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常年期第二十一週星期五

一些能幫助我們在常年期第二十一週做祈禱的反思。

為彌撒做準備
讓我們的燈保持明亮
在彌撒中朝拜我主


為彌撒做準備

在許多的活動中,充分的準備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體育運動中,比賽的表現很大程度取決於訓練以及掌握正確技巧所花費的時間。某些社交聚會的成功,比如邀請朋友來家中晚餐,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的準備。一般來說,我們為籌備某些活動投入的時間,尤其是心機,顯示了我們對該活動的重視程度。活動越重要,我們投入的準備就越多,即使僅僅是在思想和注意力上的準備。同時,經驗告訴我們,充分的準備會帶來好的結果。無論是比賽,或與久未謀面的朋友共度時光,如果我們準備充分,我們將會更加享受這一切。

沒有任何活動或相遇比彌撒更為重要,因為在那裡我們真正體驗到基督的死亡與復活,並領受祂的聖體作為滋養。因此,沒有任何比準備自己以相稱的方式參與彌撒聖祭更有價值。縱使我們以最好的準備來參與這救贖工程,也遠不及天主對我們的愛這一偉大奧祕。這是一場婚宴,我們受邀參與其中,就像比喻中的那些童女:「那時,天國好比十個童女,拿着自己的燈,出去迎接新郎。」(瑪25:1)

聖施禮華將彌撒視為他生命的中心與根源,他邀請我們盡可能為這一崇高時刻做好準備:「聖體聖事就在那天晚上建立起來,為復活的晨曦預作準備。我們也應當為這新曙光作好準備。一切有害、破舊、無用的東西,諸如:灰心沮喪,狐疑猜忌,悲傷憂鬱,膽小無為等等,都要一掃而盡。聖體聖事給予天主子女一種神聖的新意,我們應當滿懷『更新的心思』奮起響應,革新自己的一切感情與行為。我們的力量已有了新的本源,已有了插植於我主的茁壯新根苗。我們切不可重拾舊酵母,因為我們現在已有了永不敗壞的神糧。」[1]

讓我們的燈保持明亮

這個比喻講述的十個童女,「有五個是糊塗的,五個是明智的。糊塗的拿了燈,卻沒有隨身帶油;而明智的拿了燈,並且在壺裏帶了油。因為新郎遲延,她們都打盹睡着了。半夜有人喊說:『新郎來了,你們出來迎接罷!』」(瑪25:2-6)雖然這個比喻特別指的是我們在死後將接受天主的最終擁抱,我們也可以將其應用於我們在聖體聖事中與基督的相遇。有時,我們在彌撒中可能會感到分心或昏昏欲睡。儘管我們知道自己身處一個神聖的地方,可以與天主聖三進行愛的對話,但我們的想像力可能會天馬行空。也許在這樣的時刻,我們會覺得自己就像那些等待新郎到來時睡著的童女一樣。

參與聖彌撒並非僅僅是一種腦力活動,僅僅專注於神父的每一個動作和言語。相反,關注彌撒禱文和禮儀姿勢的豐富內涵,好比一扇門,引領我們進入隱藏在其背後的神聖奧秘。因此,這是能夠「活出彌撒聖祭的意義」[2] 的關鍵,正如聖施禮華所說,在於我們是否隨身攜帶著油,即使在更疲憊或分心的時刻,也能為我們的心靈提供所需的光明,以認出基督的面容,祂在彌撒中獻出自己的生命來拯救我們。此外,主業團的創始人建議我們,將導致分心的事物——對人的關切、對工作的憂慮等等——交託在天主的手中。[3]

「為迎接與主的相遇,準備的條件不僅是信德,更是一種充滿對近人的愛與慈悲的基督徒生活。如果我們任由自己追求看似更舒適的事物,只顧自己的利益,那麼我們的生命就會變得貧瘠,無法為他人帶來生命,我們也無法為信仰之燈積蓄油;而這信仰——在主的來臨時,甚至在此之前——將會熄滅。」[4] 要想真正理解彌撒,最好的內心準備就是充滿愛德的生活,因為這正是我們在聖祭禮儀中所頌揚的:耶穌的無限大愛,祂甘願為我們每個人獻出自己的生命。

在彌撒中朝拜我主

半夜時分,童女們聽到了一個聲音,將她們從沉睡中喚醒:「新郎來了,你們出來迎接罷!」(瑪25:6)她們都開始匆忙地準備自己的燈。但由於糊塗的童女沒有帶足夠的油,而且油不夠所有人使用,她們不得不出去購買。她們去買的時候,「新郎到了;那準備好了的,就同他進去,共赴婚宴;門遂關上了。」(瑪25:10)過了一段時間,當那些慌張的童女到達時,新郎對她們堅決的拒絕:「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認識你們。」(瑪25:12)

為了意識到彌撒聖祭的偉大,我們首先需要非常了解我主。願主永不用對我們說新郎對糊塗童女所說的話:「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認識你們。」(瑪25:12)兩個相愛的人之間的了解,並不局限於生平資料的簡單積累,也不僅僅是偶爾的相遇。這是一種內心的態度,它逐漸引領我們進入對方的感受和思想中。這就是為什麼朝拜聖體如此重要,它幫助我們準備心靈,在每一次彌撒中認出我主。「在聖體櫃前朝拜聖體,幫助並準備我們更好地參與聖體聖事。」[5]

本篤十六世曾寫道:「在聖體聖事中,֚֚天֚主子來與我們相遇,並渴望與我們合而為一。拜聖體純粹是感恩聖祭的自然結果,而感恩聖祭本身是教會最高的朝拜行為。」[6] 因此,彌撒以外的聖體朝拜教導我們在彌撒中朝拜我主,渴望通過聖體與祂結合,並增加對祂的渴求。「領受聖體就是朝拜我們所領受的那一位。」[7] 我們可以請求瑪利亞,這位極智之貞女與聖體之母,助我們像她準備迎接她的聖子一樣,為每一次彌撒做好準備。即使我們燈中的油似乎快要耗盡,火苗也有熄滅的危險,瑪利亞會將她永不會用完的油分給我們,並以母親般的慷慨給予我們。

[1] 聖施禮華,《基督剛經過》,155。

[2] 聖施禮華,《基督剛經過》,88。

[3] 參閱聖施禮華,家庭聚會筆記,1971年2月21日。

[4] 教宗方濟各,2017年11月12日三鐘經前的講話。

[5] 教宗方濟各,致德國全國聖體大會訊息,2013年5月30日。

[6] 教宗本篤十六世,《愛的聖事》宗座勸諭,66。

[7]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