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常年期第九週星期二

一些可以幫助我們在常年期第九週做祈禱的反思。

一個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
歸於凱撒的東西
歸於天主的東西


一個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

幾天以來,以色列人的首領們一直在試圖抓住耶穌的錯誤或祂前言不對後語的地方。他們提出了一個他們認為激進的問題,迫使耶穌做個抉擇:給凱撒納丁稅,可以不可以?我們該納不該納?(谷12:14)我們必須記得,由於政治的原因,再加上宗教的原因,猶太人在羅馬帝國中感到很不自在:崇拜皇帝,就等於冒犯以色列的天主。他們向耶穌提出的問題似乎沒有正確的答案。如果祂說可以,祂的人民就會視祂為一個叛徒;如果祂說不可以,他們就會有一個指控祂反對羅馬當權者的機會。

耶穌的回答使祂超脫這個爭端:凱撒的就應歸還凱撒,天主的就應歸還天主(谷12:17)。首先,祂提醒他們所有國民對國家都有的責任:錢幣上的肖像是凱撒的,稅賦就必須繳納。但緊接而來的是,祂又提醒他們人在天主前的責任,祂的肖像印刻在我們心中和靈魂中的天主。這個以色列的首領們想要祂解決的兩難抉擇,是源於一個錯誤的假設。

聖施禮華常常提醒我們:「事奉天主和事奉人;行使公民權利和宗教責任;建設和改進世上的城鎮和相信渡過現世走向天鄉,這些都沒有衝突、沒有敵對。」[1] 相反。若能處理得宜,我們的生活的這兩範疇會互相滋養,互相強化。將光榮歸於天主,會引導我們愛護祂所創造、並賜給了我們作為產業的世界,而與我們的同儕一起努力去建設一個更公正的世界,則是一個參與天主的化工的方式。

歸於凱撒的東西

凱撒的就應歸還凱撒(谷12:17)。聖施禮華總是樂於告訴我們,當我們基督徒在工作時,要雙腳立穩大地,昂首頂向天際。他告訴他的兒女們:「毫無疑問:對擠身於世界的男男女女的你們而言,任何逃避日常生活現實的行為,都是與天主的旨意背道而馳的。」[2] 我們在自己的各種社會職責和任務中找到我們成聖的道路。我們蒙召去透過自己的工作使世界變得更加美好,並將基督的光帶到所有塵世的環境和職業中。

聖保祿說:「一切都是你們的,你們卻是基督的,而基督是天主的。」(格前3:22-23)主業團的監督范康仁蒙席寫道:「面對這個『一切都是你們的』現實,我們為他人的喜樂而歡欣;我們享受周圍所有一切的美好事物,我們也參與我們這個時代的挑戰。」[3] 由於世界不同地區的戰爭和貧窮,我們周圍許多人正陷於苦難之中並且需要援助。聖保祿的說話是在邀請我們把世界的各種挑戰變成我們自己的挑戰,從與我們最接近的人開始:在家庭內的困難、在工作中的不和、在面對一項進展緩慢的工作時鼓勵他人所倍感的疲憊,或者其他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痛苦情境。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協助解決當代的問題。透過諸聖的相通,我們可以確信,我們的祈禱和聖事生活確實能夠減輕那些出現在我們周圍的苦難。而我們的才幹使我們能夠透過自己的行動去改善周遭人的生活。「在危機和暴風雨中,上主呼喚我們,邀請我們重新喚醒和激活這種團結,它能夠為這些似乎一切都被破壞的時刻帶來穩固、支持和意義。願聖神的創造力激勵我們去創造新形式的親密互助、豐碩的手足之愛,和普世的團結。」[4]

歸於天主的東西

天主的就應歸還天主(谷12:17)。在確定了可以向凱撒納稅之後,耶穌強調一個更加深層的真理:我們是屬於天主的。我們在社會中建立的關係是很重要的,它影響著我們的喜樂與擔憂,又成為我們性格的一部分。然而耶穌提醒我們,我們是按照天主的肖像而受造的。「如果說凱撒的肖像印在羅馬的錢幣上,因而這些錢幣就應歸還凱撒,那麼刻在人心上的,是造物者天主,我們生命唯一的主。因此,真正的世俗主義並不意味著把靈性的層面抛諸腦後,而是承認:有賴於那富有創意的、人的良知能夠接受和執行的天主上智的指令,那麼根本地確保著我們的自由自主免於塵世現實的影響的,正正是靈性的層面。」[5]

天主賜給了我們一切。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能夠、也必須在生活中明認我們對天主這一基本的歸屬,並且對我們的天父誠心感謝。祂一個一個地創造了我們每個人。每一個人都是不可複製的,但始終如一都是按照祂所鍾愛的聖子耶穌的肖象而受造的。」[6] 認識到自己有賴於天主,並不會減低我們的人性或削弱我們彼此之間的關係。相反,這會幫助我們明白自己是被鍾愛的子女,賞識自己的價值,和視大家為兄弟姊妹。當我們努力去為改善我們的世界而工作時,我們就是把屬於天主的東西歸還天主。這樣,我們就常常可以充滿希望地面對將來,和勇毅地回應各種挑戰。我們可以請求童貞聖母瑪利亞,藉由天主的助祐,使世界成為一個更加美好的地方,就像她曾經在自己家中和在納匝肋所做的一樣。

[1] 聖施禮華,《天主之友》,165

[2] 聖施禮華,《熱愛世界》

[3] 范康仁蒙席,2022年3月19日的牧函,7

[4] 教宗方濟各,2020年9月2日公開接見時的談話

[5] 教宗本篤十六世,2008年9月17日公開接見時的談話

[6] 教宗方濟各,2017年10月22日三鐘經前的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