4]同上
[5]同上,257
[6]教宗方濟各,2022年12月21日公開接見時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