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工作也要成為祈禱,變成和天父的交談。』(聖施禮華《天主之友》64)
默想是一條路徑,内心平安是默想的結果,若沒有聖神的引領則無法做到。
教宗強調耶穌教我們誦念的《天主經》是普通民衆的祈禱。
信德的氣息乃是祈禱;當我們學會祈禱時,信德也會隨之成長。
我們的祈禱從來都不是單獨的,而是與先我們而去的人有一種神秘的團結互助的聯繫。為他人祈禱是愛他們的首要方式。
基督的十字架是人類的希望燈塔,指示著世人生活的方向。
由於新冠疫情的緣故,不少人臨終時沒有摯愛在身旁寬慰一二、孤獨地與世長辭;儘管如此,聖母瑪利亞依然在這些臨終者的病榻邊予以陪伴。
衆人因著尊嚴而同等,“卻也是獨特的,聖神願意讓這些獨特性藉著美好事物,在蒙受天主慈悲、成為祂的子女的每個人身上散發出來”。
教宗籲請信衆繼續為伊拉克祈禱,期許伊拉克人民成為友誼和兄弟情誼的編織者,使人類互相殘殺的戰爭消亡,普世和平臨於全世界。
教宗提出了「為什麼人必須被天主所愛呢?」這個問題。
每時每刻都適合與天主對話,隨時隨地都是與祂交談的大好良機。我們不必回顧過往或設想未來,卻要專注於今時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