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家節的彌撒福音:耶穌、瑪利亞和若瑟(丙年)

聖誕節第一主日、聖家節(丙年)的彌撒福音及釋義。

福音(路2:41-52 )

每年逾越節,耶穌的父母必往耶路撒冷去。耶穌到了十二歲,他們又照節日的慣例上去了。過完了節日,他們回去的時候,孩童耶穌卻留在耶路撒冷;祂的父母並未發覺。他們只以為祂在同行的人中間;走了一天的路程後,才在親戚和相識的人中尋找祂。既找不著,便折回耶路撒冷找祂。

過了三天,就在聖殿裡找到了耶穌。祂正坐在經師中,聆聽他們,也詢問他們。凡聽見祂的人,對祂的智慧和對答,都驚奇不止。祂的父母一看見祂,便大為驚異。耶穌的母親就向耶穌說:「孩子,祢為什麼這樣對待我們? 看,祢的父親和我,一直痛苦的找祢。」耶穌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找我?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親那裡嗎?」

但是,他們不明白耶穌對他們所說的話。

耶穌就同他們下去,來到納匝肋,屬他們管轄。祂的母親把這一切默存在心中。耶穌在智慧和身量上,並在天主和人的恩愛上,漸漸地增長。


釋義

今天在教會內,我們慶祝聖家節。天主選擇了要在一個家庭裡取我們人的血肉而降生,這是多麼的奇妙!

耶穌教導我們,天主就是一個家庭。祂並不是「好像」一個家庭。天主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家庭。世上所有的家庭,都是在仿效天主自己這個家庭式的存在方式。天主是獨一無二、又是三位一體的。天主聖父生聖子。聖父與聖子之間的互愛共發了聖神。這就是基督給我們啟示的、天主至聖的三位一體的奧秘。因此,在天主內,有父的慈愛、子的孝愛和無條件的愛。是構成一個家庭的所有要素。

我們是按照天主的肖像和模樣而造成的。天主的意願是要賜給我們人性,又要我們像祂一樣,這並不是偶然的。人需要一個家庭並不是偶然的。

卻斯特頓Chesterton曾經說,當我們進入一個家庭時,是進入一個並不是由我們親手所造的奇妙世界,是進入一個真實的童話故事,在那裡要誕生一個至高無上的旅程。家庭是一個我們只因自己是它的一部分而被愛的地方。這並不取決於我們做什麼或生產什麼,也不取決於某些特定的質素。父母愛他們的孩子,只因他們是自己的孩子。一個母親或父親為孩子付出一切。孩子被他們無條件地愛著。

如果每個家庭都是如此,那麼納匝肋的聖家就更加不在話下了。讓我們默想一下耶穌的家庭是什麼樣的。

讓我們來看看聖母瑪利亞對天主的計劃的順服。聖神請她成為默西亞的母親。而當天主召喚她去承擔這項使命時,她毫不猶豫地說自己是祂的「婢女」。教宗方濟各在一次公開接見時指出,當耶穌頌揚祂母親的偉大時,「與其說是因為她擔當著母親的角色,不如說是因為她對天主的服從」。聖母瑪利亞常常讓自己任由天主擺布;她常常祈禱,反覆思量在她生命中出現的事情,並且把光榮歸於天主。

聖若瑟也是因服從天主的計劃而出眾。令人驚訝的是,聖若瑟在福音裡面從未說過隻言片語。然而他毫不猶豫地遵行天主的旨意。他完全地信賴天主。他沉默不語,可是當他的家庭不得不逃離故土,遠走他鄉時,他會迅速行動,以保護家人。

那麼耶穌的服從又如何呢?「我的食物就是承行派遣我者的旨意,完成祂的工程。」(若4:34)耶穌在山園祈禱時說:「我父!如果這杯不能離去,非要我喝不可,就成就祢的意願罷!」(瑪26:42)耶穌為我們樹立了一個為愛而獻出生命、絕對服從天主的計劃的榜樣。

教宗方濟各說,納匝肋的聖家代表著「各成員對天父的旨意的一致性回應」。這段福音的核心教導之一就是:我們的幸福源自於履行天主的旨意。它並不是源自於執行我們自己的計劃,無論這些計劃看起來多麼偉大。天主有更加偉大的計劃。祂教導我們,透過實現這些計劃,儘管面對重重困難,我們就能獲得完全的幸福。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機會,去履行天主在我們生命中的計劃。

今天是為我們自己的家庭,以及為所有正在遭受苦難、貧困或迫害的家庭祈禱的好日子。讓我們懇求天主保佑他們。我們此生永遠都不會是沒有痛苦和困難的。重要的是去接受天主對我們和我們的家庭的旨意。聖家三口那溫順的典範會幫助我們這樣做。

Pablo Erdozain