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常年期第九週星期一

一些可以幫助我們在常年期第九週做祈禱的反思。

葡萄園戶的比喻
服務的能力
天主繼續信賴我們


葡萄園戶的比喻

耶穌騎著一匹驢駒榮進耶路撒冷不久之後,講了一個故事,一個人把自己的葡萄園委託給承租的園戶,然後離開了。到了收穫時節,園主派僕人去收取自己應得的一份收成,但園戶們卻襲擊了其中一些僕人,殺死了另外的一些。園主評估了一下情勢,最後決定派自己的兒子過去,認為園戶們會敬重他的兒子。可是那些園戶卻彼此說:「這是繼承人,來!我們殺掉他,將來產業就歸我們了。」(谷12:7-8)於是他們抓住他殺了,把他拋在葡萄園外。

耶穌在這個比喻中講述的是關於祂自己的故事。祂想給祂的聽眾預先暗示他們幾天之後必須做的一個抉擇:是否承認祂就是那位真正的繼承人和君王?耶穌講完這個比喻後,經師和法利塞人立刻質問祂,想知道祂是不是默西亞。儘管多年之後,我們今天毫不懷疑耶穌的話是關於祂自己,但我們仍然可以問問自己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基督在我的生命中有著多大的重要性呢?祂就是把我從偶像崇拜中拯救出來的默西亞呢,還是我,或許在不自覺間,也有其他更優先的事情,使我也把祂拋在葡萄園外呢?

「如果有人問我們『耶穌基督是誰?』我們理當會說我們所學了的:祂是世界的救主,是天父的聖子,這是我們在信經中誦唸的……要回答『對我而言』耶穌基督是誰這個問題,就稍為更困難了。」[1]

服務的能力

也許葡萄園戶最大的錯誤就在於把土地據為己有。他們想佔有主人委託給了他們去照顧的東西。他們的心內並沒有為他人工作的想法:對自己在耕種的東西,他們想有佔據權和完全的自主權。他們隨時準備訴諸暴力來實現自己的野心。

起先他們的策略似乎成功了,可是耶穌明確指出正在等待著他們的結局:「那麼,葡萄園的主人要怎樣處置呢?他必來除滅這些園戶,將葡萄園另租給別人。」(谷12:9)園戶們不僅無法掌管葡萄園,他們還將失去更重要的東西:他們希望透過偷竊來享受生活,但卻快要失去自己的性命。從靈性的意義上說,他們的抉擇所表達的是:這種含著毒液的、置身於耶穌大家庭之外的慾望的最終歸宿。它剝奪了那來自我們與耶穌結合所產生的富饒。「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條。那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的,他就結許多的果實,因為離了我,你們什麼也不能作。誰若不住在我內,便彷彿枝條,丟在外面而枯乾了,人便把它拾起來,投入火中焚燒。」(若15:5-6)

聖施禮華說:「我們若讓基督在心靈中統治,就不會變得專斷獨行,唯我獨尊。相反,會甘心為眾人服務。我多麼愛服務這個詞語!為我的君王服務,並通過祂為一切因祂的聖血而得到救贖的人們服務。但願基督徒都能懂得怎樣服務……」[2] 服務並不是放棄我們一切利益。如果我們找到服務的真正能力,我們就會意識到,天主意欲我們享受祂的葡萄園的歡樂。

天主繼續信賴我們

耶穌說,主人在除滅這些園戶之後會把葡萄園租給別人(谷12:9)。鑑於葡萄園主人遭受到的苦難,也許自己靜候一段時間,然後接手管理葡萄園,或是把它交託給家人或親信的朋友,會更加在理。然而他還是相信別人能夠照顧好他的葡萄園。那些園戶對他的背叛並沒有讓他失去希望。

耶穌告訴我們,天主也是以類似的方式行事。有時候,關於祂交託給了我們的葡萄園,我們會做出很差的決定,可是祂還是會重新信賴我們。我們的願望和行動可能不穩定,可是祂總是信實的。無晴天雨天,祂每天都在等待著我們:祂的愛絕不動搖。在教會的歷史中,有許多聖人,他們起初與葡萄園戶有些相似。例如,聖保祿曾經狂熱地迫害早期的基督徒。然而,當他意識到耶穌才是葡萄園真正的主人後,他成為了結出最多果實的宗徒之一:他選擇了在耶穌的葡萄園裡勞作。

知道天主信賴我們,會讓我們的望德變得堅固。當我們感覺到罪惡正在試圖佔據葡萄園時,我們可以求庇於天主的信實。祂總是信守祂無限地愛我們的承諾:「我們不是只依靠自己那可憐的力量,而是天主的力量和大能。」[3] 聖母瑪利亞的聖子召叫了我們來到葡萄園裡為祂服務。聖母會幫助我們在這一偉大的項目中齊心協力。

[1] 教宗方濟各,2018年10月25日的講道

[2] 聖施禮華,《基督剛經過》,182

[3] 蔡浩偉主教,1995年11月28日的牧函,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