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谷8:22-26)
那時候,耶穌和祂的門徒來到貝特賽達,有人給耶穌送來一個瞎子,求祂撫摸他。耶穌便拉著瞎子的手,領他到村外,在他的眼上吐了唾沫,然後又給他覆手,問他說:「你看見什麼沒有?」他舉目一望,說:「我看見人,見他們好像樹木在行走。」然後,耶穌又按手在他的眼上,他定睛一看,就復了原,竟能清清楚楚看見一切。耶穌打發他回家去說:「連這村莊你也不要進去。」
釋義
今天彌撒的福音敘述耶穌和祂的門徒來到了貝特賽達。耶穌嚴厲地斥責過這座城:「苛辣匝因,你是有禍的!貝特賽達,你是有禍的!因為在你們那裡所行的異能,如果行在提洛和漆冬,她們早已身披苦衣,頭上撒灰做補贖了。」(瑪11:21)貝特賽達是斐理伯、安德肋和伯多祿的家鄉。耶穌在那裡行了許多神蹟,講了許多關於永生的道理。
基督使這個瞎子重見光明而做的行動充滿著象徵意義。在福音的另一處,耶穌用唾液和泥土混合,治癒了一個生來就失明的人。這一行動令人想起創世紀中的一段,它視人類的受造為天主吹的一口生氣,把生命注入地上的一撮灰土(參閱創2:7)。耶穌透過治癒這個人,實行了一個新的創造。這個瞎子不僅重見光明,而且也蒙耶穌的召喚,去開始一個新的生活。
在整部福音裡,耶穌都以內在的奇蹟為先,以外在的奇蹟為次。祂重視的是赦人的罪,甚於治人疾病。同樣引人注目的是,耶穌不願使這個奇蹟廣為人知,在這個人獲得痊癒後告訴他,不要再回到村子。主耶穌不想吸引人注意自己。祂要的是我們個人的皈依。因為我們也需要內在的痊癒,需要心靈的淨化。
當我們領受修和聖事時,天主治癒我們的傷口。祂洗淨我們靈魂的罪。然後,我們就能看得更清楚,更敏銳。聖施禮華說:「如果你跌倒了,我的兒子,趕快去辦告解,並尋求靈修指導。顯示你的傷口,讓它得到適當的治療,並消除一切可能的感染,即使這樣做會令你感到猶如刀割一般的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