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路18:1-8)
那時候,耶穌給門徒設了一個比喻,論及人應當時常祈禱,不要灰心。祂說:「某城中曾有一個判官不敬畏天主,也不敬重人。在那城中另有一個寡婦,常去見他說:請你制裁我的對頭,給我伸寃吧!他多次不肯;以後想道:我雖不敬畏天主,也不敬重人,只因為這個寡婦常來煩擾我,我要給她伸寃,免得她不斷的來糾纏我。於是主說:你們聽聽這個不義的判官說的什麼!天主所召選的人,日夜呼籲祂,祂豈能不給他們伸寃,而遷延俯聽他們嗎?我告訴你們:祂必要快快為他們伸寃,但是,人子來臨時,能在世上找到信德嗎?」
註釋
在耶穌當代的社會中,一個不幸成為寡婦的女人的處境是極度脆弱的。如果我們再加想到那些負責執行正義的人的無動於中,那麼寡婦的無助就非常顯而易見了。
正因如此,主耶穌在今天彌撒的福音中所講的比喻才如此強而有力。一個在世上無依無靠的寡婦,只有憑藉自己唯一可用的武器──誠摯懇求和堅持不懈──才能得到正義。
當我們面對生活中的一個不公義的情況時,我們有時會感到無助。我們會竭盡所能去解決它(就它與人交談、喚醒他們的良知、尋求他人的支持),可是似乎什麼也沒有改變。我們就像福音中這個比喻的寡婦一樣。主耶穌鼓勵我們把這種無助感轉化為更加熱切的祈禱,要「常常祈禱,不要灰心」,信賴著我們有一個關心我們需要的在天之父。
真誠和堅持不懈的祈禱總是會得到回應的。我們必須將自己的意向交託在天主的手中,知道祂常常會提供一個與我們的期待有所不同的,卻更為有效的解決方法。
就此,教宗方濟各說:「我們都經歷過疲憊和沮喪的時刻,尤其是當我們的祈禱似乎沒有效果時。但耶穌給我們保證:與這個不義的判官有所不同的是,天主會迅速地回應祂的子女,即使這並不意味著祂一定會在我們所喜歡的時間,以我們所喜歡的方式來回應我們。祈禱不是一根魔術棒!它幫助我們保持對天主的信德,即使在我們不明白祂的旨意時也能把自己交託給祂。」(2016年5月25日公開接見時的講話)
「但是,人子來臨時,能在世上找到信德嗎?」這個問題挑戰我們每一個人。我們的祈禱是否反映出一個人的信德:一個知道自己的生命是掌握在那為自己子女著想的天父手中的人的信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