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整夜徒勞無功的捕魚之後,伯多祿已經筋疲力盡了。在聖史路加所描述的這個情節中,我們很容易想像伯多祿和安德肋、雅各伯和若望帶著沮喪甚至憤怒的面孔在清洗他們的漁網。他們甚至可能在心裡面對天主沒有幫助他們捕得魚而有某種怨懟。他們的家人就靠這些漁獲維生,可是如果他們花了一整夜,用盡了所有捕魚技巧之後卻仍然一無所獲,他們該如何養家糊口呢?常常都眷顧祂的子民的天主,難道那天晚上就不能向加里肋亞海展現祂的慈顏嗎?
就在此刻,耶穌出現在他們身邊,並且提出一個乍看之下是不適時的請求。由於人多,岸邊又不夠空間,祂需要一個地方作為講台。於是耶穌上了船,並且吩咐伯多祿「把船稍微划開,離開陸地。」(路5:3)這幾個漁夫可能感到驚訝了。他們已經一夜無眠,毫無所獲,而這個老師的不適時的要求只會讓他們更加疲憊不堪。
有時候,主耶穌也會以這個方式來到我們身邊,提出一個似乎不適時的請求:在一個我們有較大壓力時來了一個需要幫助的人;一道我們在祈禱或神修指導中得到的、自己卻無法完全理解的亮光;某人一些顛覆我們的靈魂的言行……我們可以說,這些都是基督以某種方式與我們「玩耍」的情況。祂願意幫助我們學習以正確的態度去接受自己的小失敗,好使祂為我們的船掌舵。在那個需要我幫助的人身上,在那個我們不理解的指示中,或者在那件意想不到的事件中,耶穌正在試圖告訴我們一些事情。「主,祢在每方面都是偉大的!但最使我感動的是祢降尊就卑,在每天的喧嘩中尋找,跟隨我們每個人。主啊,讓我有孩子的童真、純潔的眼目、清晰的頭腦,好讓祢來臨時,雖然沒有外在的光榮,我們也能認出祢。」[1]
伯多祿已經認識耶穌了。他曾經在葛法翁會堂裡聽過祂的講道,又邀請過祂到自己的家作客。耶穌在那裡治好了他的岳母。他也看見過耶穌在葛法翁,治癒了所有日落時前來找祂的病人(參閱路4:38-44)。或許是出於感激耶穌治好了自己的岳母,多於想聽祂講道,伯多祿按照祂提出的要求做了。他踏上船,慢慢地把船划離岸邊。伯多祿可能因為疲倦而無法集中精神去聆聽基督的講話。講道一結束後,他也許就想到終於可以回家了。可是主耶穌還有另外一個不適時的要求:「划到深處去,撒你們的網捕魚罷。」(路5:4)伯多祿試圖與他理論:「老師,我們已整夜勞苦,毫無所獲。」(路5:5)他其實還可以加上一句:「如果我們在黑夜時什麼都沒捕到,那麼在艷陽高照下,我們就更加不可能有收穫了。」然而在耶穌的目光和自己想起祂行過的奇蹟的激勵下,他回答說:「我要遵照祢的話撒網。」(路5:5)
這個日後會成為教會領袖的人看見信賴耶穌的說話的實效了。雖然主耶穌對他的要求並不太合理,但是伯多祿沒有讓自己被人性的邏輯所牽制,而是信賴基督的說話。他們很快就網到了許多魚,多得網也險些破裂了(參閱路5:6)。這將會成為伯多祿的生命中一個不變的事實:他只要盡己所能,而師傅耶穌就會處理其餘的事。「當時天色已亮,不是捕魚的好時候,但伯多祿卻信靠耶穌。他沒有依靠自己熟知的捕漁策略,而是依靠耶穌的新穎。就是那促使他按照耶穌的吩咐去做的奇妙。我們也是一樣:如果我們歡迎主進入我們的船,我們就可以出海了。與耶穌在一起,我們就可以在生命的海洋中無懼地航行,在沒有收獲時不會被失望所征服,也不會放棄和訴說:『再沒有什麼可以做的了』。讓我們接受這個邀請:讓我們趕走悲觀和不信,與耶穌一起駛向深海吧!我們那小小和空空的船,也會見證到一個奇蹟式的漁穫。」[2]
這個奇蹟式的漁穫說明,只要我們信賴耶穌的說話,祂就能克服我們自身那有限的視野。「當我們慷慨地為祂服務時,祂就會在我們身上成就偉大的事。這就是祂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所做的:祂要我們歡迎祂登上我們的生命的船,與祂一起重新出發,航行到一個充滿驚喜的新海洋。祂號召我們走入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海,成為美善和仁慈的見證者,為我們那常常有崩潰的危險的存有賦予新的意義。」[3]
天主在我們身上所能成就的這些奇蹟,與我們對自己的軟弱的認知是沒有矛盾的。伯多祿看到大量的魚穫,便俯伏在耶穌腳前說:「主,請你離開我!因為我是個罪人。」(路5:8)聖施禮華曾經就此評說:「我肯定這種反應對我們每人都不陌生。然而,我向你們保證,在我的一生中,目睹了如此多透過人類之手來實現的奇妙恩寵,我感到深受感動,並且每天都在大聲呼喊:『主啊,不要離開我,因為沒有你,我什麼善功也做不了。』」[4]
我們對自身的脆弱的認知,似乎與天主要求我們做的一切形成一個對比。然而這一實際的情況不但不會讓我們氣餒,反而會激勵我們永遠不要與讓我們的生命充滿偉大事情的天主分離。「在你感到自己可憐肉體所背的沈重負擔時,在你感到自己本性私慾偏情的沈重負擔時,切勿惶恐。到今天方始發覺『這個大包袱』的存在,也未免有些太傻,太幼稚了。你的惡劣本性,並不是個阻礙。相反,卻是一個踢馬刺,激勵你馬不停蹄的尋覓天主,同天主更密切地結合,因為天主能使我們淨化。」[5] 當伯多祿承認自己的罪過時,基督並沒有棄絕他。恰恰相反,祂召叫他來分享自己的生命。「不要害怕!從今以後,你要做捕人的漁夫。(路5:10)而正如我們的母親瑪利亞的「爾旨承行」一樣,這幾個漁夫便信賴了耶穌的說話,「他們把船划到岸邊,就捨棄一切,跟隨了祂。」(路5:11)
[1]聖施禮華,《天主之友》,313
[2]教宗方濟各,2022年2月6日三鐘經前的講話
[3]教宗方濟各,2019年2月10日三鐘經前的講話
[4]聖施禮華,《天主之友》,23
[5]聖施禮華,《犁痕》,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