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常年期第八週星期六

一些可以幫助我們在常年期第八週做祈禱的反思。

耶穌的權柄
信任會克服恐懼
卸下偽裝


耶穌的權柄

一些猶太的當權者在聖殿走近耶穌並且問他說:「祢憑什麼權柄作這些事?或者,是誰給了祢權柄作這些事?(谷11:28)」許多人親眼目睹祂用祂話語的能力驅魔、增餅、和復活死人。耶穌的教導吸引了人群並引起眾人的共鳴,而當權者想知道祂的權力的來源。

耶穌的權柄主要是天主的,不是人的權柄:給祂傅油的是天主聖父。這就是為什麼祂拒絕人群企圖宣稱祂為世上的君王,儘管世界是屬於祂的。當祂宣講和行奇蹟時,祂並不是在尋求人的讚美。祂唯一的願望就是與眾人分享天主的友誼;祂尋求實現祂的天父的聖意。這就是祂的權柄的關鍵。

耶穌的行為方式與經師和法學士的有所不同。他們在講壇上宣講,可是往往未能真心地關切民眾。他們強加給人難以承受的重擔,但自己卻不會承擔它。「人們對耶穌的教導感到驚訝和感動。親近會賦予權威。耶穌與人親近,這就是為什麼祂理解他們的問題、痛苦、和罪過。」[1] 法利塞人因為疏遠天主和疏遠其他人而失去了權威。我們可以懇求主耶穌幫助我們培養這雙重的、與祂和與別人的親切關係。這樣,祂就能夠用自己的權柄給我們付油,使我們能夠向他人送上天主的友誼。

信任會克服恐懼

耶穌的權柄不是一種憑人性可以理解的權力。祂不會透過大展神能來把自己強加諸人或要求人敬重祂。祂透過溫柔的愛情來征服人。尤其是對於那些與祂最親近的人,例如十二宗徒來說,耶穌不僅是一個講道者和行奇蹟者:祂是一個全心全意地熱愛他們的師父。他們體驗到祂的熱情和體貼,留意到祂與他們在一起的時間,並感激祂在需要時所給予的善意糾正。難怪祂在升天前告訴他們:「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因為僕人不知道他主人所做的事。我稱你們為朋友,因為凡由我父聽來的一切,我都顯示給你們了(若15:15。)」

這種信任,隨著聖神在五旬節那天的降臨而被確認了,使這些人成為了教會的柱石。耶穌與他們每一個人所營造的情誼日漸加深,直到祂完完全全地打開了他們的心扉。祂知道他們的限制和缺陷,可是仍然信任他們,而祂對他們的信任幫助他們去發現自己的能力。由於他們缺乏安全感或對失敗的恐懼,他們的潛能可能會被掩蓋著。他們知道,儘管自己有缺點,基督卻仍理解並揀選了他們。這驅使他們去實踐向所有人傳播福音的使命。

主業團的監督指出:「天主經常利用真正的友誼,去執行祂救贖的工作。」[2] 在一個充滿著信任的氛圍中,我們不會擔心別人會看到我們的弱點、掙扎、期望、或計劃。那些愛我們的人不會讓我們的缺陷構成障礙。如果我們想建立一些友愛關係,我們就不能保持自我孤立和自顧自:我們必須了解結識能夠在友誼中幫助我們的人的價值。信任產生信任,學習愛與被愛的收穫,遠遠超過可能被他人傷害的風險。天主應許我們,祂會臨在於基督化的友情中。

卸下偽裝

耶穌主動地去贏取宗徒們,而他們的回應就是敞開自己的心扉,與祂分享自己內心的一切。耶穌與門徒之間的關係啟發了聖施禮華在《道路》中寫下其中的一點:「你寫信給我說:『祈禱是和天主談話。可是談些什麼呢?』談什麼?就是談天主,談你自己:你的快樂、憂愁、成功與失敗、高尚的抱負、每日的擔憂,甚至你的弱點!感恩和祈求;真愛和賠補。簡單地說,認識祂,也認識你自己:『與祂交往!』」[3]

當我們與某人共度一段時間時,我們就會顯露出真實的自我。即使我們在開始時把自己隱藏起來,如果友情是真誠的和帶有信任的,我們的保護面具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耶穌身上。祂邀請我們與祂建立一個獨特而真誠的友情,卻等待我們自由自願地讓祂進入我們靈魂中最親密和最有價值的深處。漸漸地,透過祈禱和與祂的親近,我們可以向祂顯示自己生命的每一個角落,從我們崇高的願望起,直到那些威脅著我們的希望的黑暗複雜情況。耶穌賜給我們亮光,以回報我們對祂的信任。祂那樂觀的面容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光明,引導我們發揮最好的自己。

母親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的孩子。她們不會被偽裝所蒙騙。她們以智慧和審慎的眼光來看孩子,知道如何鼓勵他們,指引他們,並以溫柔和細膩去回報他們的信任。聖母瑪利亞,我們在天上的母親,知道我們的恐懼和願望。就像在加納一樣,她給我們指出通往她聖子的途徑,以便我們可以向祂大大敞開心扉。

[1] 教宗方濟各,2018年1月9日的講道

[2] 范康仁蒙席,2019年11月1日的牧函,5

[3] 聖施禮華,《道路》,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