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瑪15:29-37)
耶穌離開了那裡,來到加里肋亞海岸,上了山坐在那裡。於是有許多群眾帶着瘸子、殘廢、瞎子、啞吧,和許多其他的病人來到耶穌跟前,把他們放在祂的足前,祂便治好了他們;致使群眾見到啞吧說話,殘廢康復,瘸子行走,瞎子看見,都大為驚奇,頌揚以色列的天主。
耶穌將自己的門徒召來說:「我很憐憫這群眾,因為他們同我在一起已經三天,也沒有什麼可吃的;我不願遣散他們空着肚子回去,怕他們在路上暈倒。」
門徒對祂說:「在荒野裡我們從那裡得這麼多的餅,使這麼多的群眾吃飽呢?」耶穌對他們說:「你們有多少餅?」他們說:「七個,還有幾條小魚。」
耶穌就吩咐群眾坐在地上,拿起那七個餅和魚來,祝謝了,擘開,遞給門徒;門徒再分給群眾。眾人都吃了,也都飽了,把剩下的碎塊收集了滿滿七籃子。
釋義
今天彌撒的福音講述主耶穌為群眾所行的一次增餅和魚的奇蹟。
耶穌非常清楚自己為什麼降生到世上。正如一首聖施禮華非常喜歡的聖誕歌所說的:「我父來自天上 / 我的母親也一樣 / 我來到世上是為了受苦。」主耶穌來到世界上是為了完成救贖人類的工作。
天主聖子送給我們的救贖是給所有人的,儘管只有一部分人會在自己的內心深處歡迎它。耶穌深知祂的努力會有怎樣的成效。可是這並不意味著祂會停止教人,停止為「群眾」,也就是說所有人,而獻出自己。
這正是我們在這個增餅和魚的奇蹟發生之前所看見的景象。耶穌憐憫那些跟隨著祂、多日沒有吃飯的群眾,「被迫」為了他們的益處而行使了祂的大能。
耶穌的心就是這樣的。祂經常都充滿著憐憫,無止境地渴望獻出自我,為了我們而獻出自我,儘管我們常常未能辨認出祂,或未能迎接祂到我們心中。可是主耶穌不會因此而卻步,也從不強求把自己加諸我們。祂繼續播撒祂的教訓,獻出自己,餵養我們。
今天,主耶穌邀請我們思考一下,當我們捨己為人,卻看不到這樣做對他們的所作所為有任何明顯的功效時,我們會有怎樣的反應。我們是不是會灰心喪志,認為是自己的錯嗎?我們是不是會因為他們拒絕接受白白無償的恩惠而背棄他們嗎?還是無論他們的處境和態度如何,我們都會繼續陪伴著他們呢?良善心謙的耶穌,就給我們指出該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