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路18:35-43)
耶穌將近耶里哥時,有一個瞎子坐在路旁討飯,聽見群眾路過,便查問是什麼事。有人告訴他:是納匝肋人耶穌經過。他便喊叫說:「耶穌,達味之子,可憐我吧!」前面走的人就斥責他,叫他不要出聲;但他越發喊叫說:「達味之子,可憐我吧!」耶穌站住,叫人把他帶到自己跟前來;當他來近時,耶穌問他說:「你願意我給你做什麼?」他說:「主,叫我看見。」耶穌給他說:「你看見吧!你的信德救了你。」他立刻看見了,遂跟隨著耶穌,光榮天主。所有的百姓見了,也都頌揚天主。
釋義
又盲又窮的巴爾提買,只能坐在路邊乞討。但他內心尋求的不僅是物質上的需要。他所尋求的是生存的全部意義。然後有一天,耶穌經過,而且改變了他的一生。
當耶穌來到耶利哥,走近他時,巴爾提買立刻意識到有一件不尋常的事情正在發生,因為他聽到有一大群人走過。他警覺起來,便問人正在發生什麼事。他們回答說:「是納匝肋人耶穌經過。」他便開始高聲喊叫:「耶穌,達味之子,可憐我吧!」
懷著一個謙卑的心的巴爾提買,受到聖神所感動,因而認出耶穌就是默西亞。這就是他高聲呼喊的原因。他需要金錢來吃飯,然而更重要的是,他需要救主默西亞。而當他意識到默西亞近在咫尺時,他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巴爾提買身邊的人斥責他,叫他不要出聲。他們或許以為他正在打擾師傅耶穌。可是他們不認識耶穌。耶穌來是要尋找那些為了祂而飢渴慕義的人。
巴爾提買不肯沉默下來,反而越發喊叫說:「達味之子,可憐我吧!」
從一開始就聽到了他的呼喊,而且被他的呼喊觸動了自己的心的耶穌,便叫人把巴爾提買帶到自己跟前來,問他說:「你願意我給你做什麼?」「主,叫我看見。」於是,一個奇蹟就發生了。
耶穌一個接一個地尋找人靈。祂要與每一個人進行單對單的接觸。祂要我們尋找祂,為了祂而飢渴慕義。耶穌不會把自己強加於我們,而是懇求我們給祂一點愛。[1]
我們可以從巴爾提買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尤其是那引導我們不顧一切地熱切尋求主耶穌的信德。正如聖施禮華在《道路》中所寫的:「在我送你那本《耶穌傳》時,寫上了一句贈言:『願你尋找基督;願你找到基督;願你熱愛基督。』這是三個非常清楚的階段。你是否起碼生活在第一個階段中呢?」
尋找基督意味著運用各種方法去尋找祂。我們必須在聖言和聖事中熱切地尋求祂。這兩條就是我們找到祂和開始愛祂的途徑。
[1] 參閱聖施禮華,《基督剛經過》,179
[2] 聖施禮華,《道路》,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