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谷8:11-13)
那時候,法利塞人出來,開始和耶穌辯論,向祂要求一個來自天上的徵兆,想試探祂。耶穌從心裡嘆息說:「為什麼這一世代要求徵兆?我實在告訴你們,必不給這世代一個徵兆!」祂就離開他們,再上船往對岸去了。
釋義
上星期六,我們默想耶穌憐憫那群飢餓的人。祂用幾個餅使他們得到飽餐,所有人都吃飽了。這是來自天上的一個奇妙徵兆。然而今天我們卻大失所望了。在耶穌行了這個偉大的神蹟之後,法利塞人便質問祂,要求祂再行一個。而耶穌因他們的心硬而感到沮喪。衪的答覆是一個響亮的「不」:衪不會給任何徵兆。
由於他們無法以自己的論點來說服耶穌,他們就要求祂用一個來自天上的徵兆來證明祂所說的話的真實性。他們相信的是神蹟,卻不相信行神蹟者所說的話。因為他們不信耶穌。更重要的是,他們拒絕接受祂。他們以自己的態度來背棄祂,而耶穌也被迫同樣背棄他們,乘船繼續衪的旅程。這並不是我們第一次看到耶穌因為人的心硬而感到悲傷(參閱谷3:5)。
對一個心硬的人,還可以提供什麼徵兆呢?沒有。更確切地說,可以提供的徵兆,就是他們得不到任何徵兆。對耶穌來說,無法向他們展現自己的仁慈,被迫要離開他們,一定是非常痛苦的。或許這就是唯一可行的、好能激發他們皈依的辦法。正如聖施禮華所說:「耶穌從不是疏遠冷淡,高高在上的。雖然在宣講時,偶然會流露出憤懣感慨的心情,因為惡人的罪行傷了祂的聖心。但是,我們若仔細觀察,馬上會發現祂的悲憤實在是出於愛,是再次向我們發出邀請,敦促我們悔罪改過,矢志忠誠。」[1]
[1] 聖施禮華,《基督剛經過》,162,「在基督聖心內尋求平安」的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