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常年期第三十一週星期四

一些有助於我們在常年期第三十一週做祈禱的反思。

天主的奧秘就是憐憫
天主寬恕我們會給自己帶來歡樂
我們在修和聖事中找到的寬恕


天主的奧秘就是憐憫

「你們中間那個人有一百隻羊,遺失了其中的一隻,而不把這九十九隻丟在荒野,去尋覓那遺失的一隻,直到找着呢?」(路15:4)我們今天聽到這些說話,使我們對天主充滿了感恩之情,想起天主曾經無數次地在我們迷失了路時前來尋找我們。「我告訴你們:同樣,對於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所有的歡樂,甚於對那九十九個無須悔改的義人。」(路15:7)我們想了解基督所描述的「天上的歡樂」;它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奧秘。為什麼一個罪人的悔改會給天主帶來歡樂呢?難道祂不更加關心我們的善行,和我們遵守祂誡命所作的努力嗎?

聖施禮華喜歡沉浸在福音中,細細品味每一個情節:「我們的主基督常常談到船和網,談到海和魚。但祂不是也談到羊和羊群嗎?而且多麼溫柔地談啊!當祂描述善牧的形象時,祂多麼快樂啊!」[1] 當聖施禮華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他在鄉間見過類似的場景:「如果,像他們在當地所說的,有一隻羊『被敲了一下』,即是說例如牠斷了一條腿,我就曾經親眼目睹這個傳統的畫面變得栩栩如生:他們會把羊扛在肩上。我也曾經見過牧羊人 ── 他們都是堅強的人,看似是不能表現出溫柔的人 ── 慈愛地手抱著一隻新生的羔羊。」[2]

找到一隻迷失的羊時所出現的「天上的歡樂」揭示出天主聖父的真面貌。「天主寬恕一切,並且常常寬恕。當耶穌向祂的門徒描述天主的面容時,祂用溫柔的仁慈來勾劃出它。祂說,天堂裡一個罪人的悔改,比一大群無須悔改的義人會出現更多的歡樂(參閱路15:7,10)。福音中沒有任何章節會讓人懷疑天主不會寬恕任何已經準備好,並且懇求再次被擁抱的人的罪。」[3] 對我們來說,困難的就是要認清自己多麼需要天主的憐憫。正是我們的悔改 ── 即一次又一次地回到善牧的身邊 ── 能夠激起「天上的歡樂」。

天主寬恕我們會給自己帶來歡樂

「你們與我同樂罷!因為我那隻遺失了的羊,又找到了。」(路15:6)天主的歡樂是有感染力的。祂聚集起所有人,並且邀請他們來分享祂的快樂。我們無法完全想像天主在祂自己的內在所體驗的歡樂的程度,然而我們可以靠近這個奧秘,至少渴望能夠更加深入地探究它。為什麼天主在寬恕我們時會如此高興呢?原因之一是因為寬恕會使我們失而復得天主對我們那奇妙的愛。事實上,「寬恕」一詞的意思是完全地給予,是送上一份完美的禮物。聖施禮華在他的《親密筆記》中寫道:「我做了什麼,耶穌,祢如此愛我?得罪祢又愛著祢:去愛祢:這就是我的一生。」[4]

同時,當我們請求天主寬恕時,我們也在表達幾個不言而喻的訊息,包括遺憾(「我希望我從來沒有這樣做過」)和恢復原狀的願望(「我想重新點燃我們以前的感情」)。一個請求寬恕的孩子是一個愛父親、信賴他、和關心他的孩子。孩子會因為自己使父母傷心而感到痛苦。我們請求寬恕,是因為我們想結束因罪過而造成的一個情況:就是拒絕接受天主對我們的愛。我們在獲得寬恕時所感受到的歡樂,雖然是很大的,但也只能微弱地反映出天主自己在恢復我們的生命時所感受到的歡樂。

「聖詠第27篇的作者正被敵人包圍著,(但)他所作的見證卻是充滿信德的。他說:『我的父母雖捨棄了我,然而上主卻收留了我。』(詠27:10)天主是一個永遠不會拋棄自己的子女的父親,是一個慈父,祂以一種超越世人所能有的忠誠來支撐、幫助、歡迎、寬恕和拯救人,開展出永恆的維度。」[5]

我們在修和聖事中找到的寬恕

在修和聖事中,我們深入地沉浸於這個屬於天主的歡樂和愉悅的奧秘。「主啊!一切祢都知道,祢曉得我愛祢。」(若21:17)我們用這句或類似的說話告訴耶穌,在我們內心的深處,我們是愛祂的,儘管我們的行為有時可能會掩蓋這個真相。毫無疑問地,我們去告明自己的罪,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告明的是天主的美善、慈愛和憐憫。我們什麼都不配得到,可是我們仍然敢於請求寬恕。儘管我們可能已經習慣了這樣做,但事實就是,當我們告罪時,我們是在挑戰人性的邏輯,並且完全地沉浸在天主的思維方式中。我們放棄本能地對自己的生活作出的判斷,讓天主擁有最終話語權。

而祂的判決是很明確的:「我宣布你無罪。」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見基督承擔起我們的罪孽、過錯和那屬於我們自己的責任。祂承擔了我們的罪孽,使我們擺脫它的羈絆:「因祂受了懲罰,我們便得了安全;因祂受了創傷,我們便得了痊癒。」(依53:5)「寬恕不是一個我們自己努力的成果,而是一份恩賜,是聖神的一份恩賜,是聖神使我們充滿著那憐憫和恩寵的泉水,而這泉水是從被釘在十字架上和已經復活了的基督那敞開的心中不斷地湧出的。」[6] 而且,好像這還不似的,祂告訴我們,寬恕我們會使祂充滿歡樂。我們還能在哪裡找到類同的東西呢?

我們真正重視和欣賞這份恩賜的標誌,就是在適當的時候與他人分享它的存在。我們可以請求童貞聖母瑪利亞,幫助我們成為修和聖事的宗徒,好讓我們的友人更加接近天主寬恕的懷抱。

[1]聖施禮華,1955年3月13日一個家庭聚會的筆記

[2]聖施禮華,《書信27》,22

[3]教宗方濟各,2019年4月24日公開接見時的講話

[4]聖施禮華,1931年10月29日的《親密筆記》,5,358-359

[5]教宗本篤十六世,2013年1月30日公開接見時的講話

[6]教宗方濟各,2014年2月19日公開接見時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