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中成聖的道路已被開闢了
主業團是一個家庭
為世界帶來光明的女士和司鐸
1930年2月14日,星期五,在馬德里的清晨時分,聖施禮華前往一間小堂去舉行彌撒聖祭。他在領了主的聖體後不久,心裡感到一個新的東西出現了。我們有時也會在彌撒中感到渴望更加與耶穌認同,更加渴望聖德,渴望更好地領會天主的奧秘。可是這次的感覺卻比平常大得多。他明白到從現在開始,許多女性將會蒙天主所召去參與僅一年多前才誕生的主業團的使命。五十年後的同一天,聖施禮華的第一位繼任人,作為主業團監督的真福歐華路提醒我們:「正是從彌撒中,從這基督祭獻永恆不斷的重現中,這一點天主的愛之火花來到這個世界,這一點會在眾多的心靈中點燃起愛的火花。」[1]
因著天主的聖意,類似的事在1943年也發生了。也是在馬德里。聖施禮華去到他的一個女兒的家中舉行彌撒聖祭。他說:「在彌撒禮成後,我就繪劃出主業團的印記:基督的十字聖架臨於世界之中,擁抱著世界,而且我又能夠談到聖十字架司鐸會了。你們要為天主的這個大恩而感謝祂。」[2]
最重要的是,主業團的精神是來自天主的一個恩賜,是常新的。正如聖施禮華提醒我們的,它不是人的智慧為了解決過去留下的、或某個地方的問題而制定的一個計劃。[3] 主業團一次又一次地,在每一個人蒙召要在自己的生活中,在「復活主永新的『今日』」[4] 中去實踐主業團的精神時誕生。因此,為了要以天主所要求的勇敢去迎接未來,我們應該活潑地牢記1928年10月2日和其他創辦的日子。這樣,我們將能夠在任何時代都重新發現聖神為我們和在我們周圍的人準備了的「大雪崩般的湧現」[5]。
天主在這幾個創辦日賦予了聖施禮華的使命(後來祂也藉著他而賦予了許多人)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要組成一個家庭。在天主的這個計劃中,主業團內有女性是具有特殊的適切性的。有著她們是「主業團真正家庭精神的必要而先決條件。」[6] 的確,重要的是,主業團是一個非常大的家庭,有著各個年齡層的男女,每個人都貢獻出自己的本性、才能和興趣。這使得每個人都成為其他人所關注和祈禱的中心,尤其是當他或她出於某種原因而特別地需要它時。聖詠的作者說:「看,兄弟們同居共處,多麼快樂,多麼幸福!……因上主在那裡賜福,又賜生命直到永遠。(詠133:1-3)」家庭的角色就是要創造一個富饒、肥沃的空間,讓每個成員都能在其中找到一個紮根的地方,感到完全地受到歡迎及快樂。同時,聖施禮華預見到主業團的使徒活動(即它所提供的培育和它的管治)將分別地為男士和女士進行。自然地,這並不會有悖於在每個人的心內博動著的團結共融。
有賴諸聖的相通,一個遍布世界各地的大家庭也可以真正地團結一致。主業團的創辦人聖施禮華曾經形像地將其描述為一種共享相同的動脈血的能力。真福瓜達露佩.歐提斯.蘭達蘇麗在很多方面都體驗了這種團結。1958年6月4日,星期三,在馬德里一個她居住其中的主業團中心,真褔歐華路第一次把耶穌聖體存放在該中心的聖體櫃裡。瓜達露佩寫了一封信給身在羅馬的聖施禮華,講述了這事件的一些細節:「[歐華路神父] 向我們談及了羅馬,我們就彷彿置身在施神父身邊,而實際上我們常常都是這樣。而我們想更加地靠近,儘管此時此刻,我們身在遠方。」[7] 那些體驗過真正的愛、那種反映著天主慈愛的愛的人都知道,有形的空間制肘並不會妨礙我們意識到自己與他人是多麼的親密,尤其是在一個特殊的周年紀念日時。
在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結束時,教會向所有婦女發表了這些說話:「婦女的聖召得到充分實現的時刻已經到來了……這就是為什麼在人類正在經歷如此深刻變革的這個時刻,充滿福音精神的婦女可以為人類做出如此多的貢獻。」[8] 這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主業團的女士們蒙召要運用「她們靈性與人性上的豐盈與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對話。」[9] 這就是天主在1928年賦予了聖施禮華的使命:要努力從內裡確保社會的變化會反映出基督的面貌,在歷史中擔當一個重要的角色。
1956年2月14日,主業團創辦人聖施禮華說:「我的女兒們,我希望你們今天能思考一下,我們的主、教會、和全人類對主業團女支會的期望;當你認知到自己聖召的偉大時,你會一天比一天更加熱愛它。」[10] 主業團女士們的聖召是一個使徒聖召,是我主點燃了的一盞燈,好使人能夠將其放置在「燈臺上」(參閱路11:33),讓它的明晰和溫暖觸及每一個人。「女性的聖德在很大程度上支撐著她身邊人的聖德。」[11]
每年的2月14日都是一個讓人歡欣鼓舞,感恩天主的日子。首先是因為,作為10月2日的伸延,這一天為許多婦女,也進而延伸到為每一個人,開闢了一條真正的基督徒喜樂之路;也是因為天主透過主業團的神父來繼續祝福祂的教會,這些神父讓基督借用他們的聲音和雙手,努力使世上所有的道路變得更加聖德豐盛。在羅馬一個有許多主業團的女士緊靠著聖施禮華地居住的中心的日記內,記錄了這天的一個周年紀念日:「今天是一個重大和喜樂的,使我們充滿歡樂的一天。它是使羅馬所有的銅鐘響徹雲霄,從早到晚都向天主謝恩的一天。也是值得慶祝的一天,它彷彿是身在這裡的每一個人的生日和聖日。」[12] 這個喜樂延伸到所有靠近主業團的溫暖的人,我們可以與他們一起,緊靠著聖母,感謝天主賜給了教會的所有恩賜。
[1] 真福歐華路主教,1980年1月9日的牧函
[2] 聖施禮華,1958年2月14日一個家庭聚會的筆記
[3] 參閱聖施禮華,Instruction on the Supernatural Spirit of the Work of God,no.15
[4] 教宗方濟各,《你們要歡喜踴躍》宗座勸諭,173
[5] 聖施禮華,《書信32》,41
[6] 范康仁蒙席,The Vocation to Opus Dei as a Vocation in the Church,引自Opus Dei in the Church,p.190
[7] 1958年6月4日致聖施禮華的信,引自 Letters to a Saint
[8] 教宗聖保祿六世,1965年12月8日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結束時給婦女的訊息
[9] 范康仁蒙席,2020年2月5日的訊息
[10] 聖施禮華,1956年2月14日的講道
[11] 范康仁蒙席,2020年2月5日的訊息
[12] Villa Sacchetti,1950年2月14日的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