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常年期第三十四週星期四

一些有助於我們在常年期第三十四週做祈禱的反思。

我們生命的短暫
在旅程的終結時天主會與我們同
讓他人快樂的迫切性


我們生命的短暫

想到我們生命的短暫、我們在世上的時間必會終結這個事實,可能會令人產生恐懼。在今天的彌撒禮儀中,教會向我們展示耶穌的末世論:「幾時你們看見耶路撒冷被軍隊圍困,那時你們便知道:她的荒涼近了……在日月星辰上,將有異兆出現;在地上,萬國要因海洋波濤的怒號而驚惶失措。(路21:20-25)」。若干年後,當一些記得上主這番話的基督徒看到軍隊包圍這座城市時,確實渡河逃往外約旦。[1]

然而在此之前,宗徒們也遇過耶穌所描述的類似的情況,就是身陷於波濤洶湧、巨浪滔天的大海之中。他們的記憶猶新:他們正在一條船上,而一切似乎都在預示著他們將會在暴風雨中被淹死。可是耶穌卻站起來,平息了風浪,安慰了他們的心靈:「你們為什麼害怕呢?你們沒有信德嗎?信德在我們意識到自己需要救贖時就開始了。我們是不能自給自足的;我們是不能自立的:我們需要主,就像古代航海的人需要天星一樣。讓我們邀請耶穌進入我們生命的小船。讓我們把自己的恐懼交給祂,好使祂能夠制勝它。像門徒一樣,我們將會體驗到有祂在船上船就不會下沉。因為天主的力量就是:將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一切事情,甚至本是壞的事情,轉為好事。祂為我們的風暴帶來平靜,因為有天主與我們同在,生命就永不消亡。」[2]

聖施禮華滿懷信心地思考過教會現在邀請我們思考的終極實事:「為別人而言,死亡是他們的絆腳石,使他們恐懼。為我們而言,死亡 ── 永生 ──是鼓勵和動力。為他們死亡是終結;為我們卻是開始。」[3]

在旅程的終結時天主會與我們同在

在許多古代的石棺上,基督都以善牧的形象出現。在羅馬的藝術品中,「牧人一般是平靜純樸生活的夢想,在複雜的大都市內的人們對此感到某種嚮往。現在牧人的圖像有了新的意境,給予更深的意義:『上主是我的牧人,我什麼也不缺……即使我要走過陰森的幽谷,我也不怕凶險,因為有祢與我同在……』(詠23(22):1,4)。真正的牧人是那認識經過死亡幽谷道路的人;是那即使在最終孤獨中也與我同行的人,在那時刻沒有人能陪伴我,領我走過:祂自己曾走過這道路,祂曾下降死亡之國,祂征服了死亡,現今祂再陪伴我們,並給我們保證,和祂一起我們能找到走過去的路。發現有『一位』即使在死時祂陪伴我,由於祂的『牧杖和牧棒,使我欣慰舒暢』(參閱詠23(22):4),這就是信友生活中,興起的新『希望』。」[4]

那一刻 ──以天主願意的時間和方式 ── 將會到來,上主會召喚我們到祂台前。教會在這個關鍵的時刻,當一個臨終的人需要幫助時,把這句特別的說話放在神父的口唇上:「願你今天能寓居在神聖耶路撒冷的平安中,偕同童貞瑪利亞、天主之母、聖若瑟、所有天使、聖人……願你回歸到造物主那裡,是祂從塵土中將你塑造出來。」[5] 想到我們將會赤祼祼地離開這個世界,會幫助我們更加自由地生活,和以天主的步伐行動。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呢?我的內心應該珍重什麼,以便當那一刻到來時,我可以毫無焦慮地跨過塵世生命的門檻,進入永恆呢?只有愛是永恆不變的。透過在每一天所做的每一件事中獻出自己,我們才能成為永恆。

讓他人快樂的迫切性

知道我們的時間有限,會增强我們受洗生活中的使命感。它敦促我們充分利用每一天,好像這就是我們最後的一天。還有什麼願望比為我們周圍的人帶來永恆的幸福更加偉大的呢?我們將逐步地、一個一個人地做,考慮到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試圖辨別天主在他們心中想要採取的步驟……但要迫切地,知道每一刻都是獨一無二的,而且時間正在流逝。「如果天主已稱呼你為朋友,那麼你就應當響應這個召喚,加快步伐,應邀前去;就應以必要的急迫性,以天主的步伐,應邀前去。否則,你就有危險只落得一個旁觀者名份。」[6]

「友誼擴大我們的喜樂,並且在憂愁中帶來安慰。基督徒的友情總希望能為跟他/她親近的人,帶來最極致偉大的喜樂 ── 與耶穌基督的關係。讓我們祈求,如聖施禮華所做的:『求祢使我的心,肖似祢的聖心!』這便是道路。我們只有透過與基督感同身受──『你們該懷有基督耶穌的心情(斐2:5)』──才能藉著我們的友誼,為我們的家庭、工作,和所在各處,帶來全然的喜樂。」[7]

以下這個描述可以總結我們身為基督徒在世上的生命:我們與耶穌的感受認同,不懼怕死亡,因為死亡引導我們進入天堂,並且渴望帶領我們所愛的人走向這一快樂。我們切願在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下到達天主台前,與耶穌和聖母瑪利亞分享永恆的生命。

[1] 參閱尤西比烏斯,《教會史》,3.5

[2] 教宗方濟各,2020年4月27日《特別的祈禱時刻》

[3] 聖施禮華,《道路》,738

[4] 教宗本篤十六世,《在希望中得救》通諭,6

[5] 「病人傅油禮及牧民照顧」,《天主教教理》,1020

[6] 聖施禮華,《犁痕》,629

[7] 范康仁蒙席,2019年11月1日的牧函,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