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路16:1-8)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說:「曾有一個富翁,他有一個管家;有人在主人前告發這人揮霍了主人的財物。主人便把他叫來,向他說:我怎麼聽說你有這樣的事?把你管理家務的賬目交出來,因為你不能再作管家了。那管家自言自語道:主人要撤去我管家的職務,我可做什麼呢?掘地罷,我沒有氣力;討飯罷,我又害羞。我知道我要做什麼,好叫人們,在我被撤去管家職務之後,收留我在他們家中。於是他把主人的債戶一一叫來,給第一個說:你欠我主人多少?那人說:一百桶油。管家向他說:拿你的賬單,坐下快寫作五十。隨後,又給另一個說:你欠多少?那人說:一百石麥子。管家向他說:拿你的賬單,寫作八十。主人遂稱讚這個不義的管家,辦事精明;這些今世之子應付自己的世代,比光明之子更為精明。」
註釋
今天彌撒的福音講到一個乍看之下可能會令人困惑的比喻。聖史路加在他的福音的第16章開始談到財富。其中的教訓不僅限於警告世人不應貪婪和浪費。耶穌要祂的門徒明白,要好好利用時間,因為天國已經臨近了。而他們最該努力追求的就是:「你們先該尋求天主的國和它的義德,這一切自會加給你們。」(瑪6:33)
這個比喻告訴我們一個對託付給了他的財物漫不經心的管家,就像那個回頭的浪子一樣(參閱路15:13)。主人見他行事不負責任,便決定解僱他,並且要他把管理家務的賬目交出,好交給那個將要接替他的人。管家要流落街頭了,便盤算著。當他想到那些自己不會甘願去做的事情時,突然靈機一動:「我要結交那些欠債的人,去減輕他們的債務!」令我們驚歎的是(主耶穌經常在比喻中試圖引發的驚歎),耶穌隨即稱讚這個不義的人。可是祂所稱讚的並不是他的不忠實,而是他在短短的時間內迅速而精明地採取了的行動。也就是說,稱讚他為了達成自己的目標而作的努力。
這個比喻批判浪費物質財富的行為,教導門徒要好好管理它。他們要按實際需要而使用財物,和盡可能地把自己所有的用於服務他人(參閱路16:19-31)。可是耶穌也是用祂的說話來鼓勵我們要善用當下,以成就自己的得救,知道未來就是由今天和當下所造就出來的。「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卻賠上了自己的靈魂,為他有什麼益處?」(瑪16:26)正如聖保祿所說的:「所以,你們應細心觀察自己怎樣生活;不要像無知的人,卻要像明智的人;應把握時機。」(弗5:15-16)「看!如今正是悅納的時候;看!如今正是救恩的時日。」(格後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