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的彌撒福音:耶穌的淚水

常年期第三十三週星期四的彌撒福音及釋義。

福音(路19:41-44)

耶穌臨近耶路撒冷的時候,望見京城,便哀哭她說:「恨不能在這一天,你也知道有關你平安的事;但這事如今在你眼前是隱藏的。的確,日子將臨於你。你的仇敵要在你四周築起壁壘,包圍你,四面窘困你;又要蕩平你,及在你內的子民;在你內決不留一塊石頭在另一塊石頭上,因為你沒有認識眷顧你的時期。」


釋義

耶穌去到耶路撒冷,為了與門徒們一起慶祝逾越節。這將會是祂在世上生活時最後的一次。在這幾天裡,祂的心情極為激動,情緒也極度壓抑。祂從伯達尼出發。到了橄欖山時,祂停下腳步,觀看著聖殿的雄偉和聖城的城牆。耶穌開始痛哭起來了。祂無法抑制自己內心的悲傷,因為聖城的子民無法辨認出祂是主。

耶穌心中的悲傷源自於耶路撒冷子民的背叛。耶穌為了身在聖城內、為了天主的選民那封閉了的心而哭泣。因為他們太忙碌,太自滿了,沒有時間為祂打開大門。

和耶穌同行的朝聖者在進入耶路撒冷聖城時情緒高漲不已,高呼祂是「達味之子」。幾天之後,耶穌將會背負著一根木頭而離開聖城。這個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的頭將會被人套上一個用荊棘編成的茨冠。「祂受盡了侮辱,被人遺棄;祂真是個苦人,熟悉病苦;祂好像一個人們掩面不顧的人;祂受盡了侮辱,因而我們都以祂不算什麼。」(依53:3)

這就是耶穌,降生成人的天主。祂為我們每一個人而哭泣。是因為我們也常常無法辨認出祂就是引領我們走向和平的天主。是因為我們的心也常常是忙碌和自滿的,在「愛」之前關閉起來。

耶穌哭泣,好使我們能學習與祂一同哭泣。祂捨棄自己的性命,好使我們能獲得生命。好使我們能在祂的悲痛和苦難中找到力量,日復一日地重新再開始。聖施禮華勸誡我們要在心中激起:「愛的懺悔。因為祂是美善的;因為祂是為你犧牲生命的朋友;因為你擁有的一切的美善都是祂的;因為你多次得罪了祂;因為祂寬恕了你。祂!寬恕了你!哭泣吧,我的孩子,懷着愛的懺悔。」(《道路》,436)

Luis Cr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