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當我們站在將臨期,這個總是讓我們充滿希望的時刻的門檻時,我們聽到了最後一條保持警醒的信息。本週六彌撒的福音告誡我們:「你們應當謹慎,免得你們的心為宴飲沉醉,及人生的掛慮所累時,那意想不到的日子臨於你們。(路21:34)」這些都是我們直接從耶穌口中聽到的、簡短而坦率的忠告。警醒的態度可以從兩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我們可以像警衛一樣保持警醒,負責確保一切按部就班地進行,並且當安靜被破壞時發出警報。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像那些警覺並高興地等待他們期待已久的事件出現的人一樣。第二種情況與我們接近一個重要的事件有關。期待甚至可能會導致我們失眠:即將發生的事情對我們來說是如此重要,以至我們不想失去對它的注意,我們又想避免任何可能導致我們失去那真正在期待著的事情。
耶穌提供了三個明顯的例子。通常困擾我們的都是與過度和無序地壓倒我們的事物有關。當我們放棄努力培養好習慣時,當我們試圖逃避日常生活的挑戰時,或者當我們沉迷於那些使我們擔心的事情時,我們的智力就會變得撲朔迷離。因此,如果我們想培養一種警醒地期待主再來的態度 ── 無論是祂在末日的第二次降臨,還是紀念祂在聖誕節的第一次降臨 ── 我們都會盡力避免這些潛在的絆腳石。我們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耶穌在福音中給了我們答案:「所以,你們應當時時醒寤祈禱,為使你們能逃脫即將發生的這一切事,並能立於人子之前。(路21:36)」我們也可以像聖施禮華那樣說:「我們需要審慎地保護我們的愛,要謹慎,不要怕。」[1]
我們熱切地渴望保持清醒,以便迎接上主。祂的將臨為我們帶來了新的力量;由於知道了正在終點等待著我們的那一位而得到力量,會帶給我們希望。「我們個人的喜樂,並非取決於成功與否,而是我們所獲得和付出的愛。」[2] 而我們的歡樂在於我們在等待天主之時所培養的人際關係,是天主邀請了我們與他人分享的關係。
如果我們不想被那些無法通往天主的事物纏身,那麼透過各種美德而努力去過警醒的生活是至關重要的。透過這些美德,我們學會領受天主的愛並將其給予我們周圍的人。美德是一條通往自由的道路,因為它們將我們從各種形式的奴役中解放出來。生命中還有什麼比自由地讓基督來到我們身上更加重要的呢?在這個旅程中,我們學習尋找什麼能引導我們走向耶穌,而美德會幫助我們享受某種真善的「共性」。它們使我們越來越傾向於選擇那些能讓我們更加接近天主的好事,並且幫助我們維持這個選擇。
人性的各種美德使我們「能立於人子之前(路21:36)」,並且幫助我們去以特別的恩寵克服日常的重擔。它們是主要求我們「照顧」的一部分。有時候,它們可能看起來像是一種負擔,然而當它們透過愛德而活躍起來時,會引導我們更加清晰地反映耶穌的形象。[3] 聖奧思定說:「其他的負擔都會壓垮你,但是基督的負擔會減輕你的重擔。其他的負擔都是壓在你身上的重擔,但是基督的重擔卻是使你高飛的翅膀。拔掉翅膀,你就會被壓在地上。重獲翅膀,你就會飛向高空。」[4]
美德是一條通往愛和品味美好事物的道路。「聖奧思定說:Pondus meum amor meus,『我的重量即是我的愛』,不僅僅是指我們有時很難去愛的明顯事實,而是因為我們心中的愛引導我們向前邁進,去到那裡。」[5]
美德永遠不會孤立我們;相反,它們必然將我們與他人聯繫起來。聖施禮華說:「我們要緊記:個人自由帶來責任和抉擇,而美德也與個人有關。不過,在愛德的戰役中沒有人能夠孤身上陣,也沒有人是游離的詩句。無論怎樣,我們或許會造成別人的障礙,又或許能協助他人,就像同一條鏈子的扣環,彼此連結。讓我們一起求主,讓這鏈條在祂的心裏拋錨,直到我們能面對面地默觀主的那天。」[6] 當我們努力變得更好時,我們就會幫助別人。快樂地、一次又一次地重新開始,會幫助我們默觀天主,甚至在我們周圍的人身上也默觀天主。
人性的各種美德會幫助我們發揮最好的自己,可是更加重要的是,它們也會讓我們做好準備,以接受來自天主的信、望和愛三個超性的德行。它們會讓我們好好準備去向天主的愛敞開自己。在禮儀年結束時,我們在心中培養這個親密的願望:渴望我們的整個存在都是為了天主,從我們最普通的動作到我們最重要的抉擇中。聖母瑪利亞會以像她撫育耶穌時一樣的溫柔,在這段旅程中幫助我們,而我們也會在即將到來的將臨期中經常地默觀她。
[1] 聖施禮華,《天主之友》,180
[2] 范康仁蒙席,2019年11月1日的牧函,17
[3] 參閱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真理的光輝》通諭,64
[4] 聖奧思定,《講道集》,126
[5] 范康仁蒙席,2018年1月9日的牧函,7
[6] 聖施禮華,《天主之友》,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