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的國就在我們中間
與葡萄樹保持合一,以結出累累碩果
天主在我們的人際關係中為王
在今天彌撒的福音中,一些法利塞人問耶穌天國何時會來臨。他們以為默西亞的來臨會伴隨著神蹟,而反對祂的人會受到懲罰。基督的回答或許會讓他們感到困惑:「天主國的來臨,並非是顯然可見的;人也不能說:看呀,在這裡;或:在那裡。因為天主的國就在你們中間。(路17:20-21)」
在白冷的寧靜中降生,並且以作為巴勒斯坦的一名普通居民的身分生活了三十年的耶穌,在地上亦以同樣審慎的態度建立自己的王國。聖施禮華說:「成為基督徒的因素並不在於一個人的外在條件,而在於其內心的態度。」[1] 向上主敞開心扉,就能在我們心中建立一個新的秩序與平安。
思考天主的王國,首先意味著反思我們在自己的平凡生活中尋找天主的方式:在我們的家庭、工作、和每天的小事中。我們的救贖不是透過人的外在策略而獲得的,而是通過我們內心的深處。聖施禮華繼續説:「基督在世上開始傳教時,並沒有提出甚麼政治主張來。祂說:『悔改罷!因為天國已臨近了。』祂委任門徒們宣講這個好消息,並教他們祈禱天國的來臨。天主的國及其正義即是聖德的生活,是我們必須首先追求贏得的,是唯一真正必要的東西。」[2]
「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條;那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的,他就結許多的果實。(若15:5)」教會在今天彌撒的福音前歡呼選讀這些話語,有助於我們繼續默想於靈魂內建立天國,並且由此把它拓展到我們周圍的世界中。經常地,在任何情況下,在每一天、每一刻,無論是容易或艱難時,與基督這棵葡萄樹保持合一,都是一個令人興奮、富有成果的理想。
天主如何在我的工作中建立祂的王國呢?我們可以問自己這個問題,審視一下佔據我們大部分時間的活動,這些活動改變世界,同時,正如聖施禮華所教導的,也是我們成聖的「材料」。我們可能會注意到在工作上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專注力、幽默感、為他人著想……我們也有可能做得很多、很好,但幾乎全是自顧自的,而不是出於對天主的愛和為了服事他人而工作。
衡量天主在我們內為王的程度的一個具體方法,就是檢視我們的靈修生活計劃,我們花多少時間用於參與彌撒聖祭、心禱或口禱、閱讀聖經和一本靈修書籍……如果我們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切願參與救贖世界的行動,那麼我們祈禱的時段將會是第一位的,因為祈禱能幫助我們成為麵團中的酵母,世界中的鹽。當然,不可預見的情況可能會出現,而我們有時候會別無選擇,不得不改變計劃。儘管如此,我們的各種虔敬活動也不應由於輕微的不便出現而被擱置。只有當我們習慣地與真正的葡萄樹合一時,天國才能臨到我們和我們周圍的人中。
天主的王國是在我們與他人,尤其是與家人的關係中悄悄建立起來的。在家裡,我們可以不斷地實踐生活在一起的各種美德:幽默感、放下自我、親切、同理心、聆聽、耐心、溫順、體貼……如果我們在家庭生活中認真地尋求聖德,祈求聖神幫助我們居住在祂的愛裡,我們就會知道該如何將這種基督徒的愛德帶到職業和社群關係中,也帶到那些有特殊需求的人,例如那些孤獨、被遺棄、邊緣化或被迫離開家園的人身上。
事實上,天主選擇以一種出人意料地人性的方式將祂的恩賜賞給我們:就是透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就是我們生活在一起的原因,也是我們願意互相服務的原因。 聖施禮華鼓勵我們讓基督在我們的靈魂內為王,好使我們可以像祂一樣,與祂一起,成為眾人的僕人:「我多麼愛『服務』這個詞語!為我的君王服務,並通過祂為一切因祂聖血而得到救贖的人們服務。但願基督徒都能懂得怎樣服務,因為唯有通過服務我們才能認識和熱愛基督,並使他人認識和熱愛基督。」[3]
讓我們祈求在天上的母親,使我們順服於聖神,好使祂能夠在我們的心中建立天國,使我們成為眾人的僕人。
[1] 聖施禮華,《與聖施禮華談話》,110
[2] 聖施禮華,《基督剛經過》,180
[3] 同上,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