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路19:1-10)
那時候,耶穌進了耶里哥,正經過的時候,有一個人,名叫匝凱,他原是稅吏長,是個富有的人。他想要看看耶穌是什麼人;但由於人多,不能看見,因為他身材短小。於是他往前奔跑,攀上了一棵野桑樹,要看看耶穌,因為耶穌就要從那裡經過。耶穌來到那地方,抬頭一看,對他說:「匝凱,你快下來!因為我今天必須住在你家中。」他便趕快下來,喜悅地款待耶穌。眾人見了,都竊竊私議說:「祂竟到有罪的人那裡投宿。」匝凱站起來對主說:「主,祢看,我把我財物的一半施捨給窮人;我如果欺騙過誰,我就以四倍賠償。」耶穌對他說:「今天救恩臨到了這一家,因為他也是亞巴郎之子。因為人子來,是為尋找及拯救迷失了的人。」
釋義
「耶穌進了耶利哥,正經過的時候。」耶穌帶著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而經過。祂正在尋找一個又一個的人靈。因為祂來到世上,是為了讓所有人能夠與天主相遇。
那一天,祂要尋找一個與匝凱相遇的機會。而匝凱也是在尋找耶穌,並且竭盡所能地想見到祂。「他想要看看耶穌是什麼人;但由於人多,不能看見,因為他身材短小。」於是匝凱決定攀上一棵野桑樹。他拋開一切世俗的顧慮,拋開別人的議論紛紛,因為他渴望見到主。他盡已所能。餘下的就由耶穌去做。
是天主,所以洞悉人心的耶穌,知道匝凱正在做著的一切。「耶穌來到那地方,抬頭一看,對他說:『匝凱,你快下來!因為我今天必須住在你家中。』」
耶穌看著匝凱。祂的目光並不是膚淺的,而是深入人的心裡面的。耶穌也看著我們每一個人,要我們像匝凱一樣尋找祂。祂渴望來親近我們,但祂也尊重我們的自由。匝凱向耶穌大大地敞開自己的心扉:「他便趕快下來,喜悅地款待耶穌。」
當耶穌召叫他,並且直呼他的名字時,匝凱心中充滿著喜悅。每一個讓耶穌進入自己的生命的人都會是這樣的:他們會充滿喜悅。因為與耶穌相遇,就是與天主相遇,與我們內心所渴望的祂相遇。正如聖奧思定說的:「主啊,祢為自己創造了我們,我們的心若不在祢內安息,就無法安息。」[1]
匝凱與耶穌的相遇不僅讓他充滿喜悅,而且也徹底地改變了他的生命。「匝凱站起來對主說:『主,祢看,我把我財物的一半施捨給窮人;我如果欺騙過誰,我就以四倍賠償。』」匝凱的心真的轉變了,使他意識到別人的需要,並且渴望彌補他以前可能對他們做過的任何傷害。
匝凱的生命的這種徹底改變,可以讓我們反省自己與耶穌的相遇是不是真誠的。如果我們真的接近祂,那麼對他人的關懷就會在我們的心中滋長。正如教宗本篤十六世在他第一篇通諭中所寫的:「基督徒的綱要──善心的撒瑪利亞人的綱要,耶穌的綱要 ──就是擁有『一顆可以看到的心』。這顆心可以看到哪裡需要愛,進而取實行。」[2]
[1] 聖奧思定,《懺悔錄》,I,1,1
[2] 教宗本篤十六世,《天主是愛》通諭,3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