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的彌撒福音:超性的展望

常年期第六週星期四的彌撒福音及釋義。

福音(谷8:27-33)

那時候,耶穌和祂的門徒起身,往斐理伯的凱撒勒雅附近的村莊去;在路上問自已的門徒說:「人們說我是誰?」他們回答說:「是洗者若翰;也有些人說是厄里亞;還有些人說是先知中的一位。」耶穌又問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呢?」伯多祿回答說:「祢是默西亞。」耶穌就嚴禁他們,不要向任何人談及祂。

耶穌便開始教訓他們:人子必須受許多苦,被長老、司祭長和經師棄絕,且要被殺害;但三天以後必要復活。耶穌明明說了這話。伯多祿便拉祂到一邊,開始諫責祂。耶穌卻轉過身來,注視著自己的門徒,責斥伯多祿說:「撒殫,退到我後面去!因為你所體會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


釋義

耶穌與門徒長途跋涉,去把福音傳給世人。在今天彌撒的福音中,我們看到祂前往葛法翁以北四十哩的、斐理伯的凱撒勒雅。這座綠樹成蔭、水草豐美的城市,是黑落德王為紀念凱撒奧古斯都而建造,送給凱撒的兒子斐理伯的。當耶穌接近這座城市及其周圍的村莊時,祂問門徒說:「人們說我是誰?」

在聽到他們說出的一些不適當的答案之後,只有伯多祿說出了一個符合耶穌位格的奧秘的答案:「祢是基督。」然而伯多祿只是以他自己的方式來理解這端真理,而且在他內心深處,他的判斷與其他人一樣,是人性的判斷。因此,當耶穌預言祂將要遭受的苦難時,西滿伯多祿強烈地提出反對。

伯多祿被自己那誤導了的感情而有這麼強烈的反應,以至他受到耶穌嚴厲的警告:「撒殫,退到我後面去!因為你所體會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33節)

要緊緊跟隨主耶穌,我們需要有超性的眼光。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能夠以天主的眼光來看待事和人。而這並非經常是容易的。尤其是當我們要接受十字架及其苦難,將其視為天主計畫的一部分時。

聖施禮華對超性的眼光有以下的描述:「人只有平面的視覺,貼附在地面上的兩度空間。當你過著超性生活時,天主會給你第三度空間:高度。因此,有了透視、重量和體積。」(《道路》,279)

當我們專心祈禱,並且經常與主耶穌對話,當我們騰出固定的時間與天主獨處時,我們便會獲得超性的視野:我們的瞳孔會放大,視野也會更加廣闊。我們對世界和對人的理解會因有了嶄新的視角而更加豐富,我們也會捕捉到意想不到的視野:天主的視野。

Pablo M. E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