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的彌撒福音:我來是為了召叫罪人

常年期第三十一週星期四的彌撒福音及註釋。

福音(路15:1-10)

那時候,眾稅吏及罪人們都來接近耶穌,為聽祂講道。法利塞人及經師們竊竊私議說:「這個人接待罪人,又同他們吃飯。」

耶穌遂對他們設了這個比喻說:「你們中間哪個人有一百隻羊,遺失了其中的一隻,而不把這九十九隻丟在荒野,去尋覓那遺失的一隻,直到找著呢?待找著了,就喜歡的把牠放在自己的肩膀上,來到家中,請他的友好及鄰人來,給他們說:你們與我同樂吧!因為我那隻遺失了的羊,又找到了。我告訴你們:同樣,對於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所有的歡樂,甚於對那九十九個無須悔改的義人。

「或者哪個婦女,有十個『達瑪』,若遺失了一個『達瑪』,而不點上燈,打掃房屋,細心尋找,直到找著呢?待找著了,她就請女友及鄰人來說:你們與我同樂吧!因為我失去的那個『達瑪』又找到了。我告訴你們:對於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主的使者前,也是這樣歡樂。」


註釋

在耶穌的公開生活中,最突出的其中一點就是,那些被視為罪人的人,沒有一個感到被祂拒絕接納。聖史路加告訴我們,「稅吏和罪人都挨近祂,要聽祂講道。」耶穌懷著一顆歡迎人和憐憫人的心,渴望與所有人交談。祂鼓勵祂們要認真地處理自己與天主的關係,因為受到歡迎和憐憫並不意味著他們應該對去惡行善的需要視而不見。耶穌歡迎他們,同時也是為他們而獻出自我:「基督在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就為我們死了,這證明了天主怎樣愛我們。」(羅5:8)這是天主首先的愛的更新:「我們應該愛,因為天主先愛了我們。」(若一4:19)

那些稅吏和罪人意識到耶穌正在尋找他們,召喚他們。主耶穌在最後晚餐中這樣祈禱:「當我和他們同在時,我因祢的名,保全了祢所賜給我的人,護衛了他們。」(若17:12)而祂這樣做,就像一個牧羊人出去尋找羔羊一樣:因為我們是天主父託付給了祂的。祂知道我們所領受了的召喚,並且以天主的慈愛來愛我們,又不願任何一個人失落。祂在任命我們作為祂的使者時,也囑咐我們要擁有同樣的愛:祂「派遣他們兩個兩個地在祂前面,到祂自己將要去的各城各地去。」(路10:1)耶穌要跟隨祂的人分享那在祂自己的心裡面的愛。

主耶穌所舉的這兩個例子都是一個對人性的思維模式的挑戰。一個牧羊人要捨棄整個羊群去尋找一隻羊是不容易的,因為這會危及其他的羊。然而善牧耶穌卻是這麼做。祂對每一個人的關懷就是如此強烈。祂渴望引導我們歸向天父,就像一個婦女遺失了那個她一家人賴以維生的錢幣。她尋找這個錢幣所付出的努力與她對家人的愛成正比。耶穌鼓勵我們增長對近人的真愛,渴望他們獲得永生的愛。這份愛的成果會出現在祈禱中、在創意中、和在決心互相幫助去找出是什麼使我們遠離天主,去增長自己渴望擁有一顆純潔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