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主來臨這個實事
超性的視野看得出死亡實是永生
服務是我們永恆的財富
耶穌的語言有時是預言性的,充滿了象徵和比喻。這就是祂今天所說的話,祂談到祂最後的來臨,並敦促我們要在生活中期待祂的來臨。首先,祂提醒我們關於舊約的兩個情節:諾厄時代的大洪水,和索多瑪城在羅特倉促地離開後受到的懲罰。耶穌要傳達的訊息是很明確的:天主會突然地降臨。祂又告訴我們,可悲的是,祂會看到許多人毫無準備、顧著自己的事,或被塵世的事物所困擾,沒有任何永生的意識。
通過讓我們思考末世(我們可能認為它是在遙遠的未來),耶穌邀請我們反思現今。我們可能也在忙於處理各種事務,這些事務充斥著我們的每一天;也許我們的日子似乎在不斷地重複,這單調乏味的生活讓我們無法抬頭仰望天國。因此,今天福音的這個提醒非常有幫助:務要記住你是一個凡人,死亡既是確定的,同時也是不確定、不可預測的。要利用你所擁有的時間去行善,牢記真正的、永恆的生活將會到來。
仰望天國能幫助我們讓自己的生活與天主的計劃,和我們人性本況最深切的真相吻合。我們有望德,因為我們知道生命不會隨著死亡而結束。曾經降來世上與我們親近的天主,正是在天國熱切地等待著我們,祂為我們在那裡預備了一個居所。正如聖施禮華寫的:正在等候著我們的是「愛的圓滿、美的圓滿,以及偉大和知識的圓滿……而且永不生膩:儘管它會使人滿足,你仍渴求更多。」[1]
「懷著超性的視野,懷著寧靜與平安,這是從永恆的角度觀看事情、人物與事件的方法。然後,無論有什麼障礙阻撓你──即使從人性上說是巨大的──但當你舉目看著天堂的時候,它變得多麼渺小!」[2]超性的視野意味著將永生帶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思考一下當我們在世上的日子結束後,天主為我們準備了的天國。信德那既廣闊而又深遠的視角,會重新審視我們在家庭、教會、世界……中面對的各種問題。
用超性的視野來看待現實──意思就是以天主的視角來看待現實,或換句話說,按它的本來面目來看──會讓我們領略到天主的智慧,並有助我們發現偶爾不得不做出的放棄或犧牲的正面意義。耶穌在福音裡說:「不論誰,若想保全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凡喪失性命的,必要保存性命。(路17:33)」在基督徒的生活中,常常都要為了得到而失去一些東西,為了結出果實而死亡,為了脫離那些阻礙我們緊密地跟隨基督的事物,以及潔淨自己好讓自己的靈魂能飛得更高。我們看著耶穌,就會意識到努力並喜樂地奮鬥是值得的,承認自己的渺小,同時也知道「對那些愛天主的人來說,一切都是美好的。除了死亡外,現世的每一個問題都有它解決的方法,然而,對我們來說,死亡便是永生。」[3]
我們對永生的確信揭示出當下的真正價值。天主在祂的愛內,將我們安置在世上,我們最終將會回到祂身邊。我們的歲月是屈指可數的:它是天主賞給了我們的一個恩賜,祂又賞給了我們自由,讓我們按照自己的意願去使用它。時間是天主賞給了我們的一項珍貴財富。我們可以浪費它,也可以好好利用它,而且「我們必須學習每一時刻都生活在永恆的鮮明意識中。」[4]
我們可以把時間用在自己身上(自己的健康、聲望、工作、幸福、地位),也可以透過服務來尋求永恆的果實。為人服務的渴望會引導我們將時間交由天主去支配,不為未來而焦慮,深信我們與天主合作去建立祂的王國。通過服務,我們的時間就會超越它的極限,成為了永恆的「永遠」。
聖施禮華寫道:「當我想及以上的一切,不禁想起聖保祿宗徒所說的:『時限是短促的。Tempus breve est 』的確,我們在世的時間是短促的……作為基督徒,我們需要時間去愛人、施予、作補贖。」[5]在聖母瑪利亞身上,我們找到服務天主和他人的最佳榜樣,她擁有著天國中最偉大的財富。
[1] 聖施禮華,《鍊爐》,995
[2] 同上,996
[3] 同上,1001
[4] 聖施禮華,《天主之友》,239
[5] 同上,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