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釋義:納稅給凱撒的問題

常年期第二十九主日(甲年)福音與釋義

福音(瑪22: 15-21)

那時候,法利塞人商討,怎樣在言談上,叫耶穌落入圈套。

於是,法利塞人派自己的門徒和黑落德黨人,到耶穌面前,說:「師父,我們知道你是真誠的,按真理教授天主的道路,不顧忌任何人,因為你不看人的情面。現在,請你告訴我們:你以為如何?納稅給凱撒,可以不可以?」

耶穌看破他們的惡意,就說:「假善人,你們為什麼要試探我?拿一個稅幣,給我看看!」他們便遞給他一塊「德納」。

耶穌對他們說:「這肖像和名號是誰的?」

他們對耶穌說:「凱撒的。」

耶穌對他們說:「那麼,凱撒的,就應歸還凱撒;天主的,就應歸還天主。」

釋義

耶穌用祂這個極好的回答巧妙地化解了反對祂的人所設下的、關於納稅給凱撒的辯證圈套:「那麼,凱撒的,就應歸還凱撒;天主的,就應歸還天主(21節)。」藉著這個說法,我主不僅克服了這個為祂而設的圈套,而且也奠定了一個基礎,好讓人能夠明確地辨別現世的和屬靈的權柄,以及基督徒如何在俗世中行動首尾一致。

在耶穌的時代,猶大地區正經歷著一個戲劇性的政治和宗教局勢。一方面,整個地區都受制於羅馬帝國。因為猶大是一個不斷地有叛變威脅的省份,所以羅馬必需常駐武裝力量在其中,從而任命了一個檢察官,負責確保人民順服,並通過被稱為「稅吏」的地方官員徵收稅款。另一方面,黑落德黨人則情願有一個本地的管治者作為中間人去收稅,然後把部分的稅款轉交羅馬。此外,當地的宗教當局則負責保養耶路撒冷的聖殿和維護民眾的崇拜活動。

在這些縱橫交錯的利益衝突中,所謂納稅給凱撒是一個非常富爭議性的話題。在這個困境下,一個虔誠的猶太人應該怎麼做呢?一塊「德納」是一個日薪工人一天的工資(參閱瑪20:2),而兩塊「德納」則是路加福音所載的、耳熟能詳的比喻中那個慈善的撒瑪黎雅人留下來照顧那個傷者的費用(參閱路10:35)。所以一塊「德納」雖不是一筆可觀的數目,但也不是微不足道的。而最重要的是,它與羅馬人的利益息息相關。因此,這個困境似乎是無法解決的。假如耶穌鼓勵人納稅給凱撒,祂就會被公眾視為一個外邦人的友人,而祂在猶太人中的威望就會受到損害。可是假如祂堅持不應納稅,祂就可能會被指控為一個煽動人民反對羅馬的人。

耶穌以無與倫比的智慧提醒他們錢幣上刻著的是凱撒的肖像。聖依拉略把耶穌的話改述如下:「凱撒的錢幣是用金鑄造的,上面刻著他的肖像;天主的錢幣就是人,我們在人的身上看到天主的肖像。因此,將你們的財富交給凱撒,並為天主而保全你們的純潔吧。」[1]

同樣,教宗方濟各評說:「談到錢幣上刻有凱撒的肖像,表明人們覺得自己完全地是國家的公民 —— 有著其權利和義務 —— 是正確的;但像徵性地,它讓人們想到烙印在每個男女身上的另一個肖像:天主的肖像。祂是萬物之主,而我們這些『按照祂的肖像』受造的人首先是屬於祂的。」[2]

耶穌對這個問題的回覆,是教會在發展其社會教訓時經常被引用的。這套教訓既捍衛公民領域中的各項權利和義務,同時亦捍衛教會領域中各項有關的事。問題在於讓凱撒等合法當權者得有其按公義所應有的權利,同時也捍衛教會的權利,不去利用她以求得到一些個人利益,或在純世俗的事務中牽涉她。

聖施禮華對努力在世界中央成聖的基督徒說:「你看這衝突如主的回答一般悠久,清楚且毫不含糊。事奉天主和事奉人;行使公民權利和宗教責任;建設和改進世上的城鎮和相信渡過現世走向天鄉,這些都沒有衝突、沒有敵對。……當一個基督徒選擇了天主,全然回應上主,這回應催迫他一切以天主為中心,同時,也公平待人。」[3]

[1] 聖依拉略,《瑪竇福音講道集》,23

[2] 教宗方濟各,2017年10月22日三鐘經前的講話

[3] 聖施禮華,《天主之友》,165

Pablo Edo

圖:Pocky Lee -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